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认知”的两大因素,有一个就很厉害!(深度)【一点资讯】
作者:水木然
引言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中国社会最公平的地方在于:一旦你的认知和财富不匹配的时候,这个时候有100种方法收割你。”
这是我曾经写的一段话,在网上流传很广,被各种大师引用。
的确,财富的本质是认知变现。
那么多人的“认知”水平能量化出来吗?
1
它有个公式:
认知水平=知识量X逻辑能力。
所以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两大要素:
第一:知识量的多少,这取决于一个人“
获取
”有效信息的效率。
第二:逻辑推理能力,这取决于一个人“
处理
”有效信息的效率。
我们先看第一点:获取知识的效率,这是如今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个时代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而且呈现爆炸式的状态,我们必须接纳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才能找出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挖出规律,找到本质。
一个人接纳信息的方式,也就是学习方式,决定了他每天能接纳多少数量的有效信息。
举个例子,看视频和读书相比,这两者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差别非常大。
比如我们在看视频的时候。首先,如果觉得这段视频是无效信息,就想去快进,但是只要你一快进就不知道中间落下了什么,你需要反复尝试地去快进,这影响力你接收有效信息的效率。
其次,如果某一段话你觉得特别有价值,你想做个记号或者划个重点,是很难在视频上进行的,你可能需要重新写字或打字才能记下来,这又影响了你的效率。
最后,视频里面有很多声音/画面/色彩的渲染,这些都属于辅助信息,带有浓重的个人情感色彩,比如主持人,解说员的情绪等等,它会干扰你辨别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信息。
当然,这些辅助信息也有价值,它会让你在学习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枯燥,让有效信息更加形象。但也正是这种辅助渲染,让很多人带偏了,太多人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喧宾夺主了,结果把情绪当成意见,把偏见当成道理,把故事当成真相。
这就是视频化时代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人都被主播一步步
带偏,活在自己的妄念里,看不到真相,然后被反复收割。
而读书接收有效信息的效率就比看视频大多了,为什么呢?
首先,每个人接纳信息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有的人只能一目三行。但是没关系,书不会影响你的效率,任何人都能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阅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微信的时候,非常害怕有的人上来就给你发好几段60秒的语音,因为听起来太累了,稍一不留神就得重来,有时还要担心被别人听到。如果先在微信里翻译成文字,又会出现很多错别字,让我们担心信息损失,结果翻译完还得再听一遍,这就是非常大的影响我们接收信息的效率。
其次,书里的文字没有画面,没有声音,没有色彩。这可以让我们专心致志的去提取那些有效信息,让我们沉浸在信息中去思考,也容易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文字是思想的最基本逻辑,人类所有的思想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储存下来。比如无论多么经典的演讲/电影,我们最后都会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去剖析它的内核思想。所以,读文章是最容易抓住最核心精髓的。
比如任正非的总裁办文件,从来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发出。重要的信息,都必须是文字的形式呈现,才能让大家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
世界最难的事就两个:第一个是把自己思想灌入别人的大脑里,第二个是把别人的钱拿到自己的口袋里;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做到第一点才有第二点,这也是商业的不二法门。
记住:文字是人类思想展现的最好方式,也是人类抓取有效信息的最好方式。
芒格认为:“常识”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它所说的“常识”指的其实就是有效信息。
这些信息看似很简单,平常人都能掌握。其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人一生都在追逐“诀窍”,或者被娱乐化的短视频给害了,看似掌握了很多信息,其实都是无效的。
所以,绝大部分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之辈,他们被凌乱的信息包围和冲击,早就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成了两眼放光的瞎子。
2
我们再看第二个:
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取决于一个人“处理”有效信息的效率。
处理就是“归类”和“梳理”,处理信息就像我们收纳衣服一样,比如互相搭配的衣服放到同一个盒子里,比如这个季节不穿的衣服就叠起放起来等等。
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如果不善于归类和整理,这些信息只能堆挤在我们大脑里,不仅占用内存,还形成不了智慧。
我们必须每天学会处理这些输入进来的信息,当你把信息梳理到一定程度,你发现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进而能把整个世界都看清了。
一旦你拥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一眼看穿各种事物的本质,可以在各个领域间自由穿梭。这种能力的最高境界,是由一滴水能看到整个大海,由一棵树而能看到整个森林。
《教父》里有句话值得铭记: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交/恋爱还是创业/投资,谁能一眼看穿全局,谁就能主导全局。
要想做到这一步,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要善于找到某一领域的节律。
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有节律的。所谓节律,就是节点和规律。那些掌握了某一个领域节律的人,都是非凡之人:
掌握声音节律的人是音乐家,歌手,钢琴家;掌握色彩节律的人是艺术家,画家,设计师;掌握文字节律的人是文学家,作家,诗人;掌握运动节律的人是体育健儿,冠军;掌握生命节律的人是养生名家,名医;掌握社会节律的人是经济学家,哲学家……
如何找到节律呢?
有一个很管用的办法,就是你找到这个领域最经典的100个成功案例,反复探索和钻研,不断总结其中的共性和特性,就能悟出其中的节律。
比如你是创业者,你可以找最经典的30个创业成功的案例,反复对比他们的过程,看看有哪些共性?
比如你是一个写歌的人,你可以找出最经典的100首经典音乐,反复去听,看看它们的音律究竟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你要通过大量的对比,因为只有量变才能引起到质变,当你感知看到这些案例的共性和个性的时候,规律和本质往往就自己显现了!
第二个关键问题:要善于从万变中找不变。
当你总结了各种事物之间各种演化规律,你看到的不再是千变万化,你看到的都是不变。
很多复杂的事情看似千差万别,其实本质都是简单且相通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事物变化多端,你总能看到其中不变的东西。
我们要不断地锻炼“化繁为简”的能力,遇到事情要善于拨去外表的繁乱东西,直探它的本质。
巴菲特说过:要想彻底了解这个世界,有一个好办法,先把某一个领域的事情研究透,然后挖出其中的底层逻辑,只要你能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领域的事,这就叫“
一通百通
”。
此刻,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可以随时能升级自己的维度,从而形成一种“抽离感”,让自己看着自己的各种“行动”,随时纠正自己,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能力,可以让我们从高维俯瞰自己,俯瞰众生。
这就是“高认知”的表现。
认知资本,才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资本。
未来一切的竞争,其实都是抢占“认知高地”的竞争。
社会将不断通过各种方法去识别那些“认知低级”的人,将他们打入底层,使他们遭受奴役。同时,社会还将不断的通过各种方法去识别那些“认知高级”的人,把这些人送入上层社会,管理和引领社会。
人类文明的进化,只不过是“高认知的人”对“低认知的人”管理方式不断升级。
提升认知,才是阶层逆袭的根本,也是谨防被收割的根本。
不过在最后,我仍然忍不住想提醒一下大家:
人生最难得的,不是你翻阅认知障碍之后看到了真正的风景。
人生最难得的,是当你一览众山小之后,还能守住那颗初心。
善良如初,天真依旧。
愿你翻越千山,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