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四十三章:王安石变法
宋朝的内政如此腐败,外患如此紧迫,改革运动的兴起,这是当然的一种趋势。王安石便是应时而生的一个人杰。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生于1021年,殁于1086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他从政的时间,正是宋朝势衰力弱,民穷财尽的时候。公元1067年,宋英宗赵曙死,其子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据称神宗是个颇想振作有为的英明皇帝,即位后二年,便投用王安石为宰相,励行“新法”。
神宗拨用王安石为宰相,是在1069年解职,出任江宁知府。明年,再入朝为宰相。到1076年又解职。继任宰相的是韩绛、吕惠卿,凡神宗在位的年代,始终行王安石的新法,没有改变。
当时宋朝所亟待整理的,是财政与军政,所以王安石的新法,就注意于这两方面的改革,而尤其注意于财政。
宋神宗
王安石的理财政策,其目的不是只注意于国帑的经常收入,大致在于宽苏人民,培养社会的富力;社会的富力增高之后,乃取其盈余,以为国家的政费。所以实际说来,发达国民经济,是其第一目的,而整理财政,是其第二目的。
宋朝承五代积弊,时政紊乱已极。王安石为实施政策的便利起见,便创设一个从根本整理的总机关,叫作“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节制兼并,救济贫乏,变通全国的财富,使得民生宽裕,国家太平。这制置三司条例司创设之后,乃考核三司簿籍,把一年的支出,都“编著定式”。因此削灭冗费十分之四,用来增加官吏的俸给。据史所记当时所增宫俸,京师每年增四十一万三千四百万余,各地方合计每年增六十八万九千余。增加官奉,足以保障宫风的廉洁,实为理事行政的根本设施。当时制置三司条例司所举办的善良政务一定不少,可惜史书上因后来党争关系;都不可考。就的遗留的的一鳞一爪看来,已是不凡了。
制置三司条例司所定最有影响于民生的重要设施,为“青苗法”和“免役法”。
青苗法很像现今官办的农业银行。其法是陕西转运使李参首创。当春天播种时,教农民中缺乏资本的,自己揣度收获后可得多少盈余,向官府借货,到毂熟后归还,叫做“青苗钱”。在陕西推行数年,地方渐见殷实。王安石在鄞县为县官时,曾经仿行,也很见成效。即为宰相,乃想推行于全国。其法是用各路、各州、各县的常平仓、广惠仓所有钱毂作资本;农民借贷青苗钱的,官府取利息二分。
农民终年勤劳,如果不遇水旱荒灾,大概都是很足够瞻养一家的;数年之后,或者还可以有些积余。但是实际上农民往往十分的穷困,其故乃因农民资本不足,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得不向地方上的豪富借贷。或则因遇非常故事,无钱应付而向豪富借贷。这种豪富,乃能因而盘剥重利。于是农民的收入,很受豪富的侵蚀,过得年年举债;负债日多,利息日重,农民的勤劳,无异为豪富作牛马了。这是中国历来民生凋敝,国民经济困乏的重要事实。青苗法的推行,便是救济贫劳农民,抑制豪富兼并的一种根本办法。
免役法是改革当时扰害人民最利害的差役制为雇役制,近于一种人身税,其办法很像现今文明国家所行的所得税得锐。差役制起源很古,国家除征收赋税之外,还要征发力役。唐朝末年以来的役法,更加苛虐。除官绅将士僧道外,按民家的人口资产,调使充当差役。有专任保官运输官家物件的“衙前”,有专任督课赋税的“里正”、“户长”、“乡书手“。有专任逐捕盗贼、匪徒的“耆长”、“弓手”、“壮丁”,有充当杂差的“承符”、“人力”、“手力”、“散从”等;其中以衙前、里正最为苦累,往往因公赔贴,至于倾家荡产而尚不足。人民往往因避免苦役,不敢多种一桑,多蓄一牛,积二年之粮,藏十匹以上的绢帛。甚至于出重价购取“度牒”为僧,或竟自杀,以求子孙免役;或使孀母改嫁,亲族分居,放弃田产,以求免苦累的差役,因此差役制而起的惨事,不一而足。
王安石的免役法,是使例当被调为差役的,各按等第纳“免役钱”;本来无役的人家出“助役钱”。官府即用此钱,另外募人充役,不再征调差役。直到如今,人民不再受差役的苦累,实在不能不思念王安石兴行免役法的功绩。
此外还有调剂物价贵贱的“均输法”,扶助小农、小工的“市易法”,虽推行不广,不及青苗法、免役法的有力;但也都是有关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这四法可算是新创的,尚有就旧法整理改良的不少。其重要者有二项:
一、督责各路官吏注意农田水利,讲究种植方法。史书上载当时兴修水利凡一万零七百九十三处,计田三十六万一千一百七十八倾。
二、积极整理田赋,行“方田均税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之地为“一方”。每年九月,由县官派人分头丈量,丈量完毕,乃按其土性的高下,估定赋税的数额。
王安石对于军政,入手之初,先举行大裁兵。宋朝拥兵百余万,耗用国帑三分之二,而都不堪作战。当时一般人都知道裁兵的必要,但恐激起变故,不敢下手。王安石执政后,便毅然决然的放手去做。把不堪充任禁军的淘汰为厢军,不堪充任厢军的使他们退伍。并准许年满五十以上的,自请退伍。退伍的很多,冗兵因此大减。计英宗末年的兵额为一百一十六万二千,神宗时被载大半,只余五十六万八千六百余,后来稍有增加,亦不过六十一万二千二百余。这样的裁兵成绩,也很值得称道的了。
裁兵之后,乃改从前番戌的制度,把全国兵队重生编制。其编制法,以“将”为单位,编全国兵队为九十二将,分驻各路。此次尚有马军十三指挥,忠果十指挥,上军两指挥,与将并行。把宋太祖所定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制度,完全推翻,变而为将与兵彼此相知,训练既便利,军权又统一的办法,实为宋朝兵制的一大改革。
裁兵与重行编制,都在王安石对于军政一时权宜的政策。王安石是主张国民皆兵主义的,他制定的保甲法,就是国民皆兵主义的实施方案。
王安石办保甲的本意,是实行民兵制,但着手时,先把他办成地方自治团体中的警察性质。1070年,始颁布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置保长一人;五十家为一大保,置大保长一人;十大保为一都保,置都保正、都保副各一人。每户有两丁以上的,选一人为保丁。每一大保,每晚轮派保丁五人防备资匪。同保中有犯强盗、杀人、放火、强奸等罪的,即告发,否则有罚。有窝藏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以上的,邻近各保亦有罚。此法先在京师试行,依次推行各路。第二步乃训练保甲以为民兵。先集合大保长,使教头和禁军教头等教他弓马武艺。大保长武艺成就,乃以大保长为教头,转教保丁。当初行教练保甲武艺时,议论纷纷,反对的不少。保甲武艺教成,成绩果然胜过正兵。
保甲法之外,当时还有保马法和军器监。保马法是使人民代宫府养马,免除其一部分租税;并奖励人民自动养马,等国家有事时,出价收用。军器监负改良军器之责;自设立军器监之后,人民献器械法式的很多。
这种种改革政策,虽不能说是完全妥善,行之无弊;但是比没有变更以前,当然是要好得许多,宋朝的国运,似乎应该从此转机了。然而事实上却不如此,在当时竟引起了极大的纷扰,以致不见什么显著的成效。完全是宋朝的士大夫的党争闹得太凶的缘故。
宋太祖的立法,是造成剧烈的党争的一大原因,在第四十一章中已经述及。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五代时候,风俗大坏,气节扫地,到宋朝时乃发生了一种很大的反动,反动得矫枉过正了。成为“骛为名高”、“好持苛论”的气习。“骛为名高”便遇事喜欢起哄;“好持苛论”便彼此不能相容。这样便渐渐成了喜欢结党,喜欢排挤,喜欢攻击的风气了。
宋朝的党争,是从真宗时闹起头的。澶渊之后,寇准和王钦若就相互排挤。后来仁宗时,宰相吕夷简和孔道辅等因仁宗废郭皇后的事,大起争论。西夏即和,仁宗用夏竦做枢密使,谏官欧阳修等竭力攻击,说他是奸邪小人;结果夏竦去位,由杜衍继任。因此就有夏竦之党和杜衍之党的倾轧,石介的庆历盛德诗和欧阳修的朋党论,就是作于此时。
英宗时,为了尊崇英宗生父濮王赵允让的礼节问题,造成韩琦、欧阳修等和司马光、王珪等两派的大争执,争论不休,互相诋毁。这就是所谓的“濮议”。其实这些都是一人一家的事,本来用不到费许多口舌的,当时士大夫却都意气用事,弄得政局不得稳定,政治设施一无成就。
王安石的推行新法,正当濮议之后,大家闲争未休,忽然来了一个自信利害的人,从事于大刀阔斧的改革,自然又要起闹了。当时一般自居守正的,便都以为王安石经变祖宗成法,联合起来一致攻击。他们把青苗法指为官取民息,是一种搜括政策;把免役法指为于士大夫不便,是一种过激政策;指保甲法为劳役农民,是一种扰乱政策;只有意气,不论是非的攻击得体无完肤。新法的名称,也是他们所起。
反对新法的领袖,便是司马光,其次为吕公著、韩琦、富弼、欧阳修、范纯仁、苏轼、苏辙等。历史上称他们为旧党。公元1085年,神宗死,哲宗赵煦继立;因哲宗年幼,太皇太后高氏当朝。 高氏素不赞成新法,即执正权,便用司马光、吕公著为宰相,旧党大为得势,不到一年,把新法一律废除。凡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如吕惠卿等一律免职,并被逐至边远地方。然其时旧党之中,又分为洛、蜀、朔三党互相攻击。因此对于政治并无良好设施,在朝的都以趋附太皇太后为能事,对哲宗也不大理会。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因积恨在心,有些厌恶旧党,于是有人献议继续神宗重行新法,名为“绍述”。哲宗就把旧党免职,起用章惇,政局一变。
宋神宗”轸念流民“
哲宗死,徽宗赵佶继立。章惇因议立新君时,与向太后意见不合而被免职,一时旧党很活动。然徽宗亦倾向新法,却引用了一个反覆无常的蔡京。蔡京借了新法之名,搜刮全国财富供徽宗挥霍,宋朝因此几乎灭亡。于是天下后世便归咎于新法,连王安石也受了一辈子不白之冤。
宋徽宗”任用六贼“
蔡京完全是一个喜欢迎合上峰意志的官僚。当哲宗初立,司马光执政时,下令尽废新法,免役法亦限五日废除,大家都以为难于办到,旧党中的范纯仁等尚与司马光力争免役法不必废;蔡京知开封府事,独能依限办到,很得司马光的赞赏,被任为户部尚书。后来章惇为宰相,恢复新法,他也尽力参赞。徽宗即位时,蔡京免职在杭州。徽宗爱书画,命供奉官臣者童贯往江南采办。童贯在杭州寓居数月,蔡京竭力与他结交。蔡京能书画,童贯将其作品进呈御览,附函推荐,因此得被宠用。即为宰相,揣摩徽宗之意,将旧党一百二十人,以司马光为首,列为奸党,请徽宗御书他们的姓名,刻成党人碑。徽宗荒淫无度,他除尽力搜刮之外,并设苏杭应奉局,派童贯去监造御用器物,又命朱勔 领花石纲,凡东南民家有好的花石,任意征取,骚扰不堪。弄得民怨沸腾,盗周蜂起。一部水浒便是描写那时一处盗寨的情形。又任用童贯执掌军事,因此引起金国侵占北方,宋朝偏安东南的祸患来。
运往京城的花石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