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百名中医伴您行·刘海英的临床医案故事
刘海英,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脑病九科主任,潍坊市癫痫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医近30年,师从全国名中医王新陆教授,跟随国医大师冯世伦教授、私淑易水学派系统学习名家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癫痫、面瘫、脑炎、运动障碍疾病、头痛、头晕、高血压病等神经内科多发病及疑难病、脑电图判读,尤其在癫痫的中西医长程管理方面有独到见解。同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及病理体质的调理。撰写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研课题6项。
医案故事
抓主证
辨动态病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疼痛剧烈的常见疾病,甚至被很多人称为“天下第一痛”。
赵大娘已经被三叉神经痛困扰两年多了,曾在多家医院进行诊治,但效果均不佳,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
脑病九科刘海英主任第一次见到赵大娘时,只见她表情十分痛苦,急迫诉说着病情“这个病可把我折磨死了,我都不想活了。”刘海英一边安慰着患者,一边查看厚厚的检查单,随后仔细望、闻、问、切四诊,排除了继发性的病因,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最后综合中医四诊分析:左侧面部阵发性烧灼痛2年,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数秒钟,情绪刺激后症状易加重。患者面色红赤,舌红唇紫,夜寐梦多,心烦急躁,舌质红暗,舌尖边红赤,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木郁化火,肝热生风,络脉瘀滞之症。
治疗的第一要务是先要止住赵大娘的疼痛,所以当先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用活血通络,以止其痛,遂开方:
蝉衣6g、僵蚕6g、片姜黄9g、生大黄3g、木瓜10g、钩藤10g(后下)、丹皮10g、夏枯草10g、珍珠母20g(先煎)、延胡索20g、黄连5g、黄芩6g。
服用7剂后赵大娘来复诊,用药后痛势稍缓,脉象弦数,按之有力、眠差;舌红苔黄唇紫,舌背络脉粗大紫黑,必是血分瘀滞,拟用凉血化瘀通络方:
柴胡6g、黄芩10g、川楝子10g、丹参10g,茜草10g、牛膝10g、川芎20g、钩藤10g(后入)、生石决明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珍珠母20g(先煎)、蝉衣6g、僵蚕8g、片姜黄12g、大黄3g。
服用7天后,赵大娘再次来复诊,此时她的疼痛已明显减轻,可不用再服用止疼药物就能整夜安睡,心情也较之前平静许多。经过多次诊疗,刘海英对赵大娘的体质及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治疗也更加得心应手。诊脉弦数,舌红苔白,仍用前法加减。继续开方:
蝉衣6g、僵蚕10g、片姜黄12g、大黄3g,柴胡6g、黄芩10g、川楝子10g、丹参10g、茜草10g、焦三仙各10g、川芎20g。
10天后,赵大娘专程来到诊室对刘海英表示感谢,现在她每晚都会去跳广场舞,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刘海英耐心叮嘱赵大娘三叉神经痛较为顽固,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戒恼怒,以防复发。
据刘海英分析:此患者情志刺激后发病,临床症见面红唇紫、急躁易怒,即是肝经郁火上冲之证,药用升降散疏解肝经郁滞,升降气机为先,木郁达之是也。从其舌底色红赤、络脉紫黑粗大,知其血分瘀滞,伏热深重。
历来察舌,只观正面舌质舌苔的变化。刘海英临床中重视舌诊,尤其重视舌底络脉,其患者舌底色红赤、络脉粗大紫黑,即是血分瘀热较重。
本案治疗过程中,患者因动怒而致病情加重,因其病本属肝热,怒为肝之志,大怒而肝气逆上,所谓五志化火,故肝热增重,头面痛加剧。
治之增加清泄肝胆之品。肝属木,木能生火,故舌红尖刺,是木火两盛之象,方中加入黄连,以泻心火,是实则泻其子也。
中医看病的模式,可以用理、法、方、药、量5字概括。医生必须先明白“阴阳逆从”之理,无论疾病多么复杂,谨守阴阳大法。诊治病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了解病人阴阳的偏差,明白病人现在所有表象的内部机理,然后根据病人的阴阳之偏,制定一个“法”来纠正偏差,最后在理与法的指导下选方用药。
根据病人体质及虚实寒热的比重确定药量,切中病机,故服之即效。
从医感悟
中医数千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传统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对人们现代生活的饮食起居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健康理念及养生智慧。中医健康理念主要包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和谐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气血阴阳的平衡观。健康以平衡为要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太过不及,均非常态。
正如《济生方》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保持气血阴阳的运动正常是养生和治疗的关键。中医学维护健康的特色和优势不仅在于治未病、调情志、法自然,更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中医人应该充分利用好中医学健康观和治疗手段,对其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潍坊日报》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