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中说医:一通百通!了解自然界,我们也就读懂了自己的身体!

昨天我们聊了什么是中医,为什么要学中医,以及怎么学好中医。

我给大家介绍了学好中医两个重要的方法,再回顾一遍:

第一个,是回到古代,用古人的思维去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个,保持的开放思维,兼容并包。我昨天提到“白箱理论”,怎么解释呢?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文明成果了,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我这里主要想讲的,是西医很多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我们一定要拿来,为中医所用。

这两个学习态度,我们贯彻落实下去之后,就能把我们的心胸打开了。一个观念是让我们变得极为单纯,极为简单。另外一个观念是极为开放,让我们能够接纳各种现代的知识。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将这两种学习态度贯穿始终。读完后,也许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穿越时空,变成“远古大夫”!

开始正题前,我们不妨先来发散一下思维:

假设我们集体穿越回到远古时代,那时候部落族群已经建立,不是完全的蒙昧,人类有一点文明了。你失忆了,完全遗忘了现代的知识、技术,但是还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几个人去打猎回来,结果有一个人发烧了,感冒了,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感冒了,一个发烧一个不发烧,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穿越过去的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会感到十分迷茫。所以在古代,最开始的时候,医和巫是不分的,人们生病,最容易做出的一种选择,或者想象是什么呢?

他们会想,这是一种惩罚。惩罚往往是拟人化的,因为人们对这个自然完全无知,无知就会想建立一些可靠性。

从古至今,人一直在追求可靠性。比方说,过去的人不知道风雨雷电是怎么回事儿,他们就会把未知“拟人化”:有一个神管理风,有一个神专门管理雷电,所以就有雷公、电伯、风婆。好像一旦拟人化了,事情就有了一定的可靠性,只要雷公不降罚,人就不会被雷劈到。所以最开始,人们很容易建立类似的巫思维。

但是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环境的发展,慢慢就会发现换种角度也能说通。

假设氏族融合以后,也许就会有人思考:为什么这个部落的信仰、图腾都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也能好好地活着?是不是还有其他解释?这个其他解释,可能就促进了医学的产生。如果一直都是巫的思维,就不会有医学。

从巫到医,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因为最容易的是巫的思维,不了解的,全部拟人化就行了。例如一个人得了病,那就是神导致了这个病,你冒犯了某种神灵,比如咳嗽之神,发烧之神……一句话就说清楚了,这个逻辑链条是最短的。假如再告诉你,下次只要不冒犯它,就永远不会得这个病,这是多大的心理安慰啊!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所谓的神灵,所以才会有医学的发展。

我们刚才讲知己知彼,治病就要弄明白病因。现在神、鬼之说已经被否定了,那是什么导致这个病呢?为什么几个人去狩猎,都淋雨了,只有一个人发烧,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

我之所以想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可能蕴藏着最终极的答案。

“失忆”的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思维考虑问题:当这个人出现疾病的时候,首先要去追问他的病因。

因为淋雨生病了,这个病因就是淋雨。除此之外,磕、碰造成的损伤,磕碰就是一种病因;还有吃,吃得不对,也是一种病因;吵架生气,也可以是一种病因。

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病因有很多种类型。所以后来在中医学里面,就有最简单的几种病因划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比方说,外界的环境就叫外因,生气之类的情绪就是内因。既不是内因也不是外因,就称之为不内外因。像磕、碰、损伤,这些就叫不内外因。

我们先从自然环境角度开始学习。

了解大自然的意义,原来在这里

现在是春天,你都感受到什么了?很多地方刮风,这种天气,有人吹多了风之后,就会生病。夏天最大的感觉,就是热,要是回到古代的那种状态,没有空调,没有制冷设备,甚至可能连房子都没有,只能去大树下面找荫凉的地方。森林里面湿气还特别大,闷热的环境下,人也容易生病,这叫暑。

秋天的时候,一阵秋风刮过来,发现瞬间变得很干燥了,这个时候人感觉身上到处都发干,生的病也和干燥有关,比如得了病发烧、口干,咳嗽都没有什么痰。到了冬天,天气太冷,人也可能会生病,那也是一种病因。

这些经过多年反复观察,进而总结出来的东西,就成为了一些病因:风、寒、暑、湿、燥、火。

我们已经知道古人把它们总结出来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称“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那么“六淫”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春天风就那么大呢,夏天就那么热呢?

这是古人一定会思考的问题。假设你穿越过去了,感觉风很大,那时没有年的概念,大约三百多个日夜后,风又开始呼呼地刮。周而复始,好像有一种规律性,有一种周期性。对于这种现象,作为古人的我们,也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物候?

春夏秋冬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已经被天文学界解答了,我们来复习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

其实有两个东西,第一个就是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影响。

由于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对于地球来说它的受热是不一样的,距离也不一样,因为地球是有一个斜角的,会在南北回归线来回运动。所以为什么大家冬天都愿意去海南呢?因为海南靠近赤道,暖和,而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都比较冷。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比较冷呢?因为直射和斜射的热能不一样,各地温度也是不同的。

第二个是地球和太阳的距离。

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有些扁的椭圆,假设一个地方在夏季的时候,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最近的,然后是直射,那么它的气温是最高的。冬天离得远了,温度就最低。春秋距离差不多,所以温度其实也是接近的,但是感受不一样。

我们反复讲的两个学习方法,一个是回到古代,另外一定是要兼收并学,要结合现有的文明。

借助天文学已经解释得很清楚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得理解为什么形成这些自然现象。六淫,就是在这些现象中产生的。

我们已经知道“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基本上是讲不同季节比较突出的气候特征。其中,这个“湿”,也对应着一个季节,叫“长夏”。通常我们讲四季,在中医里面,额外加了这样一个很短暂的时间,长夏就在夏天的后面。所以“风”是春天,“暑”是夏天,“湿”是长夏,“燥”是秋天,“寒”是冬天,“火”每个季节都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只有水跟火相对,怎么没有土呢?土会不会成为一种病因呢?

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经常见到尘土飞扬,基本上没人因为这个得病。小时候大家都玩泥巴,刮一阵风到处都是土,好像也不会因此得病。但是我认为,霾有可能会成为“六淫”之后的一个补充。现在雾霾导致的疾病,可能不能简单地用“六淫”来归纳。虽然霾是人造的,自然界并没有霾,但如果霾持续存在,它就是一个病因。也许,随着中医的发展,“六淫”会变成“七淫”。

以上是题外话。我们知道六淫的形成机制,就是由于日地关系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再追问一下:日地关系的变化对于地球来说,本质是什么?

就是“热”。

所以“六淫”里面专门有个“火”,它就反映了日地关系变化的本质,是太阳给地球的热能发生变化。基于这个,我们再来看“六淫”,“风”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由于温度变化,气流随之变化。“湿”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温度升高之后水分蒸腾。我们抓住日地关系的本质,以这个为突破口,你就发现“风暑湿燥寒火”,本质上都是其他元素受“火”的影响。

当我们思考到这儿的时候,必须来提一提“四大皆空”。

我探索中医学最基本理论的时候,突然间受到了启发,就想到了佛教里的“四大皆空”。

佛教的“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地、水、火、风,它是佛教里面一个基本逻辑。它讲四大,是说宇宙是由四大元素组成的,而这四大元素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叫“四大皆空”。

四大元素是有衍伸意义的,它是另外一套体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认识事物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四大这个概念,给了我很大的一个启发,因为它也是在那个年代产生的东西,和我们的思路是相近的。

我做了一次套用,如果我们把“地”理解成大地,“水”就是水,把“火”理解成日地的关系,把“风”理解成空气。我们再来看,随着日地关系的变化,“火”的变化,我们地球发生了什么?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观察四季的变化。

春天会是怎样?春天特征是风大,这是因为空气对流很剧烈,而空气对流产生的本质是温度变化。

为什么是温度?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

春天温度适中,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春天的湿度,也较为适中。女孩子感受最明确,春天的时候,补水的东西用得少一点,冬天用得多一点。夏天我们是什么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热。火很多,水也多,湿气大,桑拿天越发觉得闷热。夏天的时候风很少,恨不得来一场风,下一场雨,可惜就是不来。

秋天呢?秋天多风,但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当作最主要的,秋天最核心的感受就是干燥,那时候秋梨膏就用上了。它的火适中,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再说水,我们刚刚讲就是燥,所以其实就是水不多。到了冬天,第一反应就是火少,水也少。风呢?我们主观上可能感觉风很多,是因为这个天气太冷了,只要一刮风,你就觉得很冷。

夏天的时候我们感觉风是少的,一方面,主观上我们渴望来风,所以总觉得少;另一方面,事实上风也确实是少的。因为到处都一样热,没有对流,也就不能形成风。所以夏天的风常常来自于下雨时,清晨可能会有点风。

现在我们再看上面留下的那个问题:春天为什么能形成风?为什么空气对流的本质是温度变化?

春天的风主要是来自于强烈的温差,比方说,靠近赤道这边的温度已经迅速升起来了,但是西伯利亚那边还是很冷,在这种强烈的对流下,全国范围内都在刮风。在春天里,对于水、火等等,我们通常没有太多的感受,是因为风变成了最突出的东西。

一旦我们转了一圈,回头再来看四季的时候,就会发现太阳太重要了,因为日地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每个季节气候的变化。

这对于我们学习中医有什么意义呢?

它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我们,通过认识自然界的这些概念,来认识身体里面的相关问题。

比方说,“湿”是由于太阳日照比较多,导致空气中的含水量比较大,我们把这种状态叫作“湿”。我们知道了外界的“湿”是怎么来的,身体里面也有水,虽然没有太阳,但是身体里面有热。当我们体内的热很大的时候,就可以产生“湿”。这样,就把自然的气候特征跟身体里的病理现象、生理现象结合起来了。

再比方说“风”,我们从自然界看到的是对流,看到的是温差,由于温差导致了对流。那么人体里面可不可以有风向呢?人体里面可不可以有温差呢?当人体里面有温差的时候,就会表现为“风”的特点。换句话说,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的身体里出现了“风”的表现时,就表明他在某处出现了温差,有温差,我们就要把寒的地方加热,热的地方降降温。

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自然界的现象,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外界是这种规律,身体内部,也遵循这种规律,这就是我们关注自然界的意义。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