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乡情儿时的歌

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难以释怀的故乡情。做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的我,更是如此。自打一九五零年离开故乡涿州,至今已快七十个年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黄土高原石油钻机的轰鳴声,凛冽寒风的呼啸声已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但儿时记忆里的涿州古城、喧闹的鼓楼大街、林立的商铺、推着独轮车沿街叫卖的小贩,如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时常出现在眼前。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儿时的鼓楼大街。

我说的儿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鼓楼大街是涿州城内自鼓楼向南至南门脸(今范阳路)这三里长街。这条古老的大街,当时商铺鳞次栉比,人车过往很是繁华,这在我儿时的生活中占有很大位置和难忘的记忆。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游玩的天堂。

说到鼓楼大街,就不得不先说一下鼓楼。鼓楼又叫通会楼,明嘉靖乙巳年(公元1545年)由知州何缤重修,鼓楼在那时是除双塔外涿州第一高的建筑,显得非常高大,我经常跟小伙伴们上去玩耍。

鼓楼北面西側,有一朝北开的门,进去是个很宽的通道。靠南墙有一尊石佛,断一臂,不知何故被一粗大的铁链牢牢锁住。往东拾级而上,就到了鼓楼上面。上面有很大平台,方砖铺地。中间是一大殿,常年不开。上面有钟鼓两亭。东侧是鼓亭,西側是钟亭,里面吊着一千斤大钟,每遇火灾都有值守人按南三、北四、东五、西六的鈡声指示火灾方向,协助灭火。鈡声洪亮浑厚,夜深人静时能传几十里。

挨着古楼东侧有一个干果店,店名叫“四合顺”。这是个不小的店铺。铺子里有桃干、杏干、柿饼、黑枣、苹果干。还有各种炒熟的瓜子、花生、核桃等。我时常花几分钱买果干吃。这时总是有一位老爷爷张开大手,抓一把塞到我衣服口袋里。我高高兴兴边走边吃。

再往南走,观音堂以北路西,有一个教堂叫“福音堂”,是基督教堂。门口有传教士传授教义,天天如此,不少人围观。我第一次从中听到耶稣、玛利亚、福音,博爱等名词,似懂非懂。

往南再走不远就到了东丁市口,隔街对面有一个文具店,店名叫“奎仁堂”,人们戏称坑人堂。有大约三四间门面。里面有小学教科书,儿童文具比较齐全。如那时一年级的孩子练习写字用的石板、石笔。石板是长25、宽15厘米的黑色薄石板 ,四周镶上木条就能用了。石笔是一种加工好的小石头棍,可以在石板上写字。

东丁市口往西走几百米就是西门了,西门是常年不开的。

西门底下有一个破庙,是涿州的城皇庙。庙里有个老道,这老道卖毛笔。笔管上刻着小楷羊毫四个字 ,比商店便宜, 我和小伙伴们都买过。

东丁市口以南,奎仁堂对面,是一个卖菜的店铺,叫“牛七菜床子”。有大约四间门面。这个店铺可不简单,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专卖黄瓜,韭黄等绿叶菜,还摆着一个大西瓜和鸭梨、桔子等水果,这在当时是很不一般的。

那时普通百姓是买不起“牛七菜床子”的菜和水果的。

再往南走就是大名鼎鼎的“顺義祥”了。该店的建筑物高大,有鹤立鸡群之势。它紧挨着学校街西口,座西朝东,占地甚多。其建筑物不像其他店铺那样青砖裸露,而是似用水泥抹面,十分光亮。须知那时水泥是稀有的东西。在门面上方装饰有刘海戏金蝉的画 ,颜色鲜艳、栩栩如生。

“顺義祥”营业厅分两部分,南边是酱园,北边是绸缎荘,中间是大盆景矗立。

我很少去绸缎荘 ,酱园是我常去的地方。主要是我放学后,母亲常叫我去买醋和其他小东西。

酱园里很大,敞亮有气势。在天花板下方围绕着招牌摆放着许多高等食材,如小磨香油、飞罗白面、元耳、干贝等,好多我也看不懂记不住。

该店的酱类有干黄酱、甜面酱、豆瓣酱、辣椒酱(涿州人叫辣椒糊),还有芝麻酱和卤虾酱。这个卤虾酱看起来不显眼,色灰有很尖的腥臭味,俗名臭卤虾。可是用香油一炸其香鲜无比,要是用这个吃窝頭 ,平常吃一个现在能吃两三个。

酱菜方面有酱大头菜、酱萝卜、酱黄瓜,还有熟咸菜。熟咸菜是用蛮茎制成,唯这种菜做出来是面的,供老年人食用。最好吃的是酱菜杂瓣。把香脆的酱萝卜切成四方或菱形的小薄片,再掺入龙须菜,茵娄、花生米 、杏仁等,好看又好吃。这个酱杂瓣也是馈送亲友的佳品。

店里有专用的小篓,装上菜封起来,上面有红纸,印有字号很是体面。

店里整洁卫生,四五个伙计一律长衣小帽,干净利落,笑迎四方来客。他们业务嫺熟,凡是能用纸包的商品,都能包得有棱有角,十分好看。这个手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王府井大街张秉贵师傅糖果店还能看到。

再往南走就是涿州有名的糕点铺“文兴斋”了。它座东朝西 ,有五、六间门面。该店铺的糕点质地精细,品种多样。虽然比不过北京的“稻香村”,但涿州百姓当时的消费需求还是完全能够满足。像什么大八件、小八件、玫瑰饼、一般点心和应时的端午粽子和中秋月饼等一应俱全。

我很喜欢文兴斋的南糖杂瓣和各式小点心,如核桃蘸、花生蘸、芝麻片、芝麻球、瓜条等,非常好吃。到文兴斋的顾客大都是馈送亲友和为老人进孝,很少是自己吃的。那时逢年过节提上“文兴斋”的点心匣子走亲访友,是很体面和时尚的。

再往南走不远就到了“万寿堂”饭庄了,饭庄座东朝西规模很大,是当时涿州顶级的酒店。我时常经过那里,但见门前车水马龙,酒香四溢,好不热闹。据说是齐鲁菜系,没有进去过。

再往南走就到了“福聚星”,这个店铺座落在路西,与水门沟子斜对面。“福聚星”铺面不大,生意史却是不一般。那里的酱油好 ,我去买过。最主要的是卖酒酿酒,比较有名气,生意很是兴隆。

据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直奉战争时傅作义奉命守涿州。城外是张作霖的东北军,围城激战数月,战事正酣之时,城内粮食告急。危难之际,“福聚星”老板提出建议,以酒糟代粮 ,傅采纳,解决了傅作义守城部队的天大难题,赢得直奉双方和解告終。由此傅作义威名大振,“福聚星”老板也令人刮目相看,成了傅的朋友。一九四五年傅已成了辖华北的长官。一天傅到涿州视察军务,还专门接见了“福聚星”的老板。

福聚星的斜对面是水门沟子。这是一个较热闹的集市。水门沟子的东侧还有几家店铺,其中一家是照相馆。大概是1942年,奶奶、大哥和我在那里一起照了个合影。那时奶奶应是67岁,大哥和我都是刚入学的儿童,如今大哥和我也是80多岁的人了,令人感慨万千。这张相片也显得弥足珍贵。

‍‍‍‍‍‍水门沟子对面紧挨尚公街口有一个摊贩,老板三四十岁,经营糖果,水果和纸烟等小商品。就这么一个人,在涿州第一个做成了冰激凌,我看到的是他在一个小木桶里安装一个似搅拌机的东西,把冰块放进去,然后用手摇动,顷刻间冰块就变成雪花似的冰末,再加上糖和香料就成了冰激凌。当时,涿州人把这个叫冰绞凌。这个新鲜东西成功了,主家高兴地摇着铃铛叫卖,尝鲜的人不少。

再说说糖人匠,那时叫吹糖人的。他挑着担子一头是化好的糖稀,一头是吹好的糖人,招摇过市。我和小伙‍‍‍‍伴们看到很快就跑拢过去。只见匠人把糖稀拿在手里 ,用嘴一吹就出来‍‍一个大公鸡,还能吹猴子、大老虎。还能把一块糖稀用手很快就做成头发丝粗细的糖丝,叫做糖杂面,令人称奇。

儿时记忆里有趣的事还有很多。片幅所限,就不细说了。

数年前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沿着儿时的足迹转了几天,十分感慨,我为故乡涿州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欣慰。但是也不免有些失落。

东大街北段路东曾经居住过的宅院已荡然无存,只有院子里那棵歪脖老槐树还顽强地生长在离马路边不远的地方。当年高大的鼓楼和大街上那些有名的商铺也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我仍然爱着生我养我的这块热土。因为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仍然爱着喧闹的鼓楼大街,因为这里曾经给我带来过无限童趣和儿时的歌。

作者简介:贾仲良,河北涿州人,1934年生,1950年涿中毕业后到天津河北高工求学。1953年分配到陕西延长石油管理局工作,曾任该局副局长。

燕鼎文化编辑部

顾 问:凸 凹 颖 川 袁学骏

总 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 辑:釗 琋 思 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张掖鼓楼:镇远楼

       位于老城中心.东西南北大街交汇处的张掖鼓楼,又称镇远楼.靖远楼,俗称鼓楼.钟鼓楼.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因火焚毁的原址重建.楼台悬据说为唐铸一千两百斤铜合 ...

  • 画说北京丨消失的地安门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地安门图 地安门元称厚载门,明代称北安门,清顺治八年改称地安门,俗称后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上是元大都萧墙厚载红门的位置,因明北京城中轴线略有东移,宫城建筑 ...

  • 优秀周记选(21):涿州的冬天

    涿州的冬天 七(2)班 边琪 涿州的冬天总的来说就一个字--冷.这一特点在这几天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刚入冬的这几天,气温急剧下降,人们全身都裹得密不透风.想跟人打个招呼,你会发现他的全身只有眼睛露在 ...

  • 问政山笋煲-安徽人家徽菜代表,寄托浓浓乡情

    问政山笋煲是一款寄托浓浓乡情的安徽菜,也是安徽人家徽菜代表之一,安徽问政山,位于安徽皖南黄山市歙县歙城东门,山势如翔鸾舞凤,宛若一道天然屏障.问政山之所以出名,与该山的竹笋是分不开的,问政山笋也成了安 ...

  • 楚人‖诗歌:浓浓乡情

    浓浓乡情 文/楚人 只有浸润了浓浓的乡情 爱家乡,爱土地 钟灵毓秀才不断沐浴心灵 山泉琴音涤荡灵魂 家乡那山卯上 有我俯瞰莽苍森林的身影 曾几何时 在家里跟孩子学虎叫 学狼叫.学舌叫 学猪被叼着耳朵渐 ...

  • 黄冀||浓浓乡情融故土 —— 安祥寺村《吴氏家谱》(代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六一快乐|童年映像:40部怀旧欧美动画串串烧+80首儿时童歌大联唱

    今天是六一,特别再次奉上我的好友@王森森专门给我们创作的童年动画集合大作<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当作六一礼物吧. 70末80初的一代(主要是85年前出生的一代)的童年动画片时光,其最显著的一 ...

  • 牧童诗里的浓浓乡情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 ...

  • 【散文】谢志 || 浓浓乡情高州籺

    浓浓乡情高州籺 文/谢志 高州人对籺有着无限深情的执念,不只是冬至吃,过年吃,家里有喜事的时候也吃,它包裹着童年的记忆,蕴含着家乡的味道,酿满着游子的乡愁,它不只是食物,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

  • 摆摆《乡音乡情》这歌|李光羲顾欣丁毅孙毅

    <乡音乡情>(晓光词 徐沛东曲)的创作年份我没好好查,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候就有人唱了.有的朋友说关贵敏是首唱,还有说赵登峰的,不论他们谁在前,都是比较早演唱这支歌的歌者.这首歌曲很受男 ...

  • 张春炎||悠悠乡音 浓浓乡情

    张春炎||悠悠乡音 浓浓乡情 河水长,河水清,船儿载满故乡情:珠江畔,游子吟,百年不改故乡音:闻乡音,亲又亲,一梦黄梅泪满襟...... 这些年只身在外,很少听到黄梅乡音,而且单位有规定,工作时间.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