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摘过的茶,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歌

英德华侨茶场建于1957年,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接待安置第一批归侨也是建场那年,最后一批是1979年,先后接待安置了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越南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1万多人,目前仍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近5000人居住,印尼归侨居多。主要以种植茶树及加工、销售茶叶为主。

各级领导和侨务部门十分关心英华归侨的生活。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官员多次到英华视察慰问,其中驻华印度籍官员到英华后,品尝正宗的印度小食,赞不绝口。印度的归侨用流利的印度语与官员交流时,印度籍官员倍感亲切,并说:“你们真不容易,回中国这么多年还没忘记印度语!”

2000年8月英德华侨茶场撤场建镇,保留英德华侨茶场,成立了英德市英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撤镇合并大镇镇,后大镇镇合并东华镇。京珠高速公路的建设,使这里变成了一方投资热土。京珠高速公路自北至南贯穿英德东部,并分别在茶场南端的鱼湾镇、北端的大镇镇设立两个进出口。为加快茶场的发展,市里依托京珠高速公路,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规划设立清远华侨工业园。

2012年凤凰卫视“印象岭南”栏目曾专门报道了英德华侨茶场。节目一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那一幅幅充满东南亚风情的画面。主持人杨舒把观众带到了亚齐村,走访黄慧兰等第一代归侨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听他们讲述40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

清静的小路,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疏落的民居,房前屋后的篱笆,还有空气中弥漫的香茅味和咖喱味(只有在现场的人能感受得到),很难想象,这一幅幅似曾相识的画面竟是粤北的一个小村落--英德华侨茶场亚齐村。1967年这里接待了来自印尼亚齐近1000名归难侨因而得名。

英德华侨茶场与全国其他80多个华侨农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英华文艺队的诞生打响了这里的知名度,吸引了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以侨居国民俗风情、民族歌舞和生活习惯的核心内容的“侨文化”,被当作潜力优势而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英华文艺队成立于1996年,是在第一代印尼归侨黄慧兰等人倡导下创办的。上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但华侨茶场的生活依然十分艰苦。为了舒缓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于是在黄慧兰等人的倡导下,茶场便搞起了业余文艺活动,深受归侨们的欢迎。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起到了稳定侨心的作用。

成立初期,英华文艺队的活动范围只限于茶场内,演出时间也只在节假日,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但随着成员的增加,进入21世纪后,它已发展成为由老中青三代归侨40名成员组成的具有相当水准的文艺队伍。由于骨干成员大多来自印尼,最为拿手的当然是印尼歌舞,因此印尼风情歌舞便成为文艺队的最大亮点,引起各地归侨和各级领导的关注。

2004年5月1日,印尼驻广州领事一行人慕名前来英德茶场进行访问。当他们来到归侨家作客,看到这些离开印尼已经40年的归侨们依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话,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不由大为惊讶和感动。归侨在传播印尼文化、促进印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方面的重要贡献,印尼领事馆方面决定向英华文艺队赠送传统乐器昂格隆和舞蹈道具,并派昂格隆和舞蹈教师对文艺队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表演技艺更上一层楼,名气更加响亮。

如今,英华文艺队不仅在广东出了名,在全国也享有声誉。他们除经常受邀在归侨的各种聚会活动中表演助兴,还经常在印尼官方所举办的各种涉华活动中代表印尼上台献艺,他们可称得上是印中两国共有的资源,是印中友好关系的推手。凡是有印尼归侨聚集的地方,业余文艺活动便会十分红火,充满异国风情的印尼歌舞必然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绝大多数归侨都能哼唱几首印尼民歌:《星星索》、《宝贝》、《哎哟妈妈》、《沙里南德》……至于《梭罗河》、《椰岛之歌》那更不在话下。

据该场的干部说,茶场倚近当地农村,这里的归侨虽然都会讲当地话,但平日交流用的是普通话,这是归侨进场后通过培训学习学会的,但真正认识中文的归侨并不多。不过他们的后辈不同,与当地的孩子一样接受的是中文教育。但在语言交流方面,也有部分家庭仍沿用传统的外国语。

这里仍保留着浓浓的东南亚生活习俗,还表现在饮食文化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印尼风味小食。在当地农村,逢年过节或重要客人来了,一般是宰鸡杀鸭来款待,而这里的归侨就不同,他们兴做各国传统糕点。热情好客的归侨兴师动众,做了10多种各国糕点,主要有印尼糕、越南棕子以及类似牛肉串“沙嗲”,用于接待来客这里的归侨把自己制作的糕点作为探亲访友的最好的礼品呢。

·南山仔·

来源:《印尼华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