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启:八女投江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朱宏启

在黑龙江省林口县有一条河叫乌斯浑河,82年前有8位抗联女战士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长眼于此地。当时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13岁,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也许她们的名字我们许多人没有记住,但是八女投江的事迹都代代传颂,震撼和鼓舞着每一位国人。
1938年8月中旬,西征途中。关书范率领五军一师主力进入了老爷岭原始林区。过了一面坡,走苇河到海林横道河子,在半拉砬子截获三条木船,渡过牡丹江,到了山东屯(今林口县莲花镇东兴村),受到群众欢迎,吃了一口猪。这是一次悲壮的西征,在西渡五常县牤牛河时,遭到日伪军伏击,部队突围时只剩下100余人,其中还有8名妇女。这八名女战士是参加西征的四、五军妇女团的余部。
这个团成立于西征之初,由四军被服厂和五军参加西征的女同志组成,总共30多人。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行军和战斗,现在就剩下她们八人了。她们的名字是: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杨贵珍、胡秀芝、原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朝鲜族)。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于桦川县悦来镇。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在桦川县悦来镇南门里小学任教员。1936年夏,转入东北抗联五军,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1938年夏随第五军一师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这支转战千里的远征队终于进入林口,宿营于三家子屯以北乌斯浑河南岸的柞木岗子林中。
乌斯浑河是牡丹江的支流之一,由西向东注入牡丹江。越过这条河,向北就是刁翎五军密营。乌斯浑河平时很浅,人马均可徒涉。此时正值深秋,细雨霏霏,河水暴涨,河边却找不到一只渡船。虽如此,关书范松了口气:就要到“家”了,先休息一下吧。关师长的轻松情绪感染了部队。冷云八姐妹也在自己的宿营地点燃起了一堆火。她们总是与男同志分开宿营。八名女战士笑着来到河边,清澈见底的河水映出八张年轻的脸。九月的紧张长途行军,一个个满身满脸尽是硝烟、灰尘。只有这时,在这战争的空隙,在这洒满余辉的寂静傍晚,她们才恢复了女人的天性。看到自己那付狼狈样子,她们忍不住都笑了。“哪,指导员,你可真漂亮,把你头上的花借我带好吗?”朝鲜族女战士安顺福高声嚷道:顿时姑娘们的目光集中在冷云身上,发出嘻戏的笑声。冷云这时才注意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倩影,尽管连日来的紧急行军,风餐露宿,使她原来本红润的脸庞变得削瘦苍白,可这一双大眼睛仍闪着热情、爽直的目光。瀑布般的秀发上插着一朵风霜的小花,使她更显得妩媚动人。冷云羞得满脸通红,一把抓住身边的小王说:“死丫头,是不是你干的!”只有13岁的小战士王惠民被拽的生痛,连忙告绕说:指导员,下次再也不敢了!冷云笑着松开了手。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八个姐妹在一起更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指导员,明天早上就过河吗?女战士黄桂清望着滚滚的河水,甩着洗干净的衣服问。是的,过了河就可以找到军部,见到周总指挥!冷云两眼闪着兴奋的光。夜幕在不知不觉中徐徐下落,寒气逼人。
八名女战士挤坐在篝火旁,跳跃的火苗闪着红色的光亮,烘烤的湿衣服散发着热气。一阵凉风袭来,王惠民不禁打个冷战。冷云关切地问:你冷吗?你不冷,我就不冷。小王调皮地说。冷云眨着眼,狡洁地回答:我本来就是很冷呀!小王会意的笑了。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孩,平常时正是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然而为了民族解放也勇敢拿起武器,走上抗日的战场。冷云紧紧把小王搂在怀里,这时,杨桂珍、胡秀芝提议:大家唱支歌吗!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园,野菜野兽是食粮这歌声,在阵阵的秋风中,伴着篝火驱走黑暗,驱走严寒。男战士有的擦枪修械,有的寻觅食物,齐声唱起周保中新编的歌曲。泰岱改色,江河血腥,五千年,文物倾,倭寇猖狂。践我海宇噫兮!皇帝子孙,齐奋起,噫兮!誓死抗战图生存。冷云等女战士边听边给男战士缝补衣服。王惠民能歌善舞,天真活泼,三个月行军打仗都没有表现她舞姿的场所,今天晚上,她给大家表演几个舞步,朝鲜族女战士安顺福、李凤善又表演朝鲜族民族舞蹈,受到战士们热烈欢迎。王惠民跳累了,依偎在冷云身旁,纠缠她讲“杨门女将”的故事。金世峰(第五军第一师参谋,朝鲜族,46岁)擅长书法、欣然提笔勾画这群篝火边的女兵。师长关书范也凑上前来欣赏他的杰作,金世峰边画边给大家介绍他笔下的主角冷云队长来:冷云原名叫郑志民,是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人,是1937年夏加入抗日联军的,她是我们二路军几个女秀才之一。也是我们周指挥经常夸奖的女豪杰。刚入伍时她曾借唐朝爱国诗人杜甫的《春望》诗,抒发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金世峰介绍到这儿,又在另一张纸上几笔勾画出一只大神鸟。围观的同志不解其意。金世峰解释说:“用神鸟歌颂女性是我国黑龙江几个少数民族古老的风俗。比如赫哲民间文学在塑造女英雄的时候都是赐予他们鸟的化身。今天我也画一只大鸟来表达抗日女兵的非凡意志。”
战土们围在篝火旁畅谈,有的已经入睡,这时一个黑影在距离七八百米的草丛中一闪而过。这就是日本密探,特务葛海禄,他原是谢文东的副官,后叛变投敌,午夜,他到上样子沟下屯(今刁翎镇民主村)找“豆腐西施”寻欢作乐,回来的路上窥见西山河谷中有篝火,凭着他多年的绿林生涯和反革命党,“这定是抗联宿营的篝火,这回发财大有望,升官能够骑洋马,有钱能够把窑子逛。”他连滚带爬往回奔,向日军守备队告了密。乔本队长立即接电话向日军驻刁翎司令官熊谷大佐汇报说:“我看见西沟河边有几堆火,那一定是抗联在宿营。”熊谷说:哟西,哟西。命令乔本队长:你马上带领全队走,先行出发抢战机。我马上命令所有的部队往那赶,这一次消灭抗联定要彻底。乔本立正“哈伊!哈伊!”。日伪军1000余人趁着浓浓的夜雾,向抗联部队袭来。
由于日军没搞清抗联的虚实,没敢轻举妄动。黎明,抗联五军一师和妇女团的同志压灭了篝火,拍拍身上的晨露,整装准备出发了。金世峰带领妇女团八名女战士先行下山,抵达河边。先由金世峰渡河探路。金世峰刚游到对岸。山上突然枪声大作。“不好!有情况。”几名女战士不约而同地往山上望去。五军一师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包围了。100余名战士迅速投入了战斗。他们边打边向西边柞木岗的密林撤退。八名同志被隔在了岸边。冷云,冷静地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自己所处的地点,正是吸引敌人注意,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的好位置。冷云毅然命令“同志们,快!向敌人开火,把敌人引过来,让大队突围。”七名女战士完全领会冷云的意图,“啪,啪!啪!”排子开枪,仇恨子弹带着呼啸声飞向敌群,正围攻抗联一师的日军,背后遭到突然袭击,摸不清底细,感到腹背受敌;于是调转过来向河岸边扑来。敌人的火力被分散了,抗联一师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袭击,潜入密林。已突围的抗联部队发现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仍在据守在河岸。关书范师长命令李团长率队接应出来。李团长用已经沙哑的嗓子高喊:“同志们跟我冲,杀出一条血路,救出战友!”已冲出重围的抗联战士又折了回来,向敌人的火力点猛烈射击。然而狡猾的敌人以凶猛的火力控制了制高点,抗联的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伤亡惨重。
隐蔽在柳条后面,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八位女土已将局势看得一清二楚,大家意识到再恋战下去会导致全军覆没,为保存革命力量,冷云等同志齐喊:“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冲出去,不能再停留,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然而,喊声召来了抗联战士的第二次反冲锋,冷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果断决定渡江。渡江既能牵制敌人的兵力,又能使营救自己的同志放弃营救她们突围的愿望。“渡江!”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命令,使其余女同志心领神会。同志们,冲出去,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同志们在冷云的指挥下边渡边连喊三次。同时,冷云又组织火力配合,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并将敌人注意力引向河边。敌人发现河边有猛烈的射击,马上调头向冷云等扑来,这样分散了敌人的火力,大部队趁机又突出了重围。抗联战士们眼看不能救出自己的姐妹,有很多同志失声痛哭,都表示愿和姐妹们同归于尽。然而这时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五军西征后仅剩下的这些人,如再犹豫下去就要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最后他们忍痛离开这里,向西山柞木岗密林撤去。冷云看着大部队已远去,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们没有任牵挂和遗憾,她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用手中的武器多消灭敌人。“同志们,下河!”冷云下达命令,同时,猛地站起来向敌部投去一颗手榴弹。接着,安顺福、杨贵珍也站了起来,相继投出两颗手榴弹。只见敌人哭爹喊娘,死伤一片。突然,从远处射来子弹,王惠民一头栽进水中,红的鲜血从她的左胸涌出。当冷云去抱王惠民的瞬间,又飞来一颗子弹中冷云的左腕。郭桂琴忙去把冷云扶住。安顺福赶上去用双手抱住小王。冷云用手捂着伤口,小声说:“走,趟水过对岸。这时,子弹打中臂膀的胡班长也追了上来,她和安顺福共同架着王惠民。敌人嚎叫着包抄上来。赶快投降吗,你们没有退路了!嘿,还是花姑娘呢,抓活的!近了,一百米,五十米,敌人狰狞的面目看的一清二楚。
八名女战士,凭险阻击敌人的进攻。“轰”一炮弹击中岸边的荒草,大火燃烧起来,滚滚浓烟铺天盖地蔓延,又是一发炮弹射来,战士黄桂清、郭桂琴受了伤,冷云赶紧过来给战友包扎,同时检查一下子弹已经打光了,手榴弹只剩下3颗,怎么办?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为祖国而战死,无尚光荣;被敌俘虏,必受凌辱。此时此刻,冷云心潮潮湃,她多想再看一看留在老乡家才两个月的女儿,亲一亲她那粉红的小脸,尽一点母亲的责任,可是现在都无法实现了。最后时刻到了,她大声说:同志们,咱们八个人除小王外,七人都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当俘虏!现在只有过河,能过河去,我们继续抗日。过不去宁肯死在河里。“指导员说得对,咱们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过河!”胡秀芝班长果断地回答着。
八名巾帼英雄,互相搀扶着向乌斯浑河深处中趟过去,越往前水越探,水流更急,八名同志多数负伤。鲜血染红了河水。河水愤怒地咆哮着,子弹仍不停向她们射来。冷云猛地站起来向敌群投去一颗手榴弹,接着,安顺福、杨贵珍也投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在爆炸声中,敌人倒了一片。敌人抢占了山坡,架起机枪向江心扫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敌人借着东边射来的才看清,拼死抵抗,使他们尸体横卧河岸的竟是这正在河中中的八名妇女。看到此情此景,全都目瞪口呆。他们都想用活命和金钱引诱中华民族的中朝英雄,大声喊;“回来,上河岸来!回来,金票大大的,生命的保障!”然而,回答敌人的只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声。兽性大发的熊谷大佐发疯似地叫着:“打!狠狠地打”罪恶的子弹从女战土们的身后射来,从他们的头上,身边呼啸而过,他们忽而倒在浪花中,忽而又挺立在激流中。突然,敌人的炮弹在她们炸开,掀起巨大波浪。
八位女战士大义凛烈投江殉国的壮烈场面,使熊谷大佐及其部下惊愕万状。熊谷哀叹:中国的女人这样的顽固,死了的不怕,中国的灭亡的不了哇!乌斯浑河的浊浪,淹了她们的身躯。八位年轻的抗联女战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几天后,柴世荣军长率部队来到乌斯浑河旁,下令找到八女遗体。在柳毛中,找到来冷云、王惠民等五位烈士遗体。战友们将五位烈士的遗体埋葬在乌斯浑河岸边。1938年11月4日,周保中在林口县莲花镇江西的夹皮沟密营,听完副官张贵仁的汇报,并看完他带回的柴世荣、关书范信后,严厉地指出:党和人民把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你,你怎么在大敌当前,率部队临阵脱逃呢?晚上,周保中用颤抖的手,含着愤恨的泪水,记下了这八位女杰的事迹。最后他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抗联精神永载史册,八女英雄永垂不朽!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1965年1月7日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敖东英魂》《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162部8000万字。先后主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杰出人物大典》《中国当代决策文库》《中国当代教育改革文库》《中华当代英才录》《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党政干部调研》《中国当代决策参考》《中国少数民族精英录》丛书(十三卷)、《中华全民族抗战将领传记》丛书(二十二卷)、《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二十卷)、《大东北通史》(十卷)。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朱宏启:东满剿匪

朱宏启: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朱宏启:白子将军周保中

(0)

相关推荐

  • 巾帼英烈——“八女投江”记

    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消息传来,已经沦陷六年的东北人民群情激愤.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也在新的抗日高潮中,迅速扩大到三万多人.他们奋勇作战,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 ...

  • 杨靖宇牺牲后被解剖,日军将领当场流泪,他的妻儿后来如何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东北陷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魔抓之下,日本侵略者巧取豪夺,奴役东北人民.这时的东北,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他们反抗侵略者.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共产党人站了出来. 中共满洲省委 ...

  • 百年瞬间: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38年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日寇围困于 牡丹江 支流乌斯浑河边.她们宁死不屈,英勇战斗,直到打 ...

  • 抗日英雄八女投江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 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 ...

  • 八位女战士投江就义,事迹成佳话,用生命救下的师长却成了叛徒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都是男人的游戏,因为男性与生俱来的征服欲和改造世界的意愿更强烈,男性的身体素质相较于女性也更加的强壮与好斗.但是女性身上所具备的某些素质也是男性无法企及的,比如她们的坚韧与 ...

  • 巾帼战士 八女流芳

    秋风又起,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在漫漫草木枯黄中静淌,"乌斯浑"是满语,有凶狠的河流之意,在滚滚河流的远处,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上刻着"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八个大字.八 ...

  • 1938年一天夜里,日本特务葛海禄在追击...

    1938年一天夜里,日本特务葛海禄在追击东北抗日联军时突然性瘾大发,便偷偷从样子沟下屯来到上屯想抢几名村妇作乐.途中,他看到西山河谷中闪烁着微微的火光,凭着自己多年"扫荡"经验,判 ...

  • 抗日珍贵影像:杨靖宇将军真容,八女投江,伪满皇帝溥仪就职仪式

    杨静宇将军的真容. 1940年2月23日,杨静宇将军被手下叛变,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不幸牺牲.对于杨静宇将军的勇猛,日军也感到疑惑,这个人究竟是吃了什么浑身是胆,而且明明已 ...

  • ​【军旅艺评】张丁允||你穿越时空的笑颜让我潸然泪下——浅析军旅舞蹈《八女投江》

    你穿越时空的笑颜 让我潸然泪下 --浅析军旅舞蹈<八女投江> 张丁允 一声声空灵的呼唤,似来自天堂,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名字,击中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幸福的 ...

  • 八女投江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美术经典告诉你

    1931年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 八位女战士在与日军交战中陷入绝境 最后集体投江,壮烈牺牲 1957年 为了纪念八女投江的壮烈事迹 画家 ...

  • 百年瞬间丨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38年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日寇围困于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边.她们宁死不屈,英勇战斗,直到打光 ...

  • 朱宏启:浴血下江吴玉光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八女投江赋【马向党】

    (全国征文二等奖)             大江卷浪,玉像携风.千秋烈女,一代隽英.骈肩护九域之土,昂首擎重霄之崩.征衣飘飘,裹雨狂雪暴:枪口凛凛,令鬼诧神惊.横澜激荡,虎步锵铿.洒热血以警后昆,永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