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毁与造就
作者:程应峰
损毁,即损坏与毁灭。生活中,损毁总是存在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中说:“大约邮寄是有小小损毁之虑的。”巴金《还魂草》中写道:“从几处被损毁的屋瓦的洞隙中,经过了天花板,漏下断续的雨滴。”这都是对损毁的描绘。
损毁是多方面的,除了一般物品的损毁,还有文物的损毁、环境的损毁、无形资产的损毁、名誉的损毁、形象的损毁,等等。私人物品会因过度使用或意想不到的原因损毁,而共享物品、公共设施、自然环境,更容易遭到人为破坏,灾难性损毁。
与损毁对应的是造就。有人为造就,比如一座城市的演变,大多离不开城市治理者有心的作为;也有自然造就,比如纳米比亚,一半海洋一半沙漠,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海相交奇景,成为世界上最惊艳的游览圣地。
前不久,我所在的城市进行河道清淤。应该说,这是一种造福人民的造就。清理之初,河道里的水被放得所剩无几,有浅水处,有河床裸露处,少有深水区。履带式挖掘机在河床上推进挖掘,堆起的泥沙被大货车一一运走。几个月后,整个城区河道被挖掘机挖掘清理了一遍。但是,这期间,因疏通后的河堤换铺护堤砖,运送护堤砖的装载机,将赏心悦目的河滨公园人行道部分地段碾压得面目全非,许多完好的美观的人行道砖被碾得粉碎,许多树植、景观亦被无情损毁。
有造就,就会有损毁,这也许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我想,如果谋事者将造就的细节考虑在先,通过正在挖掘的河道运送护堤砖,这种无端的损毁,或许是可以减小到最小限度甚至避免的。
我想起了另一个重大事件。1933年始,欧阳道达率众南迁故宫文物,16年辗转两万里,其间经历过日军、土匪的炮火,还有潮湿、白蚁、鼠患和车祸,但上万箱故宫文物几乎没有损毁。近两百万余件文物,到达目的地后,光清点就花了7年时间,这绝无仅有的奇迹式迁移,缘于当时的故宫人把文物看得比生命更珍贵。有充分的准备在先,确保不论翻车、进水等因素都不会损毁文物,加上全力以赴的途中护卫,才会几无损毁地完成这次文物大迁徙。可以说,这是一种面临可能的损毁却不容有半点损毁的背负历史使命的巨大造就。
很多事物的造就,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比如钢城鞍山,利用闲置的老厂房改建成鞍钢集团博物馆,让老厂房变成新景观,让工业遗产造就出特色文化。这离不开工业生产的大背景,也离不开认知者的良苦用心。71米高的百年高炉巍然矗立,管道、机器井然排布,正在劳动的铜铸人像……让许多游客在观赏当地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之余,有幸重温大工业生产时的记忆。这看似冰冷的钢铁和砖石,何尝不是活着的工业经典和人文精神?
将损毁减到最小,将造就放到最大,文化才不会断了源流,传承才会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有物可栖,有迹可循,有形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