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华州:瓜坡故城村马峪河老桥的故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桥佚事

——故城村跨马峪河老桥的故事

作者:李吉超

祠堂初小

马峪—马峪河,是陕西境内秦岭山脉北麓东部看似不起眼山河体系组成部分。马峪的沟沟岔岔里涓涓清流,汇集到一起时,构成了浩浩荡荡的马峪河,直流北上,穿过渭河南岸平原,注入到渭河,进而奔流到黄河,最后纳进大海之中,构成浩瀚的海洋。

别看平日里温顺祥和的马峪河,清澈见底,湍湍而下,养育滋润着马峪河两岸的世代村民,可到暴雨倾下的季节,它便浩浩荡荡地夹石裹沙般地冲出马峪山口,一路奔泻,直扑渭河。似乎要把依附它身上的所有枷锁(指跨河桥梁)都要卸掉,这种奔涌的气势,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这就是暴风大雨中马峪河特有的秉性。

每年的狂风暴雨季节里,马峪河水从黑碾岔涌出,携带四里沟、三里沟、二里沟、一里沟等沟岔的兄弟姐妹们,一路咆哮着宣泄而下,裹石带沙,像一头猛兽般居高冲下,根本不照眼瞅一下沿途的石庙、石鱼、倒山石、棉花包、二龙戏珠等美丽的自然风景,直奔山口,向渭河平原上的三级黄土大塬撞去,象要把这大塬搬走之势。但它还是被即深又厚的大塬反撞回来,扭过60度的头,直奔三级台塬川口,冲出川口,偏向西北,先把居住在它身旁的故城村村北的第二座跨河大桥搬走,彰显了它的无穷力量。历史上,故城村村北的这座桥被洪水摧毁的几率相对较高。

故城村村北这座跨河大桥,在马峪河畔西侧,是马峪河出山口后的第二座大桥,传统工艺也较为讲究。两岸桥墩基础均是用石条砌成,还有些小工艺石雕装饰。这座桥,也是一座步行时代的交通枢纽大桥。过去,金惠乡东西塬村民和大明乡一部分村民,去西关街赶集和去华州府办事,过马峪河,是必经之桥;再是马峪河东南片的过村、姚郝、马泉村和马峪村、石堤峪几个村的村民,去赤水古镇赶集,也必须过此桥由东而西。由此而知,这座大桥在徒步时代是何等的重要!

历史上,这座桥虽不是很大的桥,但其重要性关乎两岸多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所以,是屡毁屡修,从没间断。从笔者记事起,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每遇山洪暴发,大桥均被摧毁,父辈们又架修起来。特别东桥墩,最易毁掉。

截止目前,出土发现记录这座大桥文字碑石的记载是:大清嘉庆二十年的事(即1815年),已过去202年了!这是发现的唯一一块大桥记事碑石。据了解,这块珍贵的文字碑石,当年是立在大桥西侧的。它能保存下来,仍有一段往事:

“文革”前,即1965年春,村里决定在村南修建一座大型水打磨兼剧场的综合公共设施。这块文字记事碑,当时被当作向水轮输水的渡槽渠,被铺垫在渠底部,使用了多年。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责任制后,集体公产处理,整座剧场和水打磨房卖给村民王增羊家。王增羊家在翻修房子时,才把这块文字记事碑挖了出来,这块碑石才得以出土显世,一直放在房栅华的路边。

2001年笔者回村,听村民说起这块石碑,怀着好奇心,专访了这块村里唯一一块文字记事碑。擦去尘埃,小心翼翼地把字迹模糊的片段抄录了下来。后经高塘镇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辨认意译,才得使文字完整地显现于世,全文如下:

“皇清

   大清嘉庆二十年于冬期,为民谋,而利济于行人者,深远也,奈桥圮圮  。忽于嘉庆十六年七月,经河水溢涨,大桥水毁。来往行人,跋涉不便,况当山径之要地,尤为往来之衡衢,谁不能由?倘若河水复涨,如带长流,褰裳莫济,玉马喧啸,空望凌虚。明镜予等望,切河清情深,利涉析化,十方信士善女,贵官长者,乐布金钱。旬前重复畚筑,今已告竣,勒碑以言志,永垂不朽矣!

上穴 刘川 川氏十二千文;

  雷西村共麦二石;

  李茂正施不足千文;

  王成奎 钱 二百八十文;

  李成和 钱 二百文;

  李成太 钱 一百九十文;

  梁俊琪、张建、李茂禄、李茂仁、王有才、李永福各钱 三百文;

  刘刘氏、李宋氏、李徐氏、李许氏、梁郭氏、张桂氏、郭张氏、梁   郑氏、李郭氏共麦一石二斗;

  郭天文 粮 五升;

  梁兴升施塔地所四面各一丈,粮随本主。

  主持道人:畅云仙

  造碑匠:刘旺、施钱

  石匠:王博、王四、王贵林

  梁文选 书

大清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梅月 日吉立”

(注:2001年11月4日抄录碑文)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当年大桥建成后,在大桥西侧,同时还修建36平方米的建桥碑亭,供过往行人在此驻足休息。

这座大桥的交通功能,一直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来,交通工具成了机车,村里又在村南建成一座石拱大桥,供过往车辆通行。而这座木质大桥,被水毁后,也完成了它伟大的历史使命,再也没有修复的必要了!只有桥墩残迹在诉说着往昔,大桥曾经的辉煌往事,也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原文来源:作者提供

(0)

相关推荐

  • 瞧桥!这里很毕节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这是为保障道路贯通所做的努力 一座座毕节境内的桥梁 跨越天险.纵横南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伟大时代产生伟大工程 伟大工程背后 是毕节从试验走向示范的 ...

  • 马桥

    马桥 沿着弯弯曲曲的洛克伦河古河道,穿越参差不齐古老的胡杨树林,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我们来到了106团的马桥故城.城南的地势开阔平坦,红柳梭梭.胡杨等沙地旱生植被一望无际.城北不远,垄状沙丘,连绵 ...

  • 成贵铁路落脚河大桥主跨合龙

    川南经济网讯  8月30日,雨雾中成贵铁路落脚河大桥主跨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该桥施工取得决定性胜利.据悉,这也是成贵铁路云贵段高墩.大跨连续梁最先合龙的桥梁.           成贵铁路落脚河大桥 ...

  • 从元代花桥到榔坪大桥

    相关文章: [长阳古桥]从"同善桥"到"跃进桥" [地名记]秀峰桥得名刍议 [长阳碑刻]响潭园车沟清代石桥及碑 榔坪往事越千年(二):元明古镇话朗亭 [长阳古民 ...

  • 骑行中江4,宜兴到高淳上

    第三天,宜兴艾美->团氿风景区->西氿->骆驼墩遗址->水北村真武殿->西溪遗址->溧阳平陵路->平陵村->定埠->下坝->东坝->固 ...

  • 华州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邮箱:3125136050@qq.com 瓜坡镇张岩村(车徒村)的变迁 文字作者 宋朝峰 张 文  图片拍摄 张 文 华州区瓜坡镇张岩村位于瓜坡街西北一隅,北为西潼公路,南上塬坡直抵瓜坡塬,东与范家村 ...

  • 华州瓜坡镇:西留村和雷泽的故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西留村和雷泽的故事 西留村,明代称"小文村",俗称"架板堡子".因村自上而下,靠南塬发展,形似"架板&quo ...

  • 华州瓜坡镇姚郝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姚郝村名的来历 姚郝村村委会李吉超摄 姚郝村,位于华州区瓜坡镇东南方向,南面依靠着秦岭北麓的石头峪西梁下.全村有5个自然村,依次为姚堡子.郝家岩.泉沟.王窑和 ...

  • 小华山下的华州瓜坡风情(图片集)

    邮箱:3125136050@qq.com 故  乡  情 图文作者 凡尔赛薇 故乡对我而言可谓感情深厚.我小的时候妈妈身体不好,出生后不得不送回老家华县瓜坡塬上,由奶奶喂养.我是在爷爷奶奶及五个舅舅, ...

  • 华州瓜坡的早点一条街

    邮箱:3125136050@qq.com 早 市 遐 想 图文作者 张 文 天还没亮,华州西南瓜坡街道的早点摊位上,每天第一波来到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了. 一座座帐篷拔地而起,一顶顶大伞展 ...

  • 华州瓜坡镇“舍身崖”(郝家崖)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舍身崖"的来历 口述人 郝忠田 整理 苏芳琴 肖玉玲(九八六年) 华县瓜坡镇东南方向有一个村子叫郝家崖.听人说这个村早先不叫郝家崖,是叫 ...

  • 华州瓜坡镇南沙的残疾医生吝新祖

    邮箱:3125136050@qq.com 残疾乡医吝新祖 作者 孔绪牢 1963年,吝新祖出生于华县瓜坡南沙村一普通农民家庭,在他年仅2岁时,一场高烧使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的腿残疾了. 乡医 ...

  • 华州瓜坡镇:三小村的来历(附:群力小学校史)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三小村的来历 作者 孙满余 李忠建 三小是瓜坡镇东小涨村.西小涨村.南小涨村的合称,是以东小涨村为基础而形成的. 三小村财神庙 高振强摄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 ...

  • 华州瓜坡镇:没有井的井沟

    邮箱:3125136050@qq.com 井沟的沟壑台塬 作者 程洪涛 高塘东塬,从秦岭山角向前伸出的高塬,被马峪.车夫峪.金斗峪的河流切割成两大塬区,称薛马塬与晓寺塬.其势如苍龙挺起,龙头昂立,凌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