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陶:论谈纵横,惨淡收场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有有众多官吏留下了记载,他们的品行优劣有别,贤德之士更容易被人推崇。本篇就来聊聊刘陶,字季冶。

刘陶是刘晔之子,也是扬州淮南人士,汉末时期淮南地区动荡颇多,但留下记载的淮南人士不多,仅有刘晔、刘陶、仓慈三人。汉末三国时期至少有3位重名的“刘陶”,一个是尚书令颍川刘陶,一个是刘晔之子淮南人刘陶,一个是西晋扬州刺史刘陶。

“陶字季冶,善名称,有大辩”——《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刘陶以辩才著称,和他父亲一样能言善辩,也因此受到世人们的推崇。不过刘陶还是辩论不过王粲的后人王弼,家世和才干都略逊一筹。刘陶和刘晔相像的另一点是“薄行”,指的是他们品行不端,因为刘晔经常迎合君主的意见。

“淮南人刘陶善论纵横,为当时所推。每与弼语,常屈弼。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三国志·钟会传》注解

刘晔在曹叡时期逝去,而刘陶在曹爽掌权的时候担任选部郎,也就是曹芳时期才出仕。邓飏等人夸赞刘陶是当世“伊吕”,伊尹、吕望,一般是指辅弼君王的重臣,这也是对于刘陶能力的一种认可,不过浮华友们互相品鉴,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傅子》直接引用了一句“谓玄曰”,应该是刘陶对于夏侯玄说的话,他还是语出惊人,开口就是“仲尼不圣”,并且暗指曹爽没有平定天下的能力,这也让夏侯玄感到十分迷惑,没有与他进行详谈,就留下一句“天下事变化无常,今日见到了你的窘迫”。不过在高平陵之变后,夏侯玄还是向刘陶致歉了,刘陶也不在事后被司马懿清算的名单内。

“仲尼不圣。何以知其然?智者图国;天下群愚,如弄一丸于掌中,而不能得天下”——《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谓之曰:‘天下之质,变无常也。今见卿穷!’爽之败,退居里舍,乃谢其言之过”——《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刘陶的末路与刘晔也颇为相似,都是不再被人信任。在毌丘俭发动淮南二叛时,司马师询问刘陶的意见,而刘陶回答得模棱两可,这也激怒了司马师“你平时经常与我讨论天下事,为什么今日就说不清楚了呢?”,因此刘陶被外派为平原太守,最终被司马师派人追杀,就此落幕。

“大将军怒曰:‘卿平生与吾论天下事,至于今日而更不尽乎?’乃出为平原太守,又追杀之”——《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和峤诗词:和峤:诗词中的我是什么形象?

申仪:申仪:反复挣扎,意在求存

邓姓人物: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邓姓人物?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