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老师作诗哭穷,唐玄宗说不想干就滚蛋,因此躲过大祸
前言
明朝瞿佑的《归田诗话》中,有一段讲到“诗能解患”,也有一段讲到“因诗见罪”,其中讲到了几个唐宋诗人的一个小故事。
其中薛令之的故事比较有意思,他作诗惹火了唐玄宗,这个诗人皇帝也作了一首诗骂他,吓得薛令之辞官回家了。
一、因诗见罪
《归田诗话》中,关于“因诗见罪”说了两个小故事:
薛令之为太学正,有诗云:“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明皇见之怒。续题云:“鸱鸮觜爪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柏寒,任逐桑榆暖。”因斥去之。王维携孟浩然在朝霞林,适驾至,得见,命诵所为诗,有“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故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怒曰;“卿自弃朕,朕何曾弃卿?”即放还山。
薛令之(683-756),字君珍,号明月,是福建省第一位进士。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与贺知章并侍东宫。后因李林甫冷落东宫,薛令之赋诗讽谏唐玄宗,诗云: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
这首诗中说,阳光照亮了先生的盘子,盘中只有苜蓿草,好难吃呀,用勺子和筷子都捞不起来,看来我们没有什么前途呀。这首诗暗讽太子受到奸相李林甫的冷落,但是却引起玄宗不满。
于是唐玄宗写了一首诗回复到"鸱鸮觜爪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柏寒,任逐桑榆暖。"意思简单明了,不相干就滚!
薛令之见势不妙,遂托病辞官归乡,而且他担心受到李林甫的迫害,干脆把任江西安福县令的独子薛国进也叫回了家。
二、因诗解患
在““诗能解患””这一段,瞿佑讲了王维的故事:
诗虽能致祸,然亦能解患。王维陷贼中,受伪命禄山於凝碧·池置宴作乐,维有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千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边春天管弦。”及唐收复两京,凡污於贼者,以五等定罪,肃宗见此诗,得免。
安史之乱中,王维被叛军抓获,他在参加安禄山的歌舞宴会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救了自己的性命和前途,诗云:
“万户伤心生野烟,千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边春天管弦。
在长安和洛阳被收复以后,凡是在叛乱中担任伪职的人都被治罪,
而王维因为这首绝句而免罪,后来还在唐朝做到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三、苏轼因诗获罪,因诗解患
《归田诗话》中,还讲了苏轼乌台诗案的故事:
东坡为舒亶李定等所论,自湖州逮系御史台狱,时宰欲致之死。於狱中作诗寄子早曰:.............
神宗见而怜之,遂得出狱,谪授黄州团练副使。後作《中秋月》词云:“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神宗览之曰:“苏轼终是爱君,得改汝州听便。”
苏轼的乌台诗案,在宋朝是罕见的文字狱。在舒亶李定等人的深文罗织下,苏轼入狱后自以为不免一死,因此作了两首七律给弟弟苏辙: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弟弟呀,咱们此生的缘分尽了,希望我们来生还能做兄弟。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我在浙西工作过,那里的老百姓对我不错,死了以后,就把我埋在杭州一带吧。
当时连太后和王安石都为苏轼求情。另外,据说皇帝读到后,也对苏轼表示了同情,于是就把苏轼放了。后来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宋神宗读到后说,苏轼还是敬爱我这个皇帝啊。
结束语
王维比较幸运,因为一首诗而被赦免了。但是很多担任伪职的官员获罪,其中宰相陈希烈被朝廷赐死。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将陈希烈列入了《奸臣传》。
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获罪,又因为作诗得到怜悯而死里逃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薛令之因为作诗而被迫辞官,不但躲过了奸臣的迫害,皇帝的猜忌,而且还躲过了安史之乱。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