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高式国著(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人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须(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交颊”二字可删去)。
关冲
《灵枢经》“手厥阴之脉,……。其支者,别走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本穴承手厥阴之脉,由劳宫分布支线,直出无名指外侧端,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即外关穴也。故本穴治症,多与外关同。犹如外关之附穴也。穴在少冲,中冲之间。故亦名之以“冲”,而曰“关冲”。意其与内关、外关通也。治口干,喉痹、胸中气噎、目昏、掌热、烦满、目翳、臂痛、小儿惊厥等症。
液门
本穴治咽痛、目涩、耳聋、齿痛、寒热、狂疾、及伤津而致干燥之症,均可取之。俾生津液,有刺本穴,而津液立生者,故名“液门”。又治臂痛手背肿等症。均宜泻法。
按汗、尿、唾液、均液也。若液出及门,刺而促之,以助其发动之力,于理则可。故曰“门”。若使枯井生泉,则恐未必。四十年前,余治一战汗未出者。其人抖擞呻吟,家人惊惧,□夜扣门,延余求治。一针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战立止。由此观之,液门生津则可,若谓其针下生津,或即刺合谷而得汗之类也。适逢其欲汗未汗之会耳。
中渚
渚者,水歧也,又小沙洲也。本穴在小指次指掌骨间。循手少阳之脉,由关冲通此而走于阳池,犹水淹饶洲而成渚也。手三阳之脉,顺行手背,而本经居手三阳之中间,故名为“中渚”。水流成渚,其势较缓,能使水液留涟,故本穴治症略同液门。
阳池
本穴在腕关节阳侧正中陷中。承中渚之气,而停潴之,因名“阳池”。与手太阳之阳谷,手阳明之阳溪,意义相同。治症亦略同。
外关
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盎溢予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
支沟
本穴在前膊外侧肉隙中。本经之气循而上行,本穴在尺桡二骨夹隙中,喻犹上肢之沟渠也,故名“支沟”,又名“飞虎”。以取穴手法而得名也。人张手量物,由大指尖至中指尖,名曰“一虎(口)”,以虎口中指向前跪屈,食指向前迈进一步,中指尖至食指尖,名为“一飞”。其处在腕节上三寸许,正当阳池穴向上一飞之处。因名“飞虎”。治热病汗不出、肩背痠重、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卒心痛、三焦火炽,产后血晕、胁肋痛等症。以其贯沏三焦,故其治症,较为复杂。
会宗
宗,本也,聚也。又流派之本源为宗,凡事物之系统,必先有宗主,而后有支别。本经居三阳之中间,而本穴挨次之穴,为三阳络(即三阳经之络脉,相互构通),犹系统之支别也。本穴居三阳络之前,犹会别支而宗主之也,故名“会宗”。主治五痫、耳聋、肌腹痛等症。禁针,宜灸。
三阳络
手三阳之脉,并列上行,行至本穴,三经线较为接近,两旁二经之络脉,当有与本穴通处,因名“三阳络”。与三阴交,地五会命名义同。意其所应症,当有关于手三阳经也。治暴瘖耳聋,四肢不欲动摇。
四渎
渎,为沟渠之大者,本穴前穴为三阳络,则犹汇细流而为巨川也。古称江、淮、湖、济为“四渎”,以其有润通之力也。考本穴治症,多以润通为务,即犹灌溉航运也。主治呼吸气短,暴耳聋、下齿龈痛。
又四渎为星名。凡四星,在东井星之南,轩辕星之东,为江淮河济之精,其占为流水泛溢、津梁舟揖之事,与本穴功能润通相符。治症与三阳络亦略同。
天井
穴在肘后屈肘陷窝中。此穴颇深,可向上刺,故名天井。古法治瘰疬,有天井透肩贞之说,即沿皮向上刺也。若向腕部平刺进针,可促使发汗。有天雨沛然,灌溉全身之势,因名“天井”。能治五痫、风痹、耳聋及嗌颊肘臂诸肿。以其治症繁杂,又可意为市井之“井”,四通八达,亦可称之为“井”。
清冷渊
玩味此穴名三字,富有寒泉凛冽之意,思之使人肤栗。凡诸毒热之病,可以取此。古法种痘,取清冷渊、消泺二穴。以其能透解郁热之毒也。主治肩臂痛,臑肿不能举。
《淮南子◎齐俗训》曰:“北人无极非舜,自投于清冷之渊”。盖古代先有此渊之名,道家修养,借此渊名,名此穴位,前人又复取其功能,以为医疗解热之用。
消泺
消、放散也。泺,《集韵》:音“历”,药名即贯仲也。此药善能解热,功同本穴。以其能消热故名“消泺”。
按泺字,音义尚多。于此可依《集韵》音“厉”,为宜,或音“烁”亦可。以上三穴,功力略同。本穴主要功能,在于消解。至于消解寒凝,或消解灼热,则在人手法善用耳。后世专有解热穴位(五十九穴泻热之类)及生寒生热手法,多不见用。
臑会
穴在臂臑之侧,臑俞之下,三臑穴位傍近,因名“臑会”。治肩项瘿肿,臂痠无力等症。按臑会之意,为三臑之会穴。如臂臑属手阳明,为手足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俞属手太阳,为手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会属足少阳,又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之会。故治症广泛。
肩髎
穴在肩后髎隙间,因名“肩髎”。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
天髎
本穴在胸腔极上。胸腔在人身为天,故称“天髎”。治肩重不举、胸中热满、颈项引痛。以上三穴,治症略同。着重局部,因经络之所过也。
天牖
□开旁墙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穴在颈侧,有如旁墙之窗故名“天牖”。以文义揆之。所治者,当为头面耳目颈项诸疾也。
翳风
穴在耳后陷中,四周隆起,且平近风池。能治风症,故名“翳风”。翳,遮闭之也。犹云翳处之风穴也。按气动为风,本穴能开气郁之闭,又以其接近于耳,故兼治耳聋之因于气闭者尤效。
瘛脉(瘛,音掣)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俗称抽风。按瘛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时,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瘛脉”穴。小儿患惊痫时,则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瘛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
颅息
息、休息也、又气息也。穴在颅侧睡眠着枕处。以其有关于息,故名“颅息”。有谓穴下有动脉,与呼吸相应,考之未确。或临病时乃现欤?愿针灸同道随时留意。所治为耳鸣、喘息、瘛、痫、胸胁痛、吐呕。
角孙
穴对耳上角,细络旁通,故名“角孙”。细络为孙络。《灵枢经◎脉度篇》“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又世俗称鼻为“祖”,称耳为“孙”。本穴在耳上角稍前处,和髎之上。《针灸大成》谓耳廓中间,开口有空,治龈肿、目翳、齿龋,项强等症。
丝竹空
丝,细络也,空,孔窍也。眉犹竹叶。本穴在眉梢外侧端,穴下孔窍,细络旁通,故名“丝竹空”。治目疾、头风、小儿惊痫,取其通达透彻也。《针灸大成》谓宜泻不宜补。小儿天吊,眉上三针,此其一也。
和髎
穴在耳门稍上,陷中。有关听觉,老子曰:“声音相和”,故名“和髎”。以其能治耳病也。本穴治耳鸣、口噼、项肿、瘈瘲、牙车引急等症。与耳门、听宫、听会同功。
耳门
穴在耳前上切迹微前陷中,本经支线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故名“耳门”。治耳聋,耳疮、齿龋、唇强等症。本穴与听宫有关。(详前文手太阳经“听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