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比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什么?

语文学习中,比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什么?

先来看一个课堂例子:

上周末,我们以下面这个题目为例,讲了作文的审题与构思。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84年,法国为迎接5年后的大革命100周年纪念,决定要举办一个轰动全球的世博会,并要建一座永久性的纪念建筑,留给巴黎,也留给后代。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央·艾菲尔的设计方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当时,艾菲尔已是一个有名的建筑设计师,法国赠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主架,就是他的作品。不过,当他的大胆设计公布的时候,遭到社会上各界人士的一片反对责难之声。文学界人士莫泊桑、小仲马等人是最为激烈的反对者。他们觉得,建这么一座铁塔,损害法兰西的风雅传统,简直是对法国厚重历史和灿烂艺术的亵渎。可是艾菲尔不管,他力排众议,争取到铁塔在1887年1月终于动工。27个半月以后,铁塔的安装工程终于完成。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一层一层地分析:

1、艾菲尔——力排众议:创造新事物的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毅力与孤绝。

——新生事物在反对声中成为经典: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拉德芳斯大门。。。

——所谓传统,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

能不能换个角度看?

2、莫泊桑、小仲马等人当年的反对,你怎么看?是不是“有损于”他们的“伟大”?

——公民、知识分子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对社会勇敢发声。

——公民、知识分子的义务、良知、勇气。

——“谁对谁错”不是第一位的,发出声音,引发思考与讨论,更为重要。

还有呢?

3、他们反对的是当时的政府工程,政府的形象工程,他们有没有因此受到政府的压制与打击?

——政府应该允许民众发出不同的声音,“异见者”不应该遭受压制与打击。

——政府、社会、民众对新生事物的包容与接纳,对“不同意见”的宽容与容忍,使巴黎成为世界闻名的创造之都、文化之都、时尚之都。

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有学生提出质疑:这个能写吗?从这个角度写,会不会被老师毙掉?能联系实际生活写吗?会不会被认为太“反动”?

在质疑声中,大家的讨论也进一步深入。

我最后说,怎样写,取决你自己最终的决定,但至少在审题与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这么想!

语文学习中,比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想,是思考。没有思考、无需思考的语文学习是低层次的语文学习。

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创造精神。

我们往往在口头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但是学生一出现“独立思考”的苗头,我们就本能地警觉起来,自觉地扮演“思想警察”;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有所关注有所思考,我们就惶惶不安,唯恐出乱子。

“不安分”,有时候是好学生的标志之一。

其实,现在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不过是他们所有信息中的一丁点儿罢了。他们对于“分寸”的把握,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老道”。我们要担心的不是给他们“太多”,他们容易“乱”;而是给他们“太少”,他们容易“厌”。

我们掐断他们自由思考、批判思维的火苗时,也掐断了他们对于我们的信任,掐断了他们对社会的信任。他们一下子洞穿了我们的迂腐、虚伪、苍白空洞和色厉内荏的本质。

陈寅恪在1920年代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个人才能思考”,这些话反映在阅读中,就是只有不受“统一思想”“专制权威”束缚的个体生命体验才能产生阅读价值。反映在写作中,就是只有经过独立思考表达个人见解的写作才是有价值的写作。

一个禁锢重重的课堂,学生是不可能有青春激情和独立见解的。一个在禁锢重重的国家长大的公民,也是不可能“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

青年能“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是社会进步的希望。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批判思维,是课堂的基本任务之一。

那些落后、错误的教育观,把“批判思维”简单、无知地理解为“反对意识”;在社会特殊时期,又把“反对”等同于“反动”。

这种简单凶蛮的思维方式,就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最好体现。

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学生有独立意志,甚至具有超过教师的独立见解,应视为教育教学的成功。

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听话”、“服从”的奴隶意识,将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没有思想之光的课堂,意味着※※与※※的双重黑暗。

其实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只是相逢一场,最好彼此尽力。

 学习,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