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第89封信:如何减少屏幕时间
亲爱的豆丁:
这是爸爸给你写来的第89封信。应该说有两个星期没有给豆丁写信了。实在是忙得跟狗一样。
好在,寒假就在眼前。
爸爸的信中仍然记录豆丁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变化。这段时间有什么变化呢。最大的变化就是看电视的时间大大减少,或者说基本不看了。这背后其实我们一家人努力的结果。
那么接下来爸爸就用第一人称我来说说这背后发生的事情吧。
1
有一段时间豆丁非常迷恋电视,每天起来就要看小猪佩奇,不给她看就一个劲地哭,到后来连饭也不好好吃了。我妈看到豆丁每次为了看电视总是闹,实在没有办法,就给豆丁看。有时甚至吃饭的时候也要看电视。
自从看电视之后,家里的玩具到时整齐了很多,因为注意力全在电视上,玩具也不想玩了,茶几边上书架上的书整整齐齐放着,豆丁也懒得去翻了。以前还会在沙发上,把绘本打开来,一个人站在那里看。
我看到这个情况之后,非常担心,因为我十分清楚电视对于像豆丁这样才2周岁孩子的危害。
2
关于电视等电子产品危害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停止运转机制”实验,这个实验是将一群婴儿放在一件房间里,在他们头顶50公分处放一盏灯,先把灯打开三秒,然后再关闭1分钟,如此重复,实验全程监控婴儿的脑电波、心跳、呼吸。结果是什么样子呢。
第一次灯亮,婴儿作出强烈反应,随着多次明暗之后,婴儿的反应渐渐趋于平稳,到了第10次,脑电波、心跳、呼吸已经没有特殊变化了,第15次,婴儿的眼睛虽然继续接受光源刺激,但是脑电波已经处于睡眠状态了。第20次,开灯,结束光源刺激,婴儿惊醒过来,产生强烈的反应,大哭、尖叫、扭动。
也就是说孩子在看电视时,虽然眼睛是睁着的,但是大脑是睡眠的。所以你会发现,为什么你让孩子去看电视、去玩手机,孩子是那么安静,那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停止转动了。有人称电视是“最好的保姆”,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放那里一放就安静了。另外,电视给大脑都是画面,大脑无需加工,而看书可以将文字加工成画面,可以提高智商的啊,还是多看看书。
更多的研究发现,常常看电视的孩子性格会暴躁、焦虑、自私,存有一定的社交障碍。
上面说到的社交障碍实际上是由于在长期的电视观看中,孩子大脑中的前运动区(影响着人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那怕孩子是在模仿电视中的行为,但是因为他看不到别人对他行为的反馈,他就不知道这个行为别人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
其实关于电视的危害,已经不需要我再做过多的陈诉了。
3
那豆丁从一开始迷恋到不来不怎么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是统一家人思想。
统一思想方面,老人家的思想是最难统一的,但是关于看电视这件事情上,我妈还是坚决地站在我们这一边,对于我妈来说,豆丁看电视就不好好吃饭了。我就跟我妈商量,现在客厅电视不打开,用一块布罩着。
我和我的豆丁妈是高度统一的。
关于统一老人思想这块,我想说的,一定给老人陈列危害。但是态度千万不能强硬。也要去挑剔老人的带孩方式,毕竟老人能够过来带,我们已经是万分感激了。
其次是尝试去建立规则。
豆丁出生的这个时候,你要说去杜绝屏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的标题是减少,而不是远离。我的观念里面,适度的看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现在接收信息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但是要防止孩子沉溺。
我们呢,现在跟豆丁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规则,跟电视说再见。跟豆丁说只能看几分钟没用的,因为豆丁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观念。时间上,我们来掐算,我们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跟豆丁说,现在电视也要休息了,我们跟它拜拜。我们朝着电视挥挥手,豆丁也跟着挥挥手。
但是在挥手之后,一定要准备好后续活动,比如接下来看书了,或者洗脸刷牙了。这是在转移豆丁注意力。
跟电视说再见是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如果强行关闭,孩子哇哇大哭,势必给孩子暗示这电视里面到底怎么回事,我下一次还要看,你不给我看,我还要看。
当然现在一段时间不看,也不惦记了。
最后是更多的亲子互动。
把孩子丢给电视,实际上也是亲子互动缺失的一种表现。
我呢之前在写作更新上是日更的,日更就是天天写啊。什么时候写,只能晚上写,现在不日更了,一周2到3篇。为了就是晚上跟豆丁多一点互动。
我也发现有一段时候,豆丁不怎么喜欢和我玩,原因就是我很少和她玩,现在呢,晚上总是拉着我要玩,拉着我去看她搭的玩具,或者拿着一本书让我来读。特别是睡前阅读,必然是要我读。
豆丁妈也是常常跟我说,你啊,要多陪陪女儿,不陪,女儿都不和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