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乱(十四)
第三个争论是产量水平争论
平菇栽培的产量水平确确实实存在很多极端状态,最常见的就是覆土高产,这是著名的河南大忽悠高银禄的绝招,只不过目前这个绝招存在的问题是,覆土状态下补水容易造成砂土进入菌褶,最后这样的模式产品被诟病。
平菇能不能有300%以上的生物效率,当然可以有,但如果不使用覆土,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方法,则绝对做不到。
首先应该承认,平菇是一种终极产量很高的菇种,但要发挥出这个潜力,原材料固然有一定关系,更主要的问题,还是供水状态。而平菇覆土高产的本质,就是提供一种持续供水模式:土壤水分→土壤内菌丝水分→菌丝体水分→子实体水分。由于前两步作用的持续,菌丝体水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维持的较好,那么产量就能发挥出来。平菇菌丝体不可裸露,裸露失水严重,而由于菌丝致密补水又很困难。平菇可能是所有菇种里最难直接补水的菇种,浸泡24小时的效果都谈不上理想。同时一般方法下平菇菌丝体必须处于容器里,呼吸面积也受到影响,这个也会影响营养的转化。
反观所有获得高产的非常规方法,都必须去掉塑料袋,也可以印证常规平菇栽培制约产量的两个因素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即使是将部分菌丝体浸入水中效果似乎也不如裸露菌丝体覆土,因为平菇菌丝体可以在土壤里生长,最后产生类似根系的吸水效果。
所以, 在不考虑特殊方法的情况下,平菇生产的实际产量标准,远不如某些胡吹的培训机构声称的那么高,由于原料差异,生物学效率在80-150%范围。如果将原料锚定为棉籽壳这种最佳原料,实际规模化栽培的产量水平也只能以120%生物学效率为基准。要求过高,是为难技术人员,而吹的过高,更是不靠谱的技术员的常用说法。
非常规方法的高产缺陷要么是产品忧虑,要么是操作麻烦或者条件苛刻,所以,特殊方法往往存在某些缺陷,即使能够特别高产也无法普及,并非一般菇农水平问题,当然也不表示更高产量代表了更高水平。
第四个争论问题是品种问题
很多人选择品种首要关心的是产量的关系,毋庸置疑,平菇品种特性包括产量水平,但实际上能够推广的品种,产量水平的差异是相对不大的,温性和色泽、抗性、质地、形态才是更加应该关心的问题。
平菇类大体上属于在中国较多地域可以实现自然条件(不排除设施,但不含设备降温)周年生产的菇种。而实现周年栽培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品种搭配,关于品质的搭配基础,就是温性,因为选择的品种温性不对导致的生产问题屡见不鲜,甚至有些老菇农也掉陷阱的悲剧。
不同地域的消费习惯不同,这玩意虽然也有些行业内的因素影响,但总的说,与技术没有什么关系,更多属于群体认知的问题,所以没法操纵,当然也可以有所改变,但一定是缓慢的。平菇的色泽属于消费习惯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这个还是以适应为主,谁要改变别人的习惯,代价很大。形态与色泽的情况差不多,只好顺应地方习惯。
抗性这个问题,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世界很奇妙,似乎好品质的东西都存在某些缺陷,这最常见的缺陷就是品质和抗性,这问题不仅在菌物方面存在,植物动物都存在,所以农产品极少同时兼具高产优质抗性三大优势的情况。所以在这些方面的选择,就要权衡消费、销售、生产各项因素的平衡,尽量不要顾此失彼。
对于品种的争论,很多时候基本上属于栽培者对品种特点的掌握差异带来的认识不同。比喻为因为了解而爱好,所以不能因为人云亦云的跟着瞎选择。栽培的成败与品种关系很小(选错温性例外),赚钱与否更不是品种特性起主要作用,销售能力关系可能更重要。我的朋友著名的吹牛哥,安徽巢湖的项本贵就是个典型的品种决定论者,三天两头在网上晒他的特殊品种,我只好笑看,他也不靠卖菌种,没什么危害,所以也不去跟他理论。
选择品种的唯一靠谱办法是先引进试种,这样就没有什么风险。而使用管理顺手的品种,也不要随意放弃。平菇品种的来源,大体上都是野生分离和逸野分离的多,子实体分离选育也是常用,退化的情况也不严重,新品种来得快,没有人关心平菇退化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