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永远处理不好和父母的关系?“鸡”出来的娃永远不快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鸡出来的娃”:“鸡娃”是指父母为了督促孩子不停学习、努力奋斗,不断给其报班,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我们好像永远都处理不好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每次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在聊完自己的工作和感情生活之后,总会心照不宣地在话题中掺杂一句,“哎,最近又和家里人吵架了。”
而这个话题结尾后也总是在反思,为什么每次都能和父母吵架,其实好像没什么事,但是聊着聊着就陷入了僵局。
教育问题也一直是研究者在不断探索的论题,中国古时有孟母三迁,在2009年的《时代周刊》中也刊登了此类话题,由一个将军麦克阿瑟衍生出来的社会学词汇:“过度教养(Overparenting)”。
简而言之,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确实过度了。
现代孩童跳楼的案例频发,国内教育体制也不断遭到质疑,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的每一个孩子假期甚至周末的时间都是安排得非常密集的。
曾经看到家长给小学孩子安排的日程表,如果说大人上班是在996,那基本上给孩子的空闲时间跟繁忙的我们也没有差别,现在的家长,好像太过在意孩子未来的成功了,导致他们其实给予了孩子不能够承受的亲情压力,甚至于是一种精神控制。
不可否认,处在现代这样的新媒体盛行、五彩缤纷而充斥诱惑的年代,家长对孩子们的约束和要求也不仅仅存在于孩子的功课上,也许在与“邻居家的孩子”的攀比中,甚至会要求孩子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
而这种高强度控制下的父母,并不会在意孩子们对这种剥夺了娱乐休闲时间的兴趣爱好是否接受。
但缺乏深入的沟通,孩子们渐渐地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跟自己的家长描述自己心灵上的困惑和倦怠,这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途中走向误区。
因为从幼时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部分家长只在乎孩子是否在学业上或者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应有的成就,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孩子变得越发沉默寡言,直至后来的说什么都会吵架,这其实是诱发青少年叛逆的最简单的因素。
孩子们其实想法都很单纯,且在不懂事的年纪,基本上家长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无论承认与否,我都会想到,我最不愿意成为的人,就是成为像我爸妈一样的家长,然后教育出来一个像我这样的孩子。
其实家长们,或者说少部分家长们,确实存在说话的艺术方面的缺失,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会很轻易地否认我们所做的成果,并通过贬低和讽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物去证明他们所告诉我们的话都是真理,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活该,这种行为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能够直接概括的词汇:高压型控制(Coercive Control)。

高压型控制,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方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伎俩(behavioral tactics)来达到控制和支配另一方的目的。(Day & Bowen, 2014)。
简言之,这是一种变相的精神虐待,是一种暴力行为。
父母通过灌输一些自己无用论,其实这件事本身是非常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的,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非常显著的作用,但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孩子们所被要求一个一个地完成家长们所安排下去的目标,当达不到成就的时候,家长们在安慰和疏导孩子受挫心理的操作远不及家长们讽刺挖苦孩子失败这件事的一半,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理念,却被家长们广泛使用在各个场景下。
“我白养你这么大,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孝顺。”
“你怎么一点亲情味都没有,跟你说句话怎么就这么难。”
“是我不配给你当家长。”
种种言语在恶语相向的情况下投放给孩子面前,一味地贬低、指责、否认,这样真的是对孩子的好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
其实在小学年龄段,孩子刚刚对感情这个东西开始启蒙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做的应该是勇于或者正面地表达自己的爱,多投入一些正能量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我把唯一剩的钱给你花了,你可一定要不辜负我。”
这种反向的激励式的教育模式依照现状看来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也许初衷是为了让孩子懂得感激,但孩子们需要的仅仅是能被感受到的爱意,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下去成长,去真正意义上的和家长建立依附的关系,走进心里才能在未来长大。
对感情有了自我认知的时候进行深入沟通,而不是一味地道德绑架式的亲情和讽刺挖苦式的教育。
学着怎样去成为家长,其实也是难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组建家庭本就不易,不要让言语成为感情的枷锁。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