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衰落——湘军的最后一战,湖湘子弟血染东北,留下绝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在前面。

甲午之战,烽烟再起,“富强”了近三十年的大清国,此时在朝鲜战场可谓是一溃千里。日本人踏着清军撤退的路线,一路杀入清国腹地,势如猛虎入山。失九连城,失旅顺、失海城……清军在东北战场一败再败,战火距离京师越来越近……

眼看着日军锋芒毕露,清廷高层震惊,没想到蕞尔小国竟然在战场上无人能敌。李鸿章和他所领导的淮军系统在海战与陆战中屡战屡败,声名狼藉,而官民对于“本身就不干净”的李鸿章更是因战败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湘军崛起于曾国藩时代镇压太平天国,此后平定捻军及西北叛乱,以及后来在左宗棠带领下收复新疆,“湖湘子弟满天山”,湘军可谓是盛极一时。湘军的不败史,一度让当时的人们“语战绩则曰湘军,语忠义则曰湘士”。

湘军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一些湖南官民,面对越来越紧急的国难,认为又到了湖南人“拯救天下”的时候。

此时,虽然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早期领导人物早已故去,湘军大部已经解散。但不少湖南人却主动请缨,请求出山海关从陆路抗击日军,时任湖南巡抚吴大澂更上书朝廷,认为率领士风民气高昂的湖湘子弟北征,定能建立救国的殊勋。

清廷,尤其是帝党一派,急着起用湘中故将,“以济湘淮”,期望湘军能取得大的战果,从此将李鸿章的淮军排挤出朝野,真正掌握权力。朝廷一方面准许湖南巡抚吴大澂统率招募的湘军子弟出山海关作战,另一方面起用了一批湘军故将,前往辽东作战,左宗棠旧部魏光焘、曾国荃旧部陈湜、湘军悍将李续宾之子李光久等,均被命令募兵出关,北援辽东。甚至时任两江总督、已年过花甲的湘军老将新宁人刘坤一,也被皇帝下旨授为钦差大臣,令其节制山海关内外防堵各军,督师作战。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均对湘军出征充满期许,或许,湘军真能创造点什么奇迹……

时间仓促,且当时交通运输极为不便,花费了大半年,湘军才得以北上出关,进行真正的战斗。而此时,东北的战局已经非常危急,北洋舰队也几近被歼灭,朝廷已经打算和日本议和。湘军出关,注定无法真正意义改变甲午战争的最终结果。朝廷只是希望湘军能在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为正在进行的谈判争取到一点筹码。

1895年2月11日,湘军23营人马共计一万多人抵达辽河下游田庄台,此时,正值清军进攻海城。海城是东北重要枢纽,日军占领海城,向北入沈阳、向西进攻山海关就有了立足点。湘军到达不久,就回合驻守此地的其他清军,共计约3.3万人,对海城发动了第三次进攻。试图组织日军的攻势,为中日谈判增加一点筹码。

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日军制定了一个扫荡计划,“佯攻辽阳,实取牛庄”,意图用主力兵力迂回侧后,占领清军后方的后勤基地牛庄,对围攻海城的清军形成包围之势。可是清军一味拼命攻城,不知道日军“围魏救赵”的阴谋。

牛庄地处海城以西25公里,是清军运送粮食弹药以及饷银的战略要地。但是清军疏于防范,在牛庄“仅驻武威一营”。虽然当时有探子报告日军动向:“贼马队七十、步队数千,绕出耿庄子、古城子而去,恐袭牛庄也。”结果大部分清军将领并不相信日军敢于弃海城来攻牛庄。

魏光焘铜像

等到日军逼近之时,清军才手忙脚乱地进行防御准备。因牛庄周围一片平地,无城墙可守,清军指挥官魏光焘命令步兵紧急垒起一尺厚的胸墙,作为防御。并在庄内各院墙上凿出射击孔,准备进行巷战。

3月3日,日军第3师团和第5师团分别从两个方向出发,分进合击牛庄。到4日上午7时,日军各部抵达牛庄外围,准备进行攻城。

上午8时左右,日军用野炮、山炮共计24门,轰击牛庄的清军阵地,试图将清军的简单工事摧毁。炮轰后,日军向清军阵地发动攻击。清军自知兵力不如,遂保持不动,待日军靠近外围工事后,方才枪炮齐发,日军被打死打伤100多人,联队长佐藤重伤被抬下战场。

牛庄中的日军

无奈日军人多,散兵攻击还是很奏效的,很快突入牛庄城内,和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清军被优势敌军分割包围成几十个战斗集团,多则几百人,少则数十人。而失去统一指挥的清军各自为战,进行分散抵抗。日军也划分成中队、小队为单位的几十股,与清军混战,并以工兵逐屋穿墙破进。双方犬牙交错,一时间难舍难分。

日军随军记者记载:“此时,枪炮声如百雷齐鸣,万狮齐吼,震耳欲聋。数百云朵在牛庄上空飘游,是我军发射的榴霰弹在空中爆炸,烟霞浮动于杨柳深处,是敌军发炮后的余烟。”战斗异常残酷。

至日落时,清军还在牛庄城东北郅兴隆烧锅和城西牛庄衙门坚守。其中驻守烧锅的清军,依靠坚固的石墙,有序施放排枪,毫无畏惧之色。日军屡次冲锋均告失败,后来利用工兵,将炸药和地雷埋在墙下,将院墙炸开两个大洞,烧锅才告失陷。

在牛庄衙门,清军凭借坚固的砖石结构的围墙进行抵抗。日军见进攻一时无法奏效,便向墙内投掷劝降书。但是面对投降书,清军回以子弹,日军无法劝降,只好继续强攻。日军在两侧民房放火,一时间大火和烟雾将清军阵地笼罩。就在这时,一发日军炮弹击中衙门内的弹药库,导致爆炸。最终日军趁机纷纷进入,这才占领牛庄衙门。

戏剧中的李广久形象(没找到真人照片)

就在魏光焘所部武威军与日军激战的时候,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之子李光久得知日军进攻牛庄,大惊,率老湘军五营2400余人从海城前线撤退,驰援牛庄。

李光久率军 “士卒疾行二十余里,至牛庄,未及造饭,已被围。”至此,李光久才获悉牛庄外围防线已被突破,武威军正退守市街。当即分兵三路,“以前左营为右路,向关帝庙等处攻入,以右后营为左路,向海神庙等处攻入,以中营及马步小队为中路,向牛庄土城一带攻入。”

此时,日军基本占领了牛庄,李光九所部一进入牛庄,就陷入了巷战局面。日军从道路两侧民房对湘军发动袭击,堵住道路,让李光九部进退不得,战斗对清军极为不利。

战斗持续到晚上,魏光焘部、李光久部因 “子弹俱尽“,不得不组织突围,途中遭到混成第6旅团截击,双方战斗激烈,清军伤亡40余人。

李光久率残部300人在撤退途中还在距牛庄15公里的地方,面对日军追击,知道一味撤退只会导致日军更大规模地追击,于是组织了一次伏击。当时,日军正在急追,没料到清军还敢再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日军害怕还有更多清军在前面,不得已才放弃追击,退了回去。

行进中的日军

至此,整个牛庄战斗宣告结束,日军占领牛庄。魏光焘所率地新湘军和李光久所率地老湘军,在牛庄进行的战斗极为惨烈。魏光焘军阵亡900余人,伤300余人;李光久军“阵亡七百余人,内受伤三百八十余名”,计阵亡1000余人,负伤700余人,被俘698人。营、哨官伤亡几尽,统帅魏光焘、李光久幸免遇难。日军也对这场战斗中的清军给予了较高评价。日方记载称,以优势兵力,“经过一昼夜激烈巷战,于五日才勉强占领牛庄”。这句话充分证明了湘军的战斗力在清军中依然了得。

倘若每一支清军都能有这样的战斗意志,如此奋战,给日军以较大杀伤,相比日军在中国境内也就不至于那么横行无忌了吧!

(0)

相关推荐

  • 海战失利,陆战也惨败,甲午战争清军比日军差在哪?

    1895年,在对日海战中,清政府花费了几十年组建起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宣告了清朝的惨败.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甲午海战上,而忽视了陆战的存在. 实际上,甲午战争一直都是陆海并行的战争, ...

  • 甲午战争中清军海城反击战系列之一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每一场战役的失败者基本都是清军,可以说清军几乎就没打赢过任何一仗. 1894年12月,在辽阳附近的摩天岭阻击战中,聂士成指挥的清军阻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一般认为这是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 ...

  • 三湘子弟-湘军

    六:三湘子弟-湘军 湘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不,是无湘不成军! 中国近代史上,一直流传着"无湘不成军"的说法,那么湘军到底有多强呢? 湘军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太平天国 ...

  • 头条圈子学院 湖湘文化之有无,在乎湘军是...

    头条圈子学院 湖湘文化之有无,在乎湘军是否崛起.湘军崛起之关键,则在三河之役的教训.牛年正月初五在长沙美术馆,享受了二百年来湖湘名人胡林翼.曾国潘.左宗棠彭玉麟.扬度.何绍基等书法墨迹,特分享,请师友 ...

  •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湘绣㈠ 老雪 摄影·...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湘绣㈠ 老雪 摄影· 湘绣,在刺绣界被称为中国四大绣之一.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其实中国远不至这四种绣品,象瓯绣,汉绣,汴绣.... ..等等

  •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湘绣(二) 老雪 摄....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湘绣(二) 老雪 摄. 刺绣关健是针法和绣艺技但这却是内行们的事儿.大家无非看的是成品效果.画片是最能代表绣品的世界.单面绣品占了大半壁江山.画,照片只要上眼的都能绣,其丝线在光中的 ...

  • 崛起于湖湘大地的诗歌流派——新乡土诗派史稿

    文丨陈惠芳 摘要:什么是新乡土诗?什么是新乡土诗派?30余年来,众说纷纭.本文作者系新乡土诗派主要创始人."三驾马车"之一,一直践行新乡土诗派"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 ...

  • 西湖的“姐妹湖”湘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跨湖桥文化遗址

    可能大家对杭州西湖比较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还有另一个城中湖--湘湖.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与西湖隔钱塘江相望,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湘湖还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 谭延闿(湖湘三公子)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 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 ...

  •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㈠ 老雪 摄制.(...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㈠ 老雪 摄制.(请横屏观赏) 如果将瓷比作美妙的少女,那陶就好象粗旷的大哥.他们都是烘烘烈焰中的结晶.他们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踪影.··...

  •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二) 老雪 摄....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二) 老雪 摄....

  •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三) 老雪 摄

    湖湘工艺美术之花.陶(三) 老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