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折腾吗?小青年
圣诞节的时候,朋友送我一本《折腾吧,小青年》,这本书是人气电台主播李峙和他的文艺之声的小伙伴们一起写,内容关于电影、音乐、读书,还有那些折腾的岁月和难以释怀的执念,记录了大家心中一直坚持的理想。
很可惜,我并非是李峙的粉丝,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听过一期他的《李峙的不老歌》,我也不是一个广播电台的爱好者,手机里的那款app喜马拉雅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当然朋友是李峙的超级粉丝,也是一名电台爱好者。
虽然离这些东西相去甚远,但是不会妨碍我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看每一篇文章时都在问自己的,从开始到结束,直到现在我敲着键盘也还在问自己。
还能折腾吗?小青年。
当生活的轨迹在预计中温顺起来,当青春年少的时光变得模糊,我有没有缴械投降。
曾经的狂躁、叛逆、迷惘,是否在记忆深处还残存着,回忆时刻,是否仍会心悸。
我想那种义无反顾、不顾一切的折腾应该没有了,每每说起这种折腾,总是令人神往,那是一种灵魂至上的状态,没有半点媚俗,如果有的话,那也在我的大学时代,和几个朋友硬生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做出一间打印工作室,并且大家每天在这个工作室讨论各种奇思妙想,说了就做,那时的思路就是想到了就做,不管合不合理,在实践中验证与修改。我们讨厌一切的纸上谈兵,我们相信路是需要双脚走出来的,更加重要的是一切从心从发。记得,大三的时候,朋友想出一个叫做免费打印的项目,一张打印纸的一面可以印材料,另外一面印我们拉来的赞助商的广告,我们免费给同学们印材料,我们向广告商收取费用,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几个人每天聚在学校图书馆的草地上进行细致的策划,方案一个又一个,不断推到重来,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学校附近各个店铺流连,另外积极在外面寻找店铺,准备上牌上证,可以拥有开发票的权限,这样可以拉更大的广告商,学校到处都是我们免费打印的广告,那广告打的啊,原来那些年我们已经是段子手了。那一年,上课已经是在浪费我们时间了,我们早起晚归,乐此不彼。到最后赚钱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模糊,我们更多的是想证明我们能完成这样的设想。只是后来,朋友们相继毕业,返乡工作,做了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也面临毕业,毕业之后我选择了进入体制,在四平八稳的环境中生存。工作室也交由他人,我们的折腾时代告一个段落。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我独自一人坐在工作室里,发呆,书放在一边,还有一包番薯片,电脑里放着其中一位朋友闲暇时分录制的个人专辑。过往的岁月如一部电影在脑海中铺展开来。
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折腾,没有明显的利益追求,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只求过好每一天,把自己心中的满腔热情淋漓尽致的发泄出来。
所以,我以为的折腾那一定包含了十足的自由味,没有被现实所迫的妥协,那是一种纯粹的折腾,而现在的坚持与努力,最多是一种框架内的折腾,有一定的妥协成分,其实这也是不足为过的,因为环境与心境都在变化,身边少了一群陪你穷折腾的朋友,你开始感觉越来越孤单,你的一再折腾,让你变成一头怪物,你越是折腾,你发现周遭人们越难以沟通,你在自己折腾的半亩三分地里孤独为王,生活赋予你新的枷锁,你开始文艺不起来,你开始发现时间越来越零碎,碎到你怎么抓都抓不住,你开始发现你不得不关心粮食与生产,即便你心中一直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茶米油盐让你在生活中贴地而行,你开始知道,大部分的时间是用来过日子的,绝大的时光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你无法反抗,无法申诉,只能承受,除非你要去义无反顾的折腾。工作给你全新的规则,你开始不能肆意而为,你开始与你曾经讨厌的那些人一样一样地关心工资与晋升,然而你也开始变得顺从,身上那些逆着方向的毛发也开始被捋顺,你开始小心翼翼,你开始思考工作中与你交流的说话方式,你开始一层一层包裹自己。
虽然事已至此,但是我还是要问自己那个开始的问题,还能折腾吗。其实能不能折腾,只看你自己,我也是,从来不要在意那些环境,也不要在意那些因年龄而产生的羁绊。像自己大学那样,想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放手去做,不要在那里唧唧歪歪,思前顾后的。
现在看朋友圈里那些爱折腾的朋友时,内心升腾而起的是敬佩,因为他们永远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他们是在遵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