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同源”与“精血同源”如何理解
中医学中的血与现代医学的血液概念相接近,因为是肉眼能见到的东西,因而比气的概念易于理解。
血是由脾胃功能所产生的水谷精微和行于脉中的营气所构成,含有丰富的营养与滋润物质,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因为血流动于脉中,故称“血府”。
《脾胃论》中说:“脉者,血之府也。” 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与营气、津液、精髓相关。
脾胃乃血液生化之源 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物质,经过一定的生理变化而成。
《黄帝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故脾胃为血的生化之源,气血同源。若脾胃虚弱,不能“受气取汁”或不能“化精微为血”,故见血虚证候。
营行脉中,化生血液 营气是行于脉中的营养之气,相当于血液中的有机成分。由于营气的作用,能分泌津液,行于脉中与肺之清气相合,变化成红色而为血液。故《黄帝内经》说:“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生为血。”
精血相互化生,骨髓有造血功能 肾藏精,精可化为血,精血是相互化生的,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的精髓亦可化生血液。故精髓充则血充,若先天之精不足,骨髓不充,则新血不能化生,而见血虚病候。
在临床中治疗血虚时,也经常将补血与充精、填髓并用。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除用补血药之外,配伍补肾填精益髓之药更能显效。
可见,中医精血同源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骨髓造血功能的含义是近似的。
五脏共同协作,完成生化过程 血源由脾胃而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脾又有统摄作用,行于脉内而不溢于脉外,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脾主统血”;由于肝气疏泄,血藏于肝,故有“肝主藏血”;由于肺司呼吸,为血液提供了清气,故“肺朝百脉”;
又由于肾气的温煦和精髓的作用,使精血互化;更由于心主血脉,为血脉的通道,为血运的动力,故“心主血”。
有了五脏的共同协作,进而完成了血液的生化过程,同时由于心的行血功能,脏腑也得到润养,从而维持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对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起滋养的作用。血充足则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人体生命活动旺盛而不衰;
血不足就会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脏腑功能低下,也会加速人体的衰老,故养生保健一定要从养好血做起。
脾胃为生化之源 人出生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血液的主要来源。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的布散主要在脾胃,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养血,首先要调和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正如薛立斋所说:“补脾和胃,血自生矣。”
调养脾胃有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不宜过食寒凉的食物,过之则伤脾胃;
第二,不要暴饮暴食,以防伤害脾胃;
第三,常食山药薏米芡实粥,以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血虚不足者,可服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芪、当归等。
精、气血、津液相互化生,密不可分 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均可化生血液;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髓有造血功能;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气、津液不足也会导致血虚。它们之间相互化生,相互补充,密不可分。
气与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的功能活动也要靠气的推动,如果无气,精就没有生命活力。同时,精还可以转化成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先天之精气,为人体元气之根。
气对血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气为血帅。气能化生血液,气盛则血充,气弱则血虚,故在临床中见到气虚而致的气血两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益气之品,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之意。
第二,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对于这种血瘀证,在活血化瘀药中,常配理气行气之品。
第三,气能摄血,气对血有统摄作用,使其能正常地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溢于脉外,故把气虚不足而致的出血证,称之为“气不摄血”,治疗时须用益气之品以恢复其统血功能。
血对气来说,则“血为气之配”、“血为气之母”,是说气之所以能行血,是因为“血能载气”。若气不附于血中由血所载,则气将漂浮而涣散不收。
《黄帝内经》说:“营行脉中。”指血中的营气,气血不能分离,所以在临床上常见到大出血时,气往往随之而耗散。在治疗时正如前人所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急当所固。”
可见,精、气、血、津液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化生,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掌握其规律,理顺其关系,对指导养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