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何冬侠】馍花麦饭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52
馍花麦饭
原创/何冬侠
在我的家乡大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便利。过去作为农业大县,虽说特产'1008’(黄花菜,西瓜,枣,花生)名扬全国,但主导作物还是以小麦和棉花为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都以种粮食为主,许是人们也是饿怕了,解决吃是全家的头等大事。由于小麦品种的不断改良,西北农科所研发的“小偃六号”小麦,亩产量高,抗病强,蛋白含量高,成为主要的小麦种植品种。记得那时候,有一年小麦丰产,我家打了四千斤粮。从此告别了玉米杂粮馒头,吃上了麦面大蒸馍。
大蒸馍是吃上了,但是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柜,尤其是夏季,农活忙,母亲不可能天天蒸馍。每次够吃个三四天。红薯窖凉,每次用绳绑上大竹笼放些馍在里面。即便是这样,也免不了到最后有霉点,变硬。每到这时候,母亲把霉点用刀切掉,掰成大块泡在水里。三二分钟后,用手把泡软的馍使劲挤干。放在盆里,撒上盐,花椒面,有时还放点生韭菜段,用手拌匀,拌散。放在铺好布的篦子上蒸十五分钟,出锅后,倒入大盆,放上红辣子面,蒜末,用热油一泼拌匀,松软可口的馍花麦饭就做好了。吃一口,有韭菜的爨香,还有油泼辣子,蒜末的辣香,满嘴油香对一家老少的胃口。每次都要吃上两碗才过瘾,还让母亲下顿给我留着。
放暑假,父母去地里,早上我多是在家做饭。做的最多是蒸馍花麦饭,从一开始掌握不好时间,要么把馍泡的太过,蒸出来就黏了。到要么泡的太轻,蒸出来就有点硬心。后来三番五次,经母亲的指导,我也在实践中掌握了要领,也能如母亲般蒸的松,软,散,香。如今,儿子也喜欢吃我做的馍花麦饭。后来,还学会了用红萝卜缨子,苜蓿叶,荠荠菜,甜曲菜,莴笋叶,芹菜叶,大葱叶,槐花,榆钱等等蒸的麦饭。这些麦饭不但都好吃,也好消化,有的还有保健功效。 现如今也成了爱美女士保持身材的首选食谱,也成为一道美食登上了大雅之堂。
平日里,喜欢去南大街的五谷食坊,西新街的一分利餐馆,北新街钟楼旁的小同州和候记食府等几家饭店,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麦饭,配上小菜和稀饭,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实惠舒坦。在不忙的时候,我会用母亲从家里拿的大蒸馍,蒸上一顿馍花麦饭,也放上韭菜段,红辣子面,蒜末,用热油一泼拌匀,端一碗细细品尝着小时候熟悉的味道,自己的思绪也回到那个抹不去的时光。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何冬侠】微信运动,就像朋友圈打卡一样,它是一位负责的教练
作者简介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敬
请
关
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