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妈(短篇小说)

生母,妈妈。师母,妈妈。

(一)

路冯氏,我的生母,妈妈。

妈妈,高个儿,白皙而修长的脸型,双眼皮大眼睛,黝黑的头发,梳着纂,尖尖的小脚,印证着时代的特征。

妈妈本来自己有姓有名,出嫁后自己的姓却要排在婆家姓的后面。路是我父之姓,冯是姥爷之姓。妈妈以夫姓自姓加氏,组成姓名。

清晨,妈妈早早起床。先把尿盆端出去倒进茅房,回屋再洗脸梳头。妈妈左撇子,拿着梳子,熟练地梳理黝黑的头发,还不时地蘸点油水,以增加亮度。不知怎么把头发卷到脑后,形成圆团儿;再罩上黑色

网罩。这叫“梳纂”。

堂屋顺山大炕,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锅台。妈妈总是用靠近窗户一侧的大锅做饭。妈妈从水缸里舀半瓢水倒进锅里,把昨晚刷好的锅又涮了一遍,接着舀进几瓢水,用碎柴点着火,再把折断的棒子秸填进灶膛。妈妈一边添柴烧水,一边和棒子面。半锅水烧开了,妈妈从瓦罐里舀三勺棒子糁儿倒进水里,紧接着把棒子面用双手拍成扁扁的椭圆形贴在锅里。这叫“贴饼子”。怪不得妈妈爱用这靠近窗户的大锅做饭,原来这一锅,就把“稀的”“干的”两样饭都做出来了,省时省事。

妈妈从小棚子的咸菜缸里,捞出一个芥菜疙瘩,一个萝卜疙瘩;在一块大案板上,切成两盘咸菜丝儿。一盘芥菜丝儿,端给爸爸吃饭的八仙桌上;一盘放在我们娘儿几个吃饭的小地桌上。这是全家的早饭。芥菜腌的咸菜,比萝卜腌的咸菜好吃。爸爸是一家之主,受优待。连吃咸菜,也偏着。

锤布石上,放着一沓旧被褥布料。紫色硬木棒槌,“梆梆梆,梆梆梆”,有节奏地敲打着。清洗干净的被褥布料,放在锤布石上敲打,布料平整没褶皱,晒干后,两个人再用力抻一抻,布料还会加大。这是妈妈的拿手活儿。那当儿,我常帮妈妈抻被里子被面儿。一边抻,一边喊着“扽哒哒、扽哒哒”的节拍。挺好玩儿的!

夕阳挂在太行山顶,屋内已现黑影。“蒿子,点上灯,给我端着照着亮儿。”妈妈叫着我的小名儿说道。“哎!”我赶紧点着煤油灯,端近炕沿儿,双手举着。妈妈坐在炕上,头朝外,左撇子拿一根半大针缝被子,还不时地把针在头皮上划拉两下,用以增加点儿油儿性,减轻缝被之力。“蒿子,灯离我近点。”母亲加快了缝被子的速度,家人还等着夜里盖呢!

四根木桩支着的棒子秸磨棚,妈妈抱着磨杠用力地推着。棒子粒从磨眼里流进磨膛,经磨齿磨碎,连渣带面一起流到磨台上。妈妈在大笸箩里用细箩筛出面来,把箩里剩下的粗渣,倒在旁边的小笸箩里。如此这般,把第一次磨出来的碎棒子都筛出面来,这叫“第一栏儿”;再把箩里剩下的粗渣倒在磨上磨第二遍,这叫“二栏儿”;再磨,这叫“三栏儿”。棒子粒经过这三栏儿的压磨,筛出的细面多了,粗渣也细小多了。妈妈拿起簸箕,把细小的棒子渣里的棒子皮簸出去,剩下的是棒子糁。妈妈把棒子面儿、糁儿、皮儿,分别放起来。妈妈说,面儿,贴饼子蒸窝头;糁儿,熬粥;皮儿,喂猪。都派上用场,一点也不浪费。如此下来,半天儿快过去了,妈妈赶紧给全家张罗着做午饭。

一日三餐,推碾子道磨,缝补浆洗,这都是妈妈的活计。我小小年纪,能帮妈妈做的,是筛面,抱柴火,舀水,烧火。

勤劳的妈妈,在家也不能歇闲一会儿呀。真辛苦啊!

后来,大队成立了食堂,全村人都到食堂吃饭。我家和邻居家的锅,被小队长带着人,收去“大炼钢铁”。家里不能做饭了。

我整天和启儿、极儿、臭蛋儿、栓子儿等同龄伙伴儿一起玩儿。饿了,就到大队食堂,找杜大爷要菜窝头吃。杜大爷是我们生产队的人,可好了,每次都给我们每人半拉窝头吃。大爷一边递给我们窝头,一边说:“别老来要吃的,让大队干部看见,该说我了。”“哎。”我们都高兴地答应着,拿着窝头边啃边走,继续玩儿去。回到家,我告诉妈妈,杜大爷又给窝头吃了。妈妈说:“要不是你杜大爷给吃的,你就要挨饿了。要记住你杜大爷的好儿。”我暗暗记下,杜大爷是好人。

冬天的早晨,很冷。“妈妈,忒凉。”玩耍一天,汗水浸湿了补丁摞补丁的棉裤里子,非常凉;光腿一伸,急忙缩了回来。妈妈赶紧提着棉裤的两条腿,裤腰冲下,对着火炉烘烤。一会儿,裤腿里面热乎儿了,赶紧趁热儿让我穿上。“妈妈,好热乎儿。”我笑着说。

我上学了。每天早晨,妈妈早早起床,熬熟了粥,叫起了我。我吃着热乎乎的粥,就着咸菜,啃着棒子面饼子。吃饱了,跟着姐姐一起,去本村初小。几年后,则和同伴们一起,步行三里路,到邻村上高小。一座大庙是我们的学校。教室前,有一个用砖砌的乒乓球台子;下课后,同学们都抢着去打球。我在家找了一块儿木板,用小刀削成乒乓球拍子,跟妈妈要了几分钱,买了一个最便宜的乒乓球,下课后也抢着去打乒乓球。渐渐地,球技有所提高,打上了瘾,回家和妈妈说,中午不回家吃饭了,带午饭在学校吃。妈妈便给我做出白菜叶儿掺棒子面加点儿盐的贴饼子或蒸窝头,算是午饭。我高兴得背着书包和干粮上学去。中午,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排队等着打乒乓球。渴了,喝口凉水。就这样,我度过了高小生活。学习一般,打乒乓球技术,却大有长进。

妈妈每日辛劳照顾,我感觉幸福极了。

时逢停课闹革命。我高小毕业,就到生产队劳动。生产队每天给我记三分。麦秋,我跟着女社员们,把男劳力割下的麦子码起来,堆成垛。大秋,我跟着女社员们,把男劳力招下来的棒子秸码起来。

我劳累一天,浑身脏兮兮的,汗腥味很大。村边的大水坑,一人多深。下午收工的时候,我和男社员们一起,等女社员们都走回村,便脱光衣服,“扑通”跳下水去,洗净身上的脏泥臭汗,才回家吃晚饭。一个大秋,天天如此。

由于我总在凉水里洗澡,患上了关节炎。两个膝盖总是疼。右腿膝盖上边还时常麻木。“蒿子,给你两个小棉被,裹在疼的地方。”“哎!”我痛快地答应着,赶紧接了过来。妈妈心疼我,给我做了两个长方形的小棉被,四角缀一条布带子,绑在膝盖上。这个方法还真管用,膝盖处总是热乎乎的,疼痛减轻多了。

“蒿子,来熏蒸一会儿,看管事不管事?”听说用煮沸的茄子秸水熏蒸患处可治关节炎。妈妈到处捡茄子秸,舍脸跟人家要,然后烧茄子秸水,给我熏蒸膝盖。我脱去长裤,双腿膝盖处架在热水盆上,上边盖上一个破褥子。热气蒸湿了褥子,蒸暖了膝盖,挤走了寒气,关节炎症状几乎没有了。妈妈怕我再着凉,叫我拿鞋带子把裤脚口绑起来。

在生产队干了三年,工分也长到五分。我的腿也绑了三年。妈妈经常给我换洗裹在腿上的小棉被。

妈妈的细心关怀,使我感到分外的温暖。

复课闹革命。我又去上学了。停了三年课的中学不考试,直接招生入学,学习初中课程。

在中学,我见到了篮球场。在平地上排队跑步投篮,比乒乓球还好玩儿。我放弃了打乒乓球,喜好上了打篮球。每天下午放学后,要先打篮球玩儿。天快黑了,才往家走。到家时,天已黑了。

妈妈总是在村边等我回来。我对妈妈说,我都这么大了,您别老等我了。我打篮球又跑又跳的,膝盖都不疼了。妈妈说,那敢情好。

由于年龄较大,学校把我分到两年制初中班。高中是考试考上的,也是两年。同在这所学校。

我似有体育天赋,是本校篮球队员和田径队员。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就是篮球和田径的技能训练。头脑里,别的什么也不装。

慈祥而善良的妈妈,一直迎送我到高中毕业。

还好,老天助我。我跨进更高一级的专业学校,专修体育。我住在城中的学校里,不用妈妈每天迎送了。多亏我有中学时代的体育基础,成全了我脱离艰苦劳累的农村,成为一名拿国家俸禄的工作人员。

我有一个美好而温暖的童年,有一个安心上学的学生时代。感谢妈妈,感恩妈妈。

(二)

柳秋莲,师母,妈妈。没有血缘的妈妈。

师母,白皙的脸盘,灵慧的眼神,青年式的发型,一双天足,也透着时代的特征。

师母有空儿就看书,那书多是师父的著作。显然,师母识文断字,并喜爱师父的作品。

我管师母叫“师娘”,这样叫着顺口。

师父远在京畿古城省中任教,不常回家。家里家外都是师娘一人打理。既要侍奉公婆,又要伺候儿女,还要到生产队劳动。真够师娘忙的。

一天中午时分,师娘扛着锄头,快步向地里走去。

“师娘,晌午了,还往地里去啊?”我在三中代课,下班回家,正好碰见师娘。

“我刚从队里下工,赶紧去自留地锄草哇!”师娘边说边走。

“我后晌请假了。您回家做饭吃饭,我去耪地。您吃了饭,再来换我。”

“你请假肯定有事啊?”

“我的事可以晚点办。您快回家做饭吃去吧!”

“那你受累了。”

“看您跟我还这么客气。”我接过锄头,直奔地里而去。

傍晚,我准备再去师父家自留地耪地。师娘怎么也不让去了,说不能累着我。说着话,师娘随即拿出一条“的确良”裤子,“这是你师父没穿几水的,给你。再干活时穿上,省得把你的衣服弄脏了。”“哎。”我高兴得接了过来。这是师娘的一片心意。这里面饱含着心疼与亲情。

一天,正好周日,师娘急急忙忙来到我家。“路蒿路蒿,快去我家自留地看看,一条大狗啃棒子。轰也轰不走。”师娘家的师弟师妹们还都小,所以师娘有稍大点儿的事,都来找我。“好,我马上去看看。”我顺手抄起一把铁锨,向地里跑去。一条大黑狗,先把玉米秸扑倒,再撕开玉米皮,啃青嫩的玉米粒。看来这狗很聪明。我挥了挥铁锨,向它嚷道:“还不快走,看你都吃了十几个大棒子!”大黑狗向我呲呲牙,“呼呼”了两声,似乎在说:“我实在饿极了,才和你们抢着吃几个!”“我们都没的吃,怎么能让你乱扑乱糟蹋?”我挥舞着铁锨轰它,它不仅不走,反而向我扑来。我一边后退,一边挥起铁锨迎头打去,正巧打在它的头上。狗一声没吭,倒地死了。原来,我过于紧张,用力过猛。我只好扛着铁锨,拉着死狗,来到师娘家。“师娘,这条野狗让我打死了。您看怎么处理吧?”师娘见状,吓了一跳:“不知是谁家的,这可怎么办呐?”师娘犯难了。“不用发愁,咱们先吃顿狗肉再说。有人找来,我顶着!”说着,我开始动手磨刀剥皮炖狗肉。师娘不知所措的愣着。“师娘,您去找点儿花椒大料,我们晌午就能吃上了。”“哎。”师娘答应着,出门找去。

一大锅香喷喷的狗肉出锅了。师弟师妹们可乐了,香味儿还招来了几位邻居。大家围在一起,吃着饼子,啃着狗肉,听着我绘声绘色的护粮打狗过程的解说,惬意极了!

好几天过去了,也没有人找上门来要狗。再后来,听二队的学话,狗主人说:吃人家的棒子,还咬人,也欠打死吃肉。我,庆幸遇到了说理的好乡亲。

天佑好人。师娘和师弟师妹们来到了京畿古城定居,离开了艰辛劳累的农村老家。我随后也迁到了城里定居。当然是为了离师父近点儿,便于我的继续学习。

长方形案板上,碎布块儿打成褙子,立在台邦上晒着。

“师娘,您打褙子做什么呀?”

“做鞋垫,纳鞋底。”

“那多费劲儿呀?”

“省得浪费东西。”

看得出,师娘是勤劳勤俭之人,绝不浪费一点儿有用的东西。不在农村下地劳动,但师娘一身不闲,总要找点儿活儿干。

师娘右手中指戴着金黄色的顶针,手拿半大钢针,熟练地纳鞋垫。针距的长短,针脚的大小,拐弯的适度,跟缝纫机扎的一模一样。

星期天,是师父回家休息的日子,也是我聆听师父讲授写作的日子。我每次去师父家,师娘总在院子里忙着。

“师娘,您忙什么?”

“路蒿来了,屋里坐。”

“师娘,有什么要我干的活吗?”

“那你先给我摘几条丝瓜。”

“好啦。”我迅即伸手摘下三条丝瓜,放到凉架下的柜子上。

“好了,去跟你师父学习吧。”

“哎!”我答应着,随即进了屋。

整整一个小时,我专心聆听师父关于散文艺术的讲授。师父兴致很浓,还要讲下去。我担心师父累着,推说家里有事,便忙开门出来。

师娘还在院子里拾掇零活,见我要走,说道:“你把刚才摘的丝瓜带着,这比市场上的好吃。”

“原来您让我摘丝瓜,是要我拿回家呀!要知道这样,我就不摘了。”

“有活干,有饭吃。一家人,别客气。”

“好,我拿着。”

周末,我又去师父家,聆听师父“关于小说与故事的主要区别”的讲授。进了院门,见师娘正给花草浇水。我赶忙接过水管儿继续浇,“师娘快歇一会儿,您总是不闲着。”“天总不下雨,要常浇水才行。”是啊,植物茂密的城中小院,全靠师娘的妆点美化与辛勤管理呀。

“给我吧,快去屋里学习吧。”师娘不忘我的学习。“我浇完水再学习。”我说。

这次师娘跟我一起进屋,一起倾听师父讲授。师父有条有理的讲着,我用心听着,师娘也用心听着。

我给师父倒了杯水。“故事故事,以事为主。庚川,我说得对吗?”师娘叫着师父的名字问道。师父风趣地说:“看,你师娘都听明白了!”“那是师父讲得清楚。”这当儿,师娘拿出一双鞋垫,“路蒿,你试试,看合适不?”我接过来,放到鞋里,不大不小正合适。“师娘,您是怎么做的,这么合适?”“全凭眼力。”师娘得意地说。

冬天到了,师娘送我一件呢子大衣,说我尽出门在外,不能冻着。春天来了,师娘送我一件风衣,说春天刮风,穿上风衣,省得刮满身土。师母如同生母啊,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师父家,城中小院,别致优雅。一对福字贴在两扇铁门正中;门框上的一副对联,已被阳光晒褪颜色,但仍牢牢的粘着。院内,两棵柿子树,挂满了又大又圆的果实,油绿油绿的叶子,那么好看;两棵石榴树,在正房正门两侧,鲜花硕果,出门进门,看着心里美美的;摆得整齐的几个花盆里,长着茂盛的韭菜。花盆里种韭菜,这是师娘的创举吧;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无公害蔬菜,味儿浓极了。地砖缝里,蒲公英开着黄色的鲜花。丝瓜秧爬满了凉架,棒槌似的丝瓜垂在凉架下。洋倭瓜叶子,遮满了西配房屋顶;长长的倭瓜,藏在茂密的阔叶里。

这么别致的城中小院儿,恐怕没有几家!

师父是专业作家,无论在职还是退休,读书写作是他的天职,常有大作在报刊上发表。师母把家务活儿全包下来,一丝一毫都不用师父动手,被市文联主席誉为劳苦功高的作家夫人。

作者简介:卢浩,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多篇诗文荣获省级奖项。


燕鼎文化公众号2019年十月推送文章

排行榜
依据文章推发后七天的阅读量,取前三名

第一名    周绍明   《我的十年打工生涯(上)》  3454

第二名    辛爱枝  《国庆抒怀》       2688

第三名    尹春秀   《游戏童年》       2176

燕鼎文化公众号启事

为鼓励广大作者多出精品,进一步促进燕鼎微信作品质量的提高,本平台在2019年度实行月榜和年终榜奖励机制:一、每月阅读量前三名和全年总排行前二十名的作品入选《燕鼎文化书库.燕鼎文化优秀作品集》;二、对每月阅读量第一名和全年总排行前六名的作者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并优先签约成为燕鼎签约作家。

月榜阅读量以当月推送的文章7天的统计数字为准,依次评出第一、二、三名,并于次月在公众号的显著位置公示一个月。年终榜阅读量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底,3月份公示一个月。

燕鼎文化编辑部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从按摩到大夫,“60后”女子的中医路——瘫痪后的倔起

    我叫李文娟:来自山西定襄,是穷人大夫武耀成的第六十二名师承弟子. 在学医的路上走得弯弯曲曲,心心念念想跟一个懂医的人学习,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找到.我原来会按摩,瘫痪过,我自己救了自己,我就想过还要学针灸 ...

  • 那年春节在天津之四--游龙演艺大厅的春节联欢会

    作者:幸福密码     编辑:小乔 明哥的汽笛声打破清晨的静谧,天空繁星点点,冒着袭人的风寒,趟开黑暗的星途,去外滩风景区的新华路集合. 由于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演出,大家都热情高涨,刘师傅携师娘一行人 ...

  • 我的师娘豆红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呃,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呢?不对啊,为什么师父的开头顶天立地,师娘的就这么喜乐呢? 宝贝,千万不要拉粑粑,千万不要拉,千万不要...... 带娃的师娘好憔悴,师娘,你怎么还带上洋 ...

  • 又一次遥遥领先!水产前沿公众号阅读量超第二名63%,2020年行业公众号年度数据这样查

    感恩,有你们的支持.陪伴和厚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 我们都已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虽然艰难,但仍有特别的成就--新榜服务 2021年1月5日上午,新榜服务如期发布了2020公众号年度回 ...

  • 【小说月报】曹友伦: 狗妈(短篇小说)

    狗   妈   文/ 曹友伦               蔡瞎子三年前叫蔡光明. 这一年,刚过五十的蔡光明觉得看东西有点模糊,到医院去检查,这一查就查出了糖尿病.医生警告说:你这病已有些年头了,弄不好 ...

  • 妈 妈,让我唱歌给您听!

    妈妈呀妈妈,敬爱的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教育我学走路,教育我学说话,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妈妈呀妈妈!您的品德多么朴实无华......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为了您的儿女,为了您 ...

  • 妈 妈 /郑欣然(外一首)

    小编刊首语: 妈妈 这人世间最初的发音 是载我而来的那艘船 永远的名字 童年 是挂在船头的 一串风铃 编辑:丁香           妈 妈 妈妈   你不是老师 却教会我说话   行走 吃饭   穿 ...

  • 张俊霞 | 深 爱 妈 妈

    深 爱 妈 妈 文|张俊霞(河南) 就在母亲如我现在的年龄,我结了婚.那一天,我还如往常一样,像是要背包出门,我没有看妈妈的表情. 我随着迎亲的人走出去,才发现大门外站满了送别的朋友和乡人,那一刻,我 ...

  • 《歌词同步音画》 哎 呀 妈 妈

    <歌 词 同 步 音 画>★ 哎 呀 妈 妈 ★

  • 傻 子 妈 妈 || 冯晓娟

    我的妈妈是个十足的傻子. 小时候的妈妈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是文艺宣传队员,加之外公是学校的校长,也让妈妈尤为自信,三句半,相声,舞蹈,唱歌,指挥样样都行,在老师的带领下还经常和同学们去各村巡 ...

  • 兵 妈 妈

    作者按: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今天,是我在外地过的第27个春节.对我来说,过年不回家已经成了习惯.可是这习惯之下,包含着母亲多年的付出和无尽的思念.深夜,突然十分想念母亲,翻翻日记,酸楚涌上心头. ...

  • 妈 妈 且 留 步

    < 妈 妈 且 留 步 > 文/刘罗华 娘躺在外婆的那间老房子里,突然嘶哑地问了一句:"琳,这都几月份了?"琳忙不迭地回答:"娘,今天都12月1号了,农历11 ...

  • 【金琳】妈 妈 的 手

    文/金琳 妈 妈 的 手 妈妈的手 修长白皙青筋暴露 像十棵葱白上有纹络 美白纤细 渗透着超强劳动 妈妈的手 十指挥洒了 无数的含辛茹苦 每个儿女一出生 都是妈妈的双手捧 妈妈的手 为儿女 哺乳喂饭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