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玻璃器价值不菲,却为何备受推崇?浅析唐代琉璃的“求不得”

失手打碎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西游记》.吴承恩

沙僧被贬下凡,起因就是一个玉玻璃

这段话讲述的是西游记里,沙和尚诉苦自身天庭遭遇的一段泣血经历,以前在看西游记之时,总会觉得玉帝实在太小气,手下一员大将失手打碎一个玻璃盏,其就要翻脸杀人,作为大神其气量未免也忒太小了点儿,值当吗?

然而吴承恩写这段西游记,可是以书中的唐人眼光来看待当时的事物,要知道在唐代,玻璃物什可绝对算得上一个“说出价格来让人死心”的东西。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琉璃器,美轮美奂

这些玻璃制品为什么会如此价格不菲,同时唐人又为何会对其如此重视呢?

除了其本身色泽光亮剔透诱人之外,这还与当时的一些社会、宗教原因有关,让我们一起探看中国古代玻璃发展的历程沿革,走近这些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来看看它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唐人的多彩生活。

玻璃制品在西周之时便有记载,但一直以来却没有成为大众普及的生活用品,即便到了唐代依然如此,这些物什即便价格不菲,但唐人却依然趋之若鹜,商品的供应和需求的矛盾在唐代玻璃制品的上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同的称谓,一样的东西

在唐代以前我们很少能够在古代文献之中发现“玻璃”一词,但这些晶莹剔透的物什却一直存在于先前的那段历史之中,只是其一直以其他的称谓而被史书、诗词所记载着。

谬琳, 流离也, 或作琉璃。曰流离者, 约言之, 详言之为壁流离。——《石雅》.章鸿钊

碧玉、珊瑚、流离,咸为国之宝。——《盐铁论》.桓宽.西汉

太武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北史.西域传》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琉璃杯

在唐代之前琉璃、谬琳、 陆离、流离、璧流离,这些别致的叫法所指代的都是当时的玻璃制品,而从《盐铁论》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玻璃制品,在西汉时期就非常珍贵,其价值已经被拔高到了“国宝”这个高度。

白马驮经,佛教东进

而随着后期东汉时期,佛教东传,大量佛经开始被翻译成汉文,当时的一些释教人士为了使佛教能够快速被中国民众接受,便将梵语中的一些语音、释义进行了美化和汉化,形容水晶色的“玻璃”便在此时被慢慢叫开了。

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佛说阿弥陀佛经》

玻璃最初出现在佛经中,后来称谓玻璃制品统称

随着佛教与唐代社会生活的融合交流,在唐代“琉璃”、“玻璃”两种的叫法,渐渐成为了当时玻璃制品的主流称谓,而两种的称谓也都归属于当今玻璃制品的范畴。

那么玻璃制品为什么会在唐代及其之前数量那么稀少呢,而且大多还是产自番邦外国,难道我们中华泱泱大国还不会制作玻璃?

本土玻璃的尴尬

其实在西周时期,本土的玻璃制品的雏形就已经产生,只是那时的制品大多是珠、管、贝、环等类的小饰品,加之制作工艺困难,因此玻璃制品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西周的琉璃环

西周的琉璃贝

随着时代发展,玻璃制品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一些实用性的玻璃器具便被陆续地制作出来,然而即便如此,本土玻璃制品却依旧没有被社会广泛使用。

究其原因,在产品销售的道路之上,玻璃制品面前一直横梗着一个强劲的产品竞争对手,中国本土特产——瓷器。

瓷器在与本土琉璃的PK比赛中,基本以完胜姿态胜出!

唐代瓷器比琉璃要物美价廉一些

一、价格制约:

在中国——瓷器之国这个大环境下,玻璃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使用来说,并不是唯一的器皿选择,因为还有物美价廉的瓷器可供选择!

西京洛河水中出碎石,颇多青白,间有五色斑斓,采其最佳者,入铅和诸药,可烧假玉或琉璃用之。——《云林石谱》.杜绾

烧制玻璃制品需要矿石

本土玻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采石、冶炼、添加纯碱、草木灰、铅丹等一系列配料,通过熔化、成型、退火等复杂工艺制成,而矿源、烧制等一系列的原材料需求和生产工艺,大大压缩了玻璃制品的价格下调空间,相比具有工艺成熟、原料充足的陶、瓷产品,玻璃制品的价格显然是非常昂贵的。

古代的平民百姓,大家本身经济也都不算富裕,如果要买个用来盛饭、盛水的器皿,在价格悬殊、用途一致的对比之下,一般人肯定会倾向于选择更加经济实惠的陶瓷制品。

二、质量不佳

一个好的产品,其最终的竞争力必然是产品自身的质量,而恰恰这也正是本土玻璃制品的一大短板。

铸之中国, 色甚光鲜,而质则轻脆, 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资治通鉴》

本土玻璃多属铅钡玻璃,虽然色泽好看,但不耐用,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变化,这么明显的质量缺陷, 使得其制作为饮食器皿显得很鸡肋,而不能打入与普通民众生活联系密切的饮食器具市场,也使得本土玻璃制品在人们日常应用中,很难立足,显得有点儿曲高和寡。

三、作为观赏物,又遇到洋货冲击

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上设紫琉璃帐。

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拾遗记》

在不能满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情况下,这些本土玻璃制品便只能常年混迹于上层社会的观赏、装饰物品之中,然而要知道上层社会里的人群,他们可都是见过世面的,先前提及的国宝级的琉璃,自然不是本土玻璃制品,那可是番国上贡的贡品。

北燕时期鸭形琉璃注,晶莹透彻

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皆以白玉作之,马脑石为勒,白光琉璃为鞍。——《西京杂记》

屈多遣使竺罗达奉献琉璃壶、唾壶、杂香、吉贝等物。——《梁书》

可以看出,宫廷里面收藏、赏玩的玻璃制品,大多是外国进贡而来的精品,可同为玻璃制品,为什么外国的玻璃制品就能够得到宫廷、皇室的青睐呢?

外国的玻璃制品的兴盛

一、质量好

其来自海舶者,制差钝朴,而色亦微暗,其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了不复动,是名蕃玻璃也。——《资治通鉴》

与本土随手破裂相比,外国的玻璃制品虽然外观淳朴但质量确实不错。

在外国人的器皿发展史上,其选项中根本没有瓷器这一项,如果上层人们不想用那些看起来非常粗糙、简朴的陶器,那么就需要发展一种比较润泽的器皿,在没有瓷器可以对照参考的条件下,深挖发掘玻璃制作工艺,则最终成为了外国玻璃制品兴盛的原始动力,也使得外国的玻璃制品的质量、实用性上,更加优良一些。

二、神秘感

而对于一直对本土琉璃性能知之甚详的中国人,在乍一遇到这种不怕冷热的玻璃器皿,顿时觉得其很神奇,这货的材料应该不是人造的吧?

中国人自古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是非常重视材料本身的真实纯正……而对于一些仿制材料则不屑一顾。当宋人认识到以前被看作至宝的琉璃是用一钱不值的石头之类熔制而成的,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油然而生。--《玻璃器史话》

当时的人们认为玻璃材质是纯天然的

在最初的意识中,很多人认为外国的琉璃是自然天成的,比起手工配制的琉璃,这种打上纯天然标签的东西更加令人向往和着迷,好神秘、好珍贵的样子,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不明觉厉吧。

扶南来卖颇黎镜, 广一尺半, 内外莹洁, 向明视之, 不见其质。——《梁四公子记》

自然之物, 采泽光润, 瑜于众玉, 其色不恒。今俗所用, 皆销冶石汁, 加以众药, 灌而为之, 尤虚脆不贞, 实非真物。——《汉书》.颜师古

那么,既然外国玻璃制品这么好,当初为啥不多进口点儿呢?数量上来了,价格自然就下去了,没那么简单,这还得从丝绸之路说起。

唐代及之前的丝绸之路

因海上航海技术限制,唐代及其以前的丝绸之路主要是陆路为主,商队贸易中一直以丝绸、布匹为商品输出对象,瓷器这时候也没有大规模出口,其主要原因就是陆地丝绸之路是用驼马进行运输的,这种运输方式比较颠簸,而一路下来,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那些易碎的物品根本保存不下来。

本来运输的货物就价值不菲,一路辛苦下来,到目的地,一打开箱子,不知道啥时候就已经碎了,这结果肯定是要人老命的。

驼队,是唐代及其以前的重要运输方式

运输的限制,约束了唐代及其以前的瓷器和玻璃制品的东西方贸易、交流,而那些最终到达唐朝的玻璃制品都是非常零散地运送过来,一路上经过颠簸、辛劳,路上还要冒着沙漠、荒野中抢劫、杀掠的风险,每一个玻璃制品来到唐朝,都是附加了很多额外的辛劳,这也是外来玻璃制品价格昂贵、数量珍稀的一个原因。

既然运输这么费劲,价格又那么昂贵,用着陶瓷的也一样,这么小众的玻璃,咱不用也罢,也不行呀,因为这个时候佛教兴盛起来了。

宗教的影响

在佛教进入中原之前,或许可以撇开玻璃制品生活,但在唐代佛法兴盛的时代,玻璃制品没办法不令人推崇备至。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琉璃在佛教之中,被视为“七宝”之一,更被视之为修行的境界化身,一颗琉璃

心, 清澈无一显佛性。

一些大德法师一旦圆寂,他们火化后的舍利子便会被放入玻璃制作的舍利瓶中。

琉璃是具有神灵气机的宝物,其温润光滑的琉璃能够照亮三界之暗,蕴含着容纳佛家智慧与光明净土的作用,可以保佑十方安泰。

药师佛中提及的琉璃形象

唐代的君王多有佛法信仰,在这种浓郁的礼佛氛围之下,皇帝们对那些玻璃制品的喜爱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及破载家,得嗣恭所遗载琉璃盘。径尺。俟其至,当与卿议之。--《资治通鉴》

一个九寸的玻璃盘就能被唐代宗视为至宝,足见当时玻璃制品在唐代的珍稀程度。

在国内佛法氛围浓郁的情况下,外国输运玻璃制品困难,本国琉璃质量不好,大家又都看不上的情况之下,唐代的玻璃制品处于在一个需求旺盛,但求不得的局面,以至于皇室宫廷之中,得到一个大尺寸的玻璃盘,都会将其供为至宝。

那么, 从唐人的视角来看,当时沙僧失手打碎的那个玉玻璃,那可是打碎了玉帝的命根子呀,国宝都被你这厮给碎了,不杀你,难解心头之恨,这样一看,仿佛把沙僧拉到杀身之处,也还说得过去。

结语:在唐代及其以前,佛法中的琉璃形象使得人们兴起了对玻璃制品的需求,然而因为本土制作的玻璃质量缺陷,中国的玻璃制大多由外国进贡、贩贸而来,但因运输困难,导致其数量稀少,使得当时的玻璃产品供需关系极其紧张,在玻璃制品罕见的情况下,宫廷之内尚且以之为宝,民间自然更是将之视若连城之璧,玻璃制品也在这段历史之中,也留下了自身的一道奇特有趣风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