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芮江舟

宋代段子:生活中会有很多巧合,比如,我的两位大学同班同学,平时联系不多,分住在不同地方。有一天,他们各自拖家带口,迎面相遇于大英博物馆一条走廊上;还有两位高中同班同学,也都有着不相交的生活,某天会偶遇于英国的机场。这不是巧合,这是缘分。

【原文】

叶岳字子中,信州玉山人。自会稽渡钱塘,至江岸,同待渡二百人,其七十人立墩上,馀皆趑趄水滨。值潮势甚大,水滨之人急回就岸,已为涛所溺。潮将至墩,众惶惑相视,无所逃命。
俄一船从西来,有出舷边促篙工急救墩上官人者,岳即登其舟,随而登者三十辈,皆获免。半济,岳谢问姓名,乃芮国器祭酒之子。(原阙七字)何为得得见救?芮云:“众(原阙九字)”
后数年,岳侍兄(原阙十二字)大江先已渡(原阙十三字)乱危(原阙十六字)来(原阙十七字)人皆仓卒。(原阙十四字。事皆祝养直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何丞相||道人相施逵||萧县陶匠||醉客赋诗||猴豹戏对||宝华钟||黄五官人||皮场护叶生

(现在的钱塘江潮)

【白话语音文字版】

叶岳字子中,他是信州玉山(江西县名,现名同)人。有一回,他从会稽(今绍兴)坐江船要去钱塘(今杭州),到江岸的时候,同时等着江船的有两百多人,其中七十人站在江边岸墩上,其他人都在水边溜达。
当时江潮势头很大,一个大潮过来,水边溜达的人赶紧往岸边跑,但已经来不及了,都被卷到江水里去了。大潮继续狂涌而来,马上要拍到岸墩,上面等船的人惶恐迷乱,大眼瞪小眼,看样子无处逃命了!
此时,有一只船从西边来了,有人从船舷边探身而出,他催促撑船的篙工赶快拯救岸墩上的官人,叶岳随即登上了这艘船,一起跟他上船的被救者有三十多人,他们都逃出生天。船走到半途,叶岳感谢救人者,询问他姓名,那人原来是芮国器祭酒的儿子。(原文缺七字)叶岳问为什么会救他?芮子说:“大家(原文缺九字)……”
几年以后,有一次,叶岳侍奉兄长某人(原文缺十二字)乘船渡江,船已经先过了某处(原文缺十三字),也是碰到了险情(原文缺十六字)来(原文缺十七字),所有人都很仓促慌乱……(原文缺十四字。事情是祝养直说的。)
【祥宏点评】:虽然故事后半部原文缺失严重,但情节还能猜出来,所以值得一讲。前部分内容说芮国器祭酒的儿子因为某个原因(原文缺漏)救了叶岳。几年后,叶岳也是在江上救了芮家,一报还一报,正体现了故事名字“叶芮江舟”的含义,叶芮两家都是通过江船互救一命。讲的是善有善报;现在的钱塘江,古称“浙江”或“之江”。钱塘,在宋代是个县名,现已属于杭州市区。叶岳乘船的江就是现在的钱塘江;信州,是江西上饶;故事说的江潮,应该就是著名的钱塘江潮,可以推算事件发生在八月十八日左右,正在大潮期;芮国器之子救了包括叶岳在内的三十多人,也算大善事一件。有可能他看到了险情,因为他说的第一个字是“众”,但他点名要先救官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芮家人有梦征,一个是芮国器本人是官员,正赶上大潮期,他知道此时容易出事,就让儿子来救人。显然,叶岳是士大夫家庭,后面也证明了(侍兄);国子监祭酒,等同于现在最高学府的校长,或是现在的教育部部长,芮国器是有记载的历史人物。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9-从《夷坚志》看宋人的“行”)

(0)

相关推荐

  • 聊斋志异《孙必振》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孙必振>原文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 ...

  • 袅袅秋风生,芳意竟何成? | 叶嘉莹讲诗中秋

    叶嘉莹先生讲唐诗时,每每讲到动情处总会提到"感发"二字,她所说的"感发",便是一首诗或一句诗是否让你有所感动,是否激起你内心的情感.引发你的共鸣. " ...

  • 聊斋志异《张老相公》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张老相公>原文张老相公,晋人[1].适将嫁女,携眷至江南,躬市奁妆[2].舟抵金山[3],张先渡江,嘱家人在舟,勿煿膻腥[4].盖江中有鼋怪[5],闻香辄出,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 ...

  • 聊斋志异《江中鬼》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江中鬼>原文王圣俞南游(1),泊舟江心.既寝,视月明如练(2),未能寐,使童仆为之按摩(3).忽闻舟顶如小儿行,踏芦席作响,远自舟尾来,渐近舱户.虑为盗,急起问童.童亦闻之.问答 ...

  • 十二花田 ‖ 江南一叶 ‖ 总是江舟能舍得,送春归去送行人

    江南一叶七绝选 四季村居 雨中桃李宿枝头,蝉下鼾声困水牛. 白雪分居千个竹,几家同占一塘秋. 秋居枫村 谷前红蝶闹孤村,采菊归来酒已温. 明月清风挥不走,梧桐落叶到家门. 北固楼 江山莫替后人愁,拍遍 ...

  • 【七绝】《江舟渔火》

    <江舟渔火> 文/冯斌一鄂 春丝不问孤舟冷, 却教簑翁着单衣. 渔火有心留晓月, 竟催翠鸟夜归西. [之文]世间红尘嚣嚣,唯有忠贞相守难求,心不移,勿相忘,此情引人落泪.一曲琴箫和鸣,一首 ...

  • 赏读:乘一叶光阴的舟,醉在秋深处

    -- 突然觉得秋像一场不受控制的闹剧,淅淅沥沥的雨,逗惹着大大小小的旧事,曾经那些认真的过去,冷不丁次第划过眉宇,转瞬间,又飘然无迹.许是,因我在室内滞留过久的缘故,似与那一帘之隔的秋,少了应有的默契 ...

  • 七律:题江舟图两首

    题江舟图两首 文/居绍芳 一.  江上扬帆自在游,长空一带雨初稠.  峰分两岸云生树,海劈三川浪打头. 万里清波舒远目,谁家玉笛送轻舟. 弦窗不锁深沉月,半枕飘风逐水流. 二. 名利何须两得收,闲云野 ...

  • 《原创》七绝:奉和冯柏乔先生《孤栖蕉叶图》/廖江

    ​奉和冯柏乔先生<孤棲蕉叶图> 文/廖江 金风瑟瑟致残秋,苦雨潇潇濯叶愁. 心系芭蕉情意重,酷炎凉爽供通幽. 附冯先生原玉 裴士戎老師<孤棲蕉葉图> 馮柏喬 枯蕉一葉對殘秋,数 ...

  • 《原创》七绝:依叶宝林社长韵并赠冯柏乔先生/廖江

    七律  依叶宝林社长韵并赠冯柏乔先生(孤雁格 子母格) 文/廖江 八卦乾坤圣师爻,伟业金科誉岌高. 物阜民丰随夙愿,政含德富产芭蕉. 宽仁善举襟怀鉴,笃厚慈柔脉相焦. 博大精深儒学溢,经天纬地胜佺乔. ...

  • 【诗家风采】叶茂 || 踏遍江山心未老,知廉知耻笑扬鞭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叶茂,原名叶继根,江西萍乡籍,1957年8月生人,骨科学专家,主任医师兼职教授,一生爱诗喜词,有<八所诗集>待印. 诗 · 小辑 律绝 ...

  • 《原创》七律:唱和叶宝林社长韵并赠冯柏乔先生/廖江

    文/廖江 开山劈路宇寰爻,引领金科筑梦桥. 壮志凌云兴伟业,投桃报李馈唐尧. 冰魂雪魄君高尚,家国胸怀禹锦标. 当代儒商堪典范,名传四海九州骄. 附叶社长原玉 岭南采风赠冯柏乔博士 叶宝林 (孤雁格 ...

  • 林文武||【寒波舟远,流水无情篙桨浅】(江惠文学)

    ​          红袖添香,情深不寿.明知这般,依旧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奔赴滔滔情海,不问下落.是我们要的太多,还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或几段这样必经的路程.看惯了秋月春风,又怎会在意自然频繁的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