玲珑|我与围炉结了缘

玲珑|我与围炉结了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题有关黄梅南北山的文章,带着几分诧异地点进去,才发现是同事李正阳老师写的南北山情结。静静地读完后,居然意犹未尽,顺带着点击了文章的公众号,进入了“曹锦军围炉”。

真是不点不知道,一点别有洞天。无数篇描写黄梅风情的文章早已集结在此,只等后知后觉的我来赏读。点开一篇,再点开一篇,接着一发而可不可收,竟至数篇。一口气点开了公众号里所有的文章,发现每一篇都图文并茂,情挚文美,在张张图片中可以感知到黄梅的民俗风情,在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作者的质朴深情。

整整一个上午,我就这么端着手机,一秒不歇地盯着屏幕,沉浸在唯美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好久没有这么畅快的阅读体验,以致于读完后,居然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感动于自己的投入,因为好久没有这么自觉自愿地长时间阅读了;更感动于这个公众号给我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遍地都是攻略,而这个公众号能在实用主义的夹缝中心无旁骛地推介黄梅特色,阐释黄梅文化。作者的良苦用心让我不由得心生愧疚——虽生在黄梅,长在黄梅,但眼光一直向外,而忽视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但幸运的是,像我这样忘本的人并不多,要不然,公众号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深情抒发对家乡挚爱的文字?

自觉自愿地读完所有文章后,我也自觉自愿地关注了“曹锦军围炉”公众号。从此,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公众号里当天推介的文章。看得多了,竟有了一种书写我心的冲动。并且奢想,如果有一天,这个文化平台里也有我介绍黄梅的文字该多好!

于是静静地构思,认真地敲字,成文后惶恐地投稿,居然收到了“临窗赏蝶舞”的回复,有几分欣喜,但之后没有下文了。不甘心,再写,再投,渐渐的久不属文的我居然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了,渐渐的我所有的热情都集中到了阅读与写作上。正在我快要忘记投稿这件事时,居然在“曹锦军围炉”意外地看到了自己写的一篇有关“土灶锅粑粥”的文章。兴奋地点开,发现我拙劣的文字不但被加上了更形象的标题,而且配上了精美的图片,还有“龙歌”老师等人的中肯点评和诚挚点赞。瞬间激动得像得了小红花的小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认真看每个留言,现在居然对所有留言都烂熟于心!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投稿,我写作的热情就更大了。于是坚持写作;陆陆续续有稿件被选中。次数多了,少了一些兴奋,多了几分沉静,会更多地想想选材的角度和写作的技巧;后来我拥有了进入“围炉群”的资格,得以和更多的文人墨客近距离接触;我才明白,写作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永恒的坚持;热爱故乡不仅是口头的言语,更是笔端的深情!

感谢上苍让我和“曹锦军围炉”结了缘,感谢“围炉”给了我一个描写故土、抒写乡情的机会!打造、推介黄梅文化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始终怀着赤子之心一起上下求索!

作者:玲珑 黄梅一中教师

本期校对:兰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