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潘建伟不再是那个潘建伟?
1970年3月11日,浙江东阳一户姓潘的人家,潘孟迪的孩子诞生了。看着摇篮里的潘建伟,嘴角总忍不住严肃,不禁漏出八颗月牙。
母亲张香姣是个急性子,总不会乱花钱,都用在儿子的教育上。夫妻俩第一次当父母,对潘建伟的发展从不担忧,任凭他自己向上走。
潘建伟见潘孟迪的次数,能倒数过来,任凭母亲管教。
在她心里,建伟从小爱玩,爱疯,爱数理化,什么东西都能玩出名堂。
有一次上课惹班主任头颅盖冒烟,潘母听到老师反应:
“他太闹了,上课时候经常开小差,一件事情从不专心”,也快“火山喷发”了。
“我妈是老师,最不喜欢不遵守纪律的学术,你懂得,也不能影响其他同学”,潘建伟对母亲说。
家人眼中,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每年都会抽空回家一趟,凌晨静悄悄地打开大门,
第二天起来,父母才知道孩子早就回来了。
1996年这一天,潘建伟考取中科大硕士学位,去往奥地利攻读博士。
他此时的梦想是:
我要在中国构建一个世界领先的量子实验室
2013年最终实现量子通讯网络,标志着中国人走向量子世界,为国家提供重要的信息安全保障。
解决光子探测系统被攻击的安全漏洞,提高现实量子秘钥安全性,他被美国物理杂志评为重大进展。
潘建伟最喜欢千年儒家孔子的一句话: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他还说:
“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那么我们现在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美国故伎重演20年芯片战,潘建伟不再是那个潘建伟
美国科技使用红头文件,打着技术透明的号角,向中国量子试压,迫使潘建伟公开量子技术。法国的做法更令人“厌恶”,他们说:
中国研究量子芯片,已经阻碍了全球国家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
他们要当世界正义的主角,中国不公开量子通讯核心,将会采取强制性制裁。
我想说,美国科技在重演2020年历史,再次使用手中红头文件,拿起锤子砸起自己的腿。
潘建伟与团队创造新纪录:500公里量子现场光线秘钥分发,打破国外所谓的威胁言论,他凭借着多年量子研究,通过自主研制超导探测器注入激光,利用时频传递进行时空传输。
2020年后,潘建伟忙在超导量子计算,自主研制多项中国科技技术,提高整体国民自信心。
在全世界著名《自然》杂志发表“跨越4600公里天地一体化量子通讯”,引爆全球科技轰动,同时验证了中国技术走在前沿,初步走向成熟获得运用。
潘建伟说:
我们的工作表明,量子通信技术对于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已经足够成熟。
类似地,如果把来自不同国家的国家量子网络合并在一起,并且如果大学,机构和公司聚集在一起以标准化相关协议、硬件等,则可以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他有种不服输的性格,前文说道当过兵的潘孟迪忙于事业,很少见上儿子一面,养成了自由的性格。
孩提时代就喜欢捣鼓数学,物理,化学,母亲这样评价他:建伟从小记性好,《封神榜》看一次就全部记住了,还能全部讲给他爸听。
潘建伟,记录着他从未公开的秘密
潘建伟在浙江东阳乡下的时候,语文成绩非常差,英语还没有谁会说,谁有胆儿上课,初中后,班主任给他作文打了40分。
“当我是班长的时候,打这么点分数很羞愧,但我从来不怕输”,潘建伟勇敢地说。
他非常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还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做感兴趣的事儿,总比什么不做也好,俗称的方式会永远得不到。
他有一句话值得世人收藏:
“我愿意循环地去学习和工作,如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反之也没失去什么,一直很努力,但不会拼了命去学”
对量子通讯之父潘建伟来说,中国基础研究是追逐世界科技的敲门砖。
10年前,没有任何研发经验,被迫走在国外的后面,
10年后,摸索自己的量子芯片、量子通讯道路,从零基础到一举拿下量子领先核心技术。
根据媒体对潘建伟的采访,大部分人是这样描述他
当时中国量子在慢慢摸索,积累经验的时候,国外禁售关键零部件,要中国造不出来,一直跟在尾巴后面走,所以,重要的核心部件,即使我们能花钱买得到,也要自己会生出,这也正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500公里量子光线现场分发,已经撼动全球科技
比如说,俄罗斯在欧亚大陆建造密钥分发网络,欧洲与韩国在制定量子规划建设,美国,日本推进量子通讯卫星。
而中国跑世界前沿,中科院潘建伟努力研制墨子号,让5颗低轨道量子卫星实现分发,开展标准化定制。
一切的一切的开始,并不容易实现,从小到大,他超出常人的智慧,英语和语文废了,就搬去县城深造,他现在会说一口流利的洋文,但他在乎中国人的想法,希望有人给予支持,精神上,行动上,也要得到天下人点赞。
潘建伟造出量子,也就会实现时间旅行,一切需要时间的静候。
“你想做到多少岁“”
“我现在已有47岁,希望60岁生辰时候,把这个量子实验做完”
就像他从小调皮捣蛋,推翻老师课堂、喜欢孔夫子教会、打破国外量子封锁一样,总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把中国科技推向整个地球,为中国人代言!
我是刘小维,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求关注,求关注,求关注,说三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