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宣帝死后,西汉衰亡的如此之快?3
首先,汉代国势的巅峰其实是元帝时期,正如北魏国势的巅峰是宣武时期一样。也正如很多傻逼将北魏灭亡归于孝文,将西汉灭亡归于武帝宣帝也是一样地蠢。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 1、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根本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为了避免陷入文景时期被动防御的以攻代守之举,之后几次大战,匈奴元气大伤,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武帝在霍去病死后也“久不北击胡”,给了匈奴一定的恢复时间。之后汉匈之间并无大战。汉朝的用兵方向是南越、朝鲜及西域。 南越朝鲜本来就是殖民政权,某些人居然把汉朝讨伐它们的行为当做民族压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至于大宛,更是愚不可及。武帝派使者重金买马,大宛王不愿意卖就算了,还杀使者取财物,这不是找打吗? 是故武帝时的征伐多事出有因。更何况也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后期的主动休战还为魏相等人称赞。这些宣帝时的名臣,一致认为武帝时民生艰难的原因还是因为灾难。 西羌未平,師旅在外,兵革相乘,臣竊寒心,宜蚤圖其備。唯陛下留神元元,帥繇先帝盛德以撫海內。 臣謹案王法必本於農而務積聚,量入制用以備凶災,亡六年之畜,尚謂之急。元鼎二年,平原、勃海、太山、東郡溥被災害,民餓死於道路。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於此,賴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 所有擅长实务的名臣,如魏相、张敞等,都对武帝称赞有加,反对者如夏侯胜、贡禹倒是只会嘴炮。 2、昭宣时期根本不是什么休养生息。多看看汉书匈奴传、西域传,就知道,这一时期的军事行动非常多。 漢復得匈奴降者,言烏桓嘗發先單于冢,匈奴怨之,方發二萬騎擊烏桓。大將軍霍光欲發兵(要)〔邀〕擊之,以問護軍都尉趙充國。充國以為「烏桓間數犯塞,今匈奴擊之,於漢便。又匈奴希寇盜,北邊幸無事。蠻夷自相攻擊,而發兵要之,招寇生事,非計也。」光更問中郎將范明友,明友言可擊。於是拜明友為度遼將軍,將二萬騎出遼東。匈奴聞漢兵至,引去。初,光誠明友:「兵不空出,即後匈奴,遂擊烏桓。」烏桓時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後匈奴,因乘烏桓敝,擊之,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還,封為平陵侯。 本始二年,漢大發關東輕銳士,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遣御史大夫田廣明為祈連將軍,四萬餘騎,出西河;度遼將軍范明友三萬餘騎,出張掖;前將軍韓增三萬餘騎,出雲中;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三萬餘騎,出酒泉;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三萬餘騎,出五原:凡五將軍,兵十餘萬騎,出塞各二千餘里。及校尉常惠使護發兵烏孫西域,昆彌自將翕侯以下五萬餘騎從西方入,與五將軍兵凡二十餘萬眾。匈奴聞漢兵大出,老弱奔走,敺畜產遠遁逃,是以五將少所得。 派出傅介子的霍光更不可能是什么鸽派,明明是妥妥的鹰派。 3、所谓的杂用王霸之术常常被解释为杂用儒家法家,然而霸道何时成了法家的专利?需知儒家也是有霸道的。公羊提倡复九世之仇、大一统,霸道乎?更遑论法家祖师爷荀子了。至于所谓的武帝时的法家人物,张汤是春秋决狱的提倡者,根本与法家无涉。 发布于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