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不死就活埋是真的吗?

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闲逗:“你到了活埋的岁数了!活着受罪不说,闺女媳妇小子们也不待见!白糟蹋粮食!”。当时我也就当个笑话听。

后来查了查书,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事。古代人普遍活的岁数小,人到六十也就走不动道,干不了活,于是有个皇上就下了一道旨意:人到了六十不死就活埋。

孩子们预先挖好墓穴,让老人进去,然后在上面留个洞,头几天还送点吃的,过几天后把洞一堵也就算了。

有这个想法是看到西邻有个老头90多了,有闺女,有小子。两个小子轮流养活。常常听到西邻的儿媳妇和老人大声的吼嚷。人们一定觉得这个儿媳妇不好。不是的,儿媳妇的为人在街坊四邻还说的过去。都说人老了就糊涂了。据说有时候老人用尿盆在缸里舀水。儿媳妇看到了自然不乐意。说话轻了老人听不到,所以要大声的嚷。儿媳妇也很难。闺女离婚了,把两个女儿留给老人。老人的儿子也得了脑血栓。老人自然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有一次,听到老人大声的嚷叫,叫他的孙子的名字。我想一定是老人遇到了困难,家里没有其他人。作为邻居,我很为难。去帮助老人吧!老人的一家早盼着老人死呢?儿媳妇也经常和人说:“这个老不死的,怎么也没个死!”,不去吧!听着老人一声声的呻吟心里真不是滋味,我还是过去了,老人摔在了床下。

古代社会是一味的弘扬尊老爱老的,尊老爱老不错,但现实却是那么残酷和迷茫。有些事情不是弘扬就可以解决的了的。比如大方,村里没有文化的妇女也知道给人东西比要人东西好。孝顺人人也知道是好的。但现实太残酷。我们衡水有个道德模范全国有名,可据小道消息讲,她的企业占了人家孤寡老人的地,她不养老谁养老。我们在弘扬时,总是一味的拔高她的事迹。让人高不可攀,高不可学。我想不是听听她的报告,社会就可以人人成为她的。

有句话讲,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时红。老来难,老来难,劝人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而今轮到我头前。

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现实太残酷。久病床前无孝子。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要养家,要生活。老人要看病。你光在病床前问安有什么用?没有钱你照样唉声叹气。人人就说你不孝。可你去挣钱,家里又没有人照顾老人。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所以说,这需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集资建设农村养老院。把老人统一包养起来。让年轻人放心去挣钱,让老年人安心欢度晚年。

这才是上上之策。如果一味的弘扬儿女孝敬老人,而现实又那么残酷!这就是一厢情愿的结果。社会永远得不到和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