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茂林农场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98
茂林农场
原创/拜都莲
大华公路与洛河交叉的地方,有南北两条高大的堤坝牢牢地将洛河箍在河床里。在南堤坝的东头,有一片树林,叫永霖林场。
林场与我的单位之间,依次隔着一片农田,一溜排村落和一条乡间公路。直线距离超不过五里,又兼它处在单位与家的中间,我因此成了林场的常客。
从与我生活的密切联系角度看,在大华公路大荔段这条线上,从南到北依次坐落着南湖,我的单位,永霖林场,洛河,同州湖,至于体育场,在我看来,它就是同州湖景区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不热爱运动的人来讲,体育场就像是天上的云彩,属于风景的一部分。与生活无关。高楼林立的小县城为宽阔的大华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颗喜欢行走的心,很难被有形高墙和无形的规则限制。于是我便得了一切的空闲向田野,晨起上班路上,傍晚下班途中,两饭间隙,我更喜欢带一份盒饭在田野。
永霖林场是无意中的惊喜,那时我以为它是一片天然树林,须知,我对树林是有着很浓烈的眷念,我的童年记忆,树林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我的家乡背靠黄沙坡而建,黄沙坡上,是绵延起伏的槐林。拾柴,打猪草,挖野菜,拣地软,挖簸箕虫,我们在树林里度过了许多艰涩而又快乐的童年时光。自从失去槐林,日子也便失去了梦幻色彩。所以,当我眼前突然冒出来一大片树林是,我的惊喜可想而知。
当我从树林一角进入时,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然而我很快就发现,这不是一片天然生息,无主的树林,它不是漫山遍野的随意栽种,它有固定的株距,成行成列。而且,它也不像我的槐树林那么纯粹,它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数,分类成片栽种,林间有宽阔的道路,甚至路灯,如果把它与我的槐树林比做动物的话,它是圈养的家畜,而我的槐树林则相当于野生动物。
虽然如此,我还是爱上了这片树林。夏天,我喜欢坐在树下一丛丛盛放的薰衣草旁,放空思想。任风儿拂面,蜜蜂嘤嗡。春天,我喜欢站在堤坝上,看分列南北两边的树林将彩霞一般的花儿送上树梢,我就像是站在花海中。秋天,我去踩咯吱咯吱的树叶,捡拾树下的果子,虽然并不能吃,但那也是生命的历程,握果子在手,仿佛握了一段历史,生命成长的历史。冬天,我是不大去树林的,因为我更怕冷。我只在房间里遥想来年它的花开盛况。
看着生长的树木,我猜想它可能是近一二十年的新生事物。当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宝粒子时,她说,哪里呀!那是一个自她童年就存在的事物。那里曾经是一个国营的林场,那里曾生活过许多刚刚从农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而她作为附近的村民,也曾在林场里留下太多的记忆。
我恍然大悟,原来,它和我家乡的槐林一样,曾经同属集体或国家所有,只不过,受时代影响,我的偌大的槐林后来被砍伐做了矿柱,而这片规模小了很多的树林却有幸保存了下来,尽管从规模到经营方式早已面目全非,但能保存下来,已经是天大的幸运和不易。
七八年的求学生涯,我每周都要从大华路与洛河的交叉处渡河两次,我却从来不知这儿曾有一座林场,林场里生活着一群人。
你瞧,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一种客观存在。
虽然我常去林场,但我却总是记不住林场的名字,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总是觉得它叫茂林农场。
或许,我的记忆中,永远有一片茂林农场,农场建在一片黄沙坡上,它方圆有四五十公里,漫山遍野都是黄沙,黄沙之上是茂密的槐树林,在槐树林稀疏的地方,散落着一片一片村庄,它们背靠着沙坡,槐林,繁衍生息,后来,村寨不断扩大,槐林不断缩减,直至最后,槐林消失,只剩下了村落。
曾经,这些散落林间的村落,从东往西,从南往北,依次叫做,果园,沙底,西寨,官池,石槽,八鱼,苏村,张家。
作者简介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敬
请
关
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