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啦?
昨天万科股息到账,按计划买入中国平安(51-53元间)。
各账户边角料分别加仓健帆生物、恒瑞医药、兴业银行、万科A。
同时用股息缴了新中签的宏微科技的款。
昨天三傻继续不振。
虽有茅台、腾讯力挺,因为仓位所限,对组合整体拉抬有限。
这该高兴呢,还是该丧气呢?
那就看你眼中盯的是什么。
如果盯的是股价,当然会丧气。
如果盯的是股权,当然会高兴。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我选择的是股权,所以对昨天的这类操作乐此不疲。
而且,已经玩了十几年。
经常有朋友恨恨地说:腾腾爸,你分明是市值缩水了啊,为什么还这么自信满满?
原因就是你计算了十几天的股价,而我已经计算了十几年的股权。
你的股价涨涨跌跌,赚没赚钱我不知道,我的股权却一直在稳健地增长,赚没赚钱我自己清楚得很。
这么多年,试图教我如何数股价涨跌的人,来来去去,有如过江之鲫。
通常,他们嘲笑完我,相隔不多久,就消失不见。
只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冲着下一帮新手,孤独地吹着牛逼。
“时代变了!”
“这一次不一样了!”
这样的教导声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
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一次是不是真的不一样了,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昨天有网友问我:我记得你前几年不看好腾讯啊,为什么现在又要加买腾讯,这自打脸的动作很潇洒啊。
我看了,忍不住笑。
投资最忌线性思维。
前几年,腾讯股价如日中天时,我发短帖看衰。
但我看衰时,反复明确了一点:我看衰的是腾讯的高估值,而不是这家企业本身。
三年多(实际上是快四年啦)时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
当时470元港币的腾讯,现在恰好还是470元港币的价格。
基本上原地踏步。
当然,当年470元港币的腾讯是70多倍估值,现在470元港币的腾讯只还20倍上下的估值。
看起来一样,实际上不一样。
现在的盈利能力,已远非当日当时可比。
当时叫贵,现在叫便宜。
好企业,太贵,我看衰不买,有问题吗?
好企业,便宜了,我看好大买,有问题吗?
其实不仅腾讯,这样“不看好还买”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年茅台500多元股价40余倍估值时,我也是看好企业但不看好股票,坚决不买。
一两年后,还是500多元股价的茅台,却在跌停板上,被我逆势加仓、大买特买。
原因也在于此:后边加仓买入的茅台,股价看起来还是500多元,但估值只有20倍上下——好企业,便宜了,当然得买。
还有最近广受诟病的中国平安。
2015年它股价50元、60元时,我远远地躲着,不敢买。
但现在它50元、60元时,我却大买特买——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喊出“80元下的平安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这样的口号。
原因何在?
跟茅台、腾讯没什么区别。
当年它50元、60元就叫贵,现在它50元、60元就叫便宜。
这道理,就跟你七八岁时130斤就叫胖,而三十七八岁时130斤可能就叫瘦一样。
连这番道理都还没搞懂,就跑出来乱喷,是不是胆子忒肥了点呢?
其实讲这番话,就想讲道理,不为反讽谁。
看好一家企业,跟看好一只股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两天市场指数又是红通通的。
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
有网友问我:腾腾爸,你上周说的“隐形的股灾”呢,跑哪儿去了?
呵呵,别急,隐形股灾的第三阶段这才刚开始。
现在被吹捧上天的新能源、医美科技、半导体、电动车,估值回归之路,前两周只是预演,这两天只是反抽,过程曲折一点很正常,但它还远远没有结束。
跟上边讲的茅台、腾讯、平安一样,我看好这些热门行业本身,但我坚决不看好它们目前被炒热了估值。
就以昨天刚刚公布了半年报的宁德时代为例:半年营收、净利都增逾100%,这说明企业的确处在一个新兴的好赛道上,但现在它1.23万亿的市值,对应80—100亿的年化利润,估值照样高得吓死人。
想维持目前的高估值,它必须做到两点:
1、以后每年的业绩增长都不能太低——低一点就是灾难;
2、行业格局不能发生一点坏的变化——变化一点可能就意味着人气的浮降,而人气稍一下降,对股价来说,笃定也是灾难。
呵呵,这两点分析,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当年,我就是这样分析如日中天的茅台和腾讯的。
当年,我这样分析茅台和腾讯之后,这两只股票都曾经栽过大跟头。
腾讯股价几年未涨——茅台好点,目前股价还远超当年,但相对于业绩,还是非常地不便宜,谁知道它哪天会不会再栽个大跟头呢?
所以现在我对茅台的操作就是:只留利润在市场里飞。
估值不到我心理位,坚决不加仓。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
最后给老朋友们告知一声,从昨天开始,腾腾爸已经开启了休假模式。
孩子快要开始他的大学生活了,陪他出去逛逛。
在外玩,也很累人的。
所以这几天的文章写的可能会短些,别不适应哈。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定位和企业分析。
擅长在网络上撒泼、打滚、吹牛、灌水、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