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花,见过吗?有大毒!用于风湿痹痛、痛风、皮肤顽癣

老虎花,见过吗?有大毒!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痛风、皮肤顽癣

老虎花(闹羊花)

来源产地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

移栽1-2年后,每年4~5月开花。除留种者外,可在开花盛期采摘。

生于丘陵山坡、石缝、灌丛或草丛中。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别名羊踯躅花、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苗杜鹃花、闷头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毛老虎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2m。老枝光滑,无毛,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及刚毛。花芽卵圆形,鳞片9-12片,阔卵形。单叶互生;叶柄短,长2-6mm;叶片纸质,常簇生于枝顶,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睫毛,两面密被灰白色柔毛。

花多数排列成短总状伞形花序,顶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萼小,5裂,半圆形,宿存,被稀疏细毛;花冠宽钟状,金黄色,先端5裂,裂片椭圆形至卵形,上面1片较大,有淡绿色斑点;雄蕊5,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花冠外,花药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长毛,花柱细长,无毛长于雄蕊,柱头头状。蒴果长椭圆形,长达2.5cm,熟时深褐色,具细柔毛和疏刚毛,胞间开裂。

种子多数,细小,灰棕色,扁卵形,边缘有薄膜翅。花期4-5月,果期6-8月。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花:辛,温;有大毒。

根:辛,温。有毒。

果:苦,温。有大毒。

花:归肝经。

花: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外用治癣,煎水含漱治龋齿痛。

根:祛风止咳,散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外用治肛门瘘管,杀灭钉螺。

果:搜风止痛,止咳平喘。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茎、叶:杀蝇蛆,孑孓,钉螺。

根0.5~1钱;果:2~4分;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中药大辞典》

花:辛,温,有毒。驱风,除湿,定痛。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

根:有毒。驱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

《中华本草》

花:辛;性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除湿;定痛;杀虫。主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疥疮

根:辛;性温;有毒

驱风除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主风寒湿痹;痛风;咳嗽;跌打肿痛;痔漏;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