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不止是武林,还有人文素养

这篇文章我只是有话想说,以绝对的大白话来说,不想写的“太有学问”。

今天长途开车听着有声书,某位知名大学教授讲述老子道德经,如果当下他站在面前,我一定会直言不讳的说:错误连篇,误人子弟,毁我中华文化道统。

错误之处成篇累犊,我随便拿一件案例来举例即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 聘音)。玄牝之门(女性生殖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位教授对文字的解说大致正确,但他说:老子哲学强调阴柔,老子其人对女性生殖器充满了推崇与赞美...。

这种解读在现代很盛行,大部分道德经书籍都做如是解。就跟现代人阅读古人的拳经拳论一样,一切都从“现代人”的角度来做一番评论。

研读古人著作时有很多种切入角度,比如可以从个人修为出发、从各自领域所需解读、从今人的生活形态找寻慰藉等等,但只要研读古代经典,最重要的是:【回到作者当时的年代】。

先谈另一个话题:什么叫人文?

人文学跟社会学有其不同的严谨定义。从个人出发为人文学,众人之事为社会学,这是首先要知道的事。中国古代一向重人文轻理科,但为何时至今日国人朗朗上口的却是“缺乏人文素养”?按道理说,一向重视人文教育的华夏民族,应该上下五千年都始终保有人文才对,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为何?

这个问题,不在本文做表述,留给大家各自思考。

回到本文主题。

春秋战国以前,对于“性”,并没有跟现代一样难以启齿,他们也并未把这些与道德或道统挂钩在一起,甚至当时的年代,对于性关系可谓是“混乱的”。请注意,这里所用的“混乱”定义,是从我们现代人对于性关系的角度作为标准。如果回到老子当时的年代,并没有这种准绳。

举个非常重要,但却鲜为人知的真实例子。

至圣先师 孔子,大家都知道。但您是否知道孔圣人实际上是由他父母“野合”而来。

什么叫“野合”?

春秋时期并不像大家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个样子。真实的春秋时期,女性始终是奇货可居的,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为什么?因为女性能生育,能为该国贡献人口。

春秋战国时期,不管多大的强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只有几十万到百万,比我们现在的一个二线城市人口还少的多。而且他们的寿命都还很短,必须不断生、不断生。(直到清朝,人民平均寿命也才三十几岁)

再谈个题外话,现代不知道哪个人掰出一句“太极十年不出门”,然后大家就朗朗上口,引以为傲。以前的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如果太极十年不出门,谁还练呢?

一句话:如果太极十年不出门,那就再也出不了门了。掰出“太极十年不出门”这话之人,有没有告诉你【太极几年能出门】?没有吧!但练太极的人都信了,几乎人人都信了,大脑在哪里?智商在哪里?

再回到主题。

春秋战国,每个国家的人口都很少、太少了,因此必须依靠女性来不断生养,所以女人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资产】,是不能浪费的,是不能“闲置”的。

所以,每个国家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的重要节日,都会由国家分派任务到各个郡县(当然那时还不叫郡县,因为是分封制),必须定期举行各种男女相互认识的活动。这个活动有点类似现代说的相亲,但实际上又不止是相亲。为何?

这种活动参加的男女都是单身,不管是始终单身,还是曾经离异,总之目前还单着就算。

活动开始,他们就自由交流,如果彼此看对眼就可以谈婚论嫁,但却没有时间让这些人慢慢的“谈场恋爱吧”。甚至如果彼此两人眼对眼就触电了,那么当下就可以自行找合适的地点把“该办的事情给办了”。

什么是“该办的事情”?应该不用我说的太明白吧?你懂的。

这种活动属于国家重要任务,是死命令,是下KPI的,是有绩效考核的。如果成效不好,当地官员未来的升迁是会受到影响的。

老子所处的春秋有这些事,甚至后来的战国,比如齐、燕、魏、韩,等等国家也都有这些活动。

看到这里,您羡慕吧?PS:我想羡慕之人,会以男性居多,对吧?也不一定,现代讲究女男平等,那就大家一起羡慕吧。

我们都认识,但他不认识我们的孔夫子、孔圣人,他的父母就是参加这种活动,并且把“该办的事情都办了”。在一时天雷勾动地火之下,惊天动地的孔伟人就诞生了。

惊讶吧?孔圣人的诞生就来自于他父母参加这个活动,【野合】而来。

野合。一首歌叫“野百合也有春天”,就是为了纪念【野合】二字。因“发春”而“野合”,然后春天就来了,孔圣人就诞生了,很多很多人类也因此而诞生了。

野合,野百合...有春天...

对了,有关野合与野百合也有春天,是本人瞎掰的,就跟'太极十年不出门’一样瞎掰的,千万别当真啊。

老子在道德经里用了很多女性生殖器来延伸谈论天道,当然是因为玄牝之门本就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无可厚非。但他用的如此自然,并非他“崇尚女性生殖器官”,或是尊崇女性等等,而是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女性本来就极度极度重要,根本与老子是否尊崇女性无关。

对于经典的解读是一回事,但作者为何如此举例必然与当时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

现代人读经典,不管是道德经、金刚经、传习录、史记、论语、大学甚至武学之拳经拳论等等等,都必须回到当时的年代来解读才能了解原貌。至于后续要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用于政治、经济、管理、修养...,那是另外一回事。

研读中国传统经验,不能不懂历史,不能不懂当代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不分家。

现代中国传统武学武者,更必须如此。否则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瞎子摸象,鬼话连篇.....图叹奈何!!!

诸罗遁叟这个人没什么学问,所以本文用大白话来简短阐述其中一个道理跟来源即可。不然真要详细解说,又是一本书,或是要开个喜马拉雅长期连载口述了。

没这时间,我要找人【野合】去了。。。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一直以来,我们都骄傲于自己是中国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明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中华民族的历史经典,犹如深埋在地下的宝藏,悄无声息等待挖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

  • 【人文素养】《南柯子·春景》赏析

    4天前 文学品味 <南柯子·春景>赏析 南柯子·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

  • 【人文素养】《楚辞章句》与《楚辞补注》

    [人文素养]<楚辞章句>与<楚辞补注> 甘肃教师学苑 1周前 点击"甘肃教师学苑"关注我们 文学品味 <楚辞章句>与<楚辞补注> & ...

  • 【人文素养】《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赏析

    [人文素养]<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赏析 甘肃教师学苑 4月12日 点击"甘肃教师学苑"关注我们 文学品味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赏析 菩萨蛮·哀 ...

  • 【人文素养】回文诗

    4月16日 文学品味 回文诗 "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也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花.回文诗在华夏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晋代傅咸.温峤,诗皆不传,今所见有苏蕙< ...

  • 【人文素养】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

    甘肃教师学苑 昨天 文学品味 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 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是英国当代通俗小说作家.历史小说作家.<世纪三部曲>是其代表作之一.分三 ...

  • 构建体系化医学知识图谱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

    深圳图书馆健康分馆位于深圳市疾控中心,由预防医学历史展厅和标本展厅组成,将强烈艺术感染力和趣味互动性融为一体,拉近公众与医学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作为全国公共卫生领域首家叙事医学机构所在地,该场馆将定 ...

  • 【人文素养】《书愤》赏析

    甘肃教师学苑 昨天 文学品味 <书愤>赏析 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

  • 如何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

    文丨Huan · 主播丨涂山 在某次报告会议上,中国医科大学王丽宇教授曾强调:"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医学人才." 什么是医学人才?是他浩瀚如海的知识量,是他精益求精的技术,是他 ...

  • 提升医生人文素养,需要这三把钥匙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涂山 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他这样阐述医生职业的崇高性: 医术,是一切技术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裘法祖,"当代医圣"."中国外科医学之父&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