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816)《墨竹图》北宋 文同
【名称】宋 文同 墨竹图
【年代】宋代
【简介】立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文同《墨竹图》的主题与主体性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 石慢
苏轼关于墨竹画家文同的论述是文人画理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组文字。文同的《墨竹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都是中国绘画最具偶像性的作品之一。由于太熟悉,我们对其中的问题便熟焉不查了:我们自以为了解文同其人与其艺术,但却有许多误解。若仔细考察,便可知这些误解自文同时代起,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文目的在于将文同和他的《墨竹图》重置于十一世纪七十年代的背景中,而这一短暂的时期应被认为是宋代绘画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论文将通过三篇早期文献来突出文同生平和创作的重要方面。首先是王偁《东都事略》(1186年序)中关于文同生平的简要记述。王偁的记述大部分集中于一个灵异故事,该故事强调文同的道德之坚笃,但同时也反映出在当时人眼里,文同是一个性格奇诡的人。文同的这一“圈外人”特点,部分是由于他来自四川穷乡,但更重要的原因或正像苏轼的描述,文同与“古人”极为相似,并经常被人与庄子笔下的神秘人物联系在一起。
第二篇文献是苏轼为文同一幅墨竹所写的小赞,题为《石室先生画竹赞(及序)》,非常巧妙地指出文同以道家思想来指导其画竹。在这首赞里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是以“笑”为双关词来使用,解释了文同的号“笑笑先生”的来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文同选择“笑”为其号的背后,又有从词源上对“笑”的双关使用,因为“笑”字是“竹”头。第二是在这首小赞中对“我尔一也”这个含意的发展——即消除“彼”和“此”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这是从《庄子·齐物论》中引用过来的。第三是很明确地表示将《庄子》思想和文同的墨竹相关联并非苏轼的想法,而是来自于文同自己。文同和苏轼,既是多年挚友,也沾亲带故。文同比苏轼年长近二十岁,而且苏轼很崇拜这位表兄。因此,我们应意识到,苏轼写到的关于文同的那些想法很可能来自文同本人对艺术和创作的观点。
文中提到的第三篇文献是文同的《纡竹记》。这篇文章为文同取竹为题、以竹自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文章也暗示了文同的道家思想倾向,这种思想被证实为其墨竹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同《纡竹记》里有一段对宋代学者在山林中的描写,可与传为李成的一幅重要作品《寒林骑驴图》(现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部分描绘相呼应。深入的分析表明,文同通常用来画竹叶的浓淡法(“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是无法用米芾的描述来全面解释的,因为对米芾描述的两种解读,都认为文同在努力追求形似。但是,很明显的是文同使用这种浓淡法是要强调竹叶生长的韵律,这与苏轼所说文同将画竹比喻成生命的进程相吻合。从黄庭坚一段对墨竹的评论中,能够看出这种方法在视觉上的灵感来源于书法。为此,我们将讨论文同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件书法真迹——他于1072年在范仲淹《道服赞》上所作的题跋——以验证上述理论。
综上,文同的《墨竹图》是文人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品。在宋神宗采纳王安石新法,从而引发一系列政治迫害的背景下,它通过使用庄子的思想和书法的审美在画家和被画的主题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使得“物”(自然景物)与“我”(画家)紧密相连,浑然天成。这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最终使苏轼和其他文人画家得以进一步推广其观点,即绘画是一门能够表达自我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