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中医之门第55篇:六经系统归纳总结

后三期发文预告:上火论治、论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医流派的寒热统一、失眠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前面笔者就自己浅显的理解对仲景先生“六经辨证”思想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对人体六大系统的各自功能作用、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模式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本篇再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归纳。简单说来,人体六大系统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人体的任何生理活动都是六大系统协同工作实现的。六大系统主要的特点归纳如下:

1、太阳系统:人体的太阳系统是体表外层的防御系统,依靠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和其他五大系统的协同运作通过内部系统支撑在人体体表形成了一道能量防护屏障,身体内五脏六腑运行正常,能量供应充足,太阳系统就运行正常,防卫能力就强,相反,就弱,抵抗力就差。太阳系统至少承担了人体运作的四大主要功能保护人体的防御功能,温养肌肤的功能,管理毛孔开合和出汗、调节体温的功能,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功能。我们经常用“血气方刚”来比喻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抵抗力”这个词,用中医的说法就是人体的能量系统很充足,当人体内的元气透过毛孔到达体表在人体皮肤的保护层能形成足够的“正压”时,人体的抵抗力就强壮,外邪就不容易入侵,反之,抵抗力则弱,外邪就容易入侵。

所以我们所说的“太阳病”,简单而言,就是外邪入侵到体表系统,体表系统和外邪抗争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由于人体的六大系统是一个高度协同的系统,太阳系统如果出了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自然会影响内部其他五大系统的运作。如果太阳系统的抵抗力特别虚弱,则外邪很容易“攻陷”太阳系统,直接入侵到太阴、少阴和厥阴系统。如果太阳系统抵抗力还充足,当邪气和太阳系统在体表抗争时,比如寒邪束缚了体表的毛孔,则很容易化为内热传递到肠胃的阳明系统,出现内热的症状。同时,太阳系统在人体起着“气孔和通气”的作用,“气孔”闭敛后,身体内的水液就很容易出现“失重”的情况,而产生痰饮和水邪。

仲景先生对于太阳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出汗的方法,汗法的原理就是鼓舞人体内部的正气到达体表,因为太阳系统的能量作用方向是从里向外宣发的,只有通过汗法是最合理的方法,汗法可以开启毛孔将“邪气”从体表“驱赶”出去。这是中医倡导的一种非常自然的治疗方式,但在《伤寒论》中,仲景先生反复强调“先里后表”的原则,即发汗是要消耗内部的能量的,在做出发汗的决定前,一定要判断内部有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发汗,如果内部能量虚弱,先要补充内部的正气再决定是否需要发汗。在整个《伤寒论》中,仲景反复强调了先里后表的原则,即任何祛除体表邪气的方法一定要保证内部的能量是充足的。

2、阳明系统:太阳系统的作用范围在人体的体表,作用面积和范围最大,起着人体整体的防御作用,阳气的量也最大,因此称作太阳。阳明系统指的是人体的胃、小肠、大肠等消化排泄系统。阳明系统通过消化吸收食物对太阳系统进行支撑,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因此需要足够的阳气来消化食物,阳明系统储存的阳气仅次于太阳系统,因此称作阳明。同太阳系统相比,阳明系统的作用范围是向里的,太阳系统的阳气是用来向外宣发抵御外邪的,阳明系统的阳气是用来向内消化食物的,所以称作太阳为“开“,阳明为“合”。

胃、小肠、大肠是人体最大的食物吸收和糟粕转化的场所,这些场所需要不断的蠕动,如果蠕动的机能被破坏,或者邪气入侵到阳明系统造成的阳明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疾病被称作阳明病。通常太阳表系统被寒邪攻击后容易产生内热,这种内热很容易传递到阳明系统去,阳明系统是人体的消化道,以“通畅”为良好状态的标准,所以阳明病的治疗以疏导的“下”法为主。

3、少阳系统:少阳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包括调节阳气释放的平衡,向阳明系统释放胆汁、释放人体必需的甲状腺素等调节激素。包括人体的胆囊、皮下的网状油膜组织等,少阳系统的阳气在三阳中最少,因此被称作少阳。少阳系统的阳气虽然少,但作用的部位却是全身的,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着促进和调节作用。不仅起着平衡太阳系统和阳明系统的关系,还起着整个阴阳六大系统的调节功能。由于少阳系统所处半表半里的位置,无法向太阳系统那样通过汗法来祛除外邪,也无法向阳明系统那样通过下法来排除外邪,少阳系统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只能用“和法”来处理。主要涉及到使用小柴胡汤之类的制剂祛除附着在少阳系统上的邪气来疏通和疏导少阳系统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人体三阳系统是靠阳气的运动实现功能的,阳气属于能量层面,主要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太阳、阳明和少阳系统都是体现在人体功能层面的作用,三阴系统的更偏于物质层面,用来储存能量和实现有形层面的物质基础,通过由阴到阳的转化来支持三阳系统的功能。

4、太阴系统:三阴系统中“阴气”最大的是太阴系统,指的是人体的脾系统以及对应的经络,肠胃吸收消化食物的功能依靠脾的支持才能实现。脾在中医主管运化,负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吸收和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来源,称作后天之本。太阴系统还直接对阳明系统起着支持作用,中医讲“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阳明系统可以消化食物,得以太阴系统释放能量和津液,太阴脾系统和阳明胃系统形成了一对阴阳对应的关系。太阴脾系统主管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人体的水液,太阴系统所主管的津液的量是最大的,因此《黄帝内经》称作“太阴”。我们可以从五行的属性通过自然界来联想,太阴脾系统在五行中属土,土承载万物,土壤经过植物的生态作用,储藏了地下水、石油、各种植物动物分泌的各种生态液体,肥沃的土壤具有极强的藏水能力和调节水土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根据《黄帝内经》描述的原理:脾主运化,脾统血等概念,联想到人体,人体的肌肉是脾来管理,肌肉就如同大自然中的土壤,有营养的肌肉可以存储能量物质,肌肉内藏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水分和能量对肌肉进行滋养,这样的肌肉系统才能实现较好的运动功能和生理功能。生活和病例中常见的消瘦、肌肉无力,肌肉瘫痪,中风等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增强脾胃的运化和调节功能来实现。从自然界中去观察,土壤要肥沃起来,需要三个主要的因素:阳光、水分和植物,对应人体而言,就涉及到脾系统、肾系统和肝系统的共同作用。通常在治疗典型的慢性脾胃疾病时,我们要综合考虑其他系统的治理来协同运作。

太阴系统对太阳、阳明和少阳系统都有支持作用,太阳、阳明和少阳系统受邪后如果抵抗力不足都会影响传递到太阴系统。太阴系统的疾病以寒邪和湿邪为主,太阴系统的本身是储藏阴液的,所以当寒邪入侵阳气不足时就会产生以脾阳不足为特点的疾病,治疗以四逆辈为主。另外,湿邪也会阻碍太阴系统的运作不足,这种以祛湿为主。

5、少阴系统:太阴系统更像土壤中的地下水系,最终会汇入湖泊和海洋,少阴系统更像人体的湖泊和海洋,专门对水液进行代谢和处理。少阴系统承担人体的能源供应中心和水处理中心的双重角色。可以把人体的正常运作假想类似为一个火炉,肾是能源供应系统,提供能量来源和津液的来源;脾胃相当于“锅”,负责把食入的食物消化“腐熟”吸收;肝相当于身体的“河流道路”,负责河道和道路的畅通;心相当于身体的“司令”,负责发布命令;肺相当于人体的“烟囱、空调和鼓风系统”,负责对外空气交换并帮助肾气燃烧。人身体内70%以上的物质是水分,正常情况下这些水分需要靠身体五大系统的协同作战通过蒸腾循环利用。从生化角度来看,肾系统是人体的最主要血液净化系统,如果肾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身体内的血液很快会毒素增加,导致五脏六腑也中毒。

从中医的角度看,肾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肾对生命的生长发育的过程,生长壮老已的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少阴系统而言,里面存储了人体大量的水液和津液,这些水液和津液都需要阳气的调度和运化,如果外寒侵袭肾阳,就会导致少阴系统所负责运化的水液无法被有效调动和循环,会造成了人体全身机能的低下,在《伤寒论》中太阴病没有涉及到死的问题,而到了少阴病,就可能涉及到生死的存亡。

少阴系统治疗以祛寒为主,寒邪作用人体水液无法调度就会出现综合性的功能性障碍,治疗以四逆汤为典型代表的祛寒温暖药物为主。津液、血液是人体生物代谢的基本物质基础,少阴系统也存在津液匮乏的阴虚证,治疗以滋阴补津为主。

6、厥阴系统:厥阴肝系统是主藏血的,血是人体津液中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厥阴所管理阴气最少。太阴、少阴、厥阴,是根据五脏中它主管阴液的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厥阴系统主藏血,在五行中属木,如同自然界的植物和森林。我们可以观察到,自然界中水土最富饶的地方就是森林最茂密的地方,自然界中的森林储藏了自然界最精华的水液,也是生物链中代谢最为旺盛的地方,森林对自然界的水液有很强的生态净化作用,这如同人体的肝脏,肝系统对人体血液和水液的新陈代谢和净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五行的属性来看,厥阴肝系统在五行中属木,木对应春天温暖生长生发的特点,所以厥阴系统的特点是“阴中含阳”,阳气负责鼓舞厥阴系统阴血的运动和输布,就如同春天的植物当中蕴藏着“生长生发之火”,厥阴系统中的“生长之阳气”被称作“龙雷之火”,朱丹溪把它们叫相火,因为心火叫君火,当厥阴系统的生长之气被寒邪作用抑制的时候,相火郁而不能条达,相火就会郁极而发,出现热证。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多“肝火”都是肝气因虚寒而化郁化火,并非真正的“肝火旺”。治疗上要以温暖的方法疏肝解郁,必要时候需要暖下清上,不能简单用清热泻火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会让肝气更加虚寒。厥阴病是个寒至极点的病,厥阴病有阴阳转化、寒热错杂、或寒或热的一系列的发病情况,这是厥阴病的特点。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大系统构成了人体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持续变动的生态系统。三阳系统体现人体功能性方面的作用,三阴系统体现物质基础方面的作用,其中少阴系统是人体能量和水液的供应源,厥阴系统负责把有形的“阴”转化为无形的阳,太阴系统负责调度运作人体脾胃和津液。三阴系统中,太阴主要以藏“津”为主,人体各种宝贵的津液、消化液由太阴系统负责调度和运转,少阴系统主要以藏“精”为主,人体的主要能量种子由少阴系统调度、存储和使用,厥阴系统主要以藏“血”为主,负责血液的代谢和存储。

人体六大系统相互协同运作,缺一不可,三阴系统支持三阳系统,没有三阴系统的支持,三阳系统无法有效运作。同时三阳系统反过来支持三阴系统的运作,例如太阳系统负责人体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功能,相当于“气孔”,气孔和呼吸功能如果失常,三阴系统也无法有效工作。

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特别强调了六大系统的辨证关系,疾病在六大系统中传递和转换也是瞬息万变的,六大系统各有自己的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特点,每个系统疾病也有非常典型的特征,需要通过望闻问切来辨识,采取对证治疗的方式,这种和西医标准化、流程化不同的辨识方法,和对治疾病方式是中医非常鲜明的施治特点,称作辨证施治。


(1)本人的头条号会系统的介绍中医从基础理论、疾病分析、方剂讲解开始,穿插医案,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持续进阶,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0)

相关推荐

  • 中医入门(54)重温人体六大系统之三阳系统

    自2021年开始,国家从小学增设中医教育课,旨在全民普及中医药教育,为普及中医药文化,从即日开始用现代通俗语言深入浅出与大家共同学习中医药知识,使2021年前走出校园的喜欢中医药的同学补上这一课,希望 ...

  • 中医入门(38)阳明病的致病诱因(上)

    阳明病证是外感伤寒病变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其性质属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可因邪热内实的机制不同,又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一般来说,腑证较经证为重.从疾病的发展来看,往 ...

  • 中医入门(32)六经辨证与太阳病

    太阳病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常因外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导致发病. 医圣张仲景在巜伤 ...

  • 中医入门(35)太阳病之太阳中风与桂枝汤

    太阳中风是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 太阳系统承担着人体机能的三大主要功能.保护人体的防御功能,温养肌肤腠理的功能和管理毛孔开 ...

  • 中医入门(37)人体六大系统的功能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症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系统.几千年以来,它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学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8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柴胡类汤剂”

    后三期发文预告: 理中丸.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 ...

  • ​迈入中医之门第55篇:六经系统归纳总结

    从36到58篇,笔者就自己浅显的理解对仲景先生"六经辨证"思想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对人体六大系统的各自功能作用.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模式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本篇再进行一个简单的总 ...

  • 迈入中医之门第43篇:太阴系统与太阴病

    作者:同人,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太阴病治疗思路.少阴系统与少阴病.少阴病治疗思路.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quo ...

  • 迈入中医之门第40篇:阳明系统与阳明病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阳明病分析和对治思路.少阳系统与少阳病对治.太阴系统与太阴病 发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9篇: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六大系统(有视频讲解)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阳明系统与阳明病.阳明病分析和对治思路.少阳系统与少阳病对治 发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2篇: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太阳病简介.太阳病纲要1.太阳病纲要2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qu ...

  • 迈入中医之门第24篇:人体的水循环系统

    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被水所覆盖,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我们身体中大约有70%的组成成分是水,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空气.水.食物和土地,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毋庸置疑,仅次于空气,甚至比食物还更重要.因此 ...

  • 迈入中医之门第25篇:人体的水循环系统代谢失常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主要靠人体动脉和静脉相互作用形成,心脏在压缩的时候形成正压通过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主动脉.分支动脉和毛细血管,心脏在扩张时形成负压通过静脉把血液通过全身的主静脉.分支静脉和毛细血管静 ...

  • 迈入中医之门第52篇:厥阴系统与厥阴病

    后三期发文预告:厥阴寒热交杂证.厥阴病的启示.六经系统归纳总结.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 ...

  • 迈入中医之门第49篇:少阴系统寒水泛滥证

    后三期发文预告:少阴阴虚证 .少阴咽痛证.厥阴系统与厥阴病.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