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新书推荐:中学语文文言翻译学

332.新书推荐:中学语文文言翻译学

文◉杜若东

温馨提示: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约4322字。

郑重向大家推荐我的一本新书

本书由杜若东原创,耗时2年多时间,全文近4万字。我力图构建适合中学教学的文言翻译学,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翻译的历史回顾、知识储备、翻译技巧方面的内容。资料翔实,贴近课本,晒干货,不掺水。既有理论知道,又有具体的例句解析,本书适用于想提高文言文成绩的学生及古文爱好者。相信您读了此书一定会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部分内容节录

1

序言

我先后从事过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对于文言文部分尤其留心。一方面是出自内心的对于文言文的一种偏爱,更准确的说是对他所负载的中华传统的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教学的需要。因为我感觉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感到陌生,做起题不知从何入手,导致得分很低。鉴于以上两点,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致力于对于中学文言文的研究。

这些成果已经在我的《学成语 通文言》《中学文言一点通》(上述两书暂未发行)中展示出来,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对于文言文而言,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就在于能否准确的翻译文本。而只有通过对文言文本的翻译,才能全面解决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中学文言文有它的特殊的范围和对象,它既不追求新异的独创学术研究,更不是戏说八卦式的无稽之谈,它的范围是中华传统典籍中,以文言文形式展现的、较为浅显的、具有人文价值,闪烁思想光芒、体现审美情趣的优秀篇章,除了初高中课文中的文言文部分外,还包括课外的类似文章。而学习这些内容的主体是广大中学的师生。

中学语文文言教学目标除了承继古代文化遗产之外,主要的目的是能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具体表现为文言文习题的分值。换言之,中学语文中的文言文,是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体现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以分数作为衡量文言文教学成果的指标。

当文言文翻译和中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的时候,我认为中学语文文言翻译学就产生了。对于文言翻译,已经有好多先辈学者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针对中学语文文言文翻译,上升到一门学科角度来认知的还没有。我认为中学语文的文言翻译,绝不应套用以前那样笼统而简单的模式,所谓目标:信达雅;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增删留补调换。尽管上述说法名头很大,语文老师几乎都知道,可这十几个字就是灵丹妙药,就能解决中学文翻译的所有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起。

平心而论,这种看起来很美的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方法和规律来于实践,但是离开具体的实践,方法和规律将被架空,什么都不是。所以,有必要构建起中学语文翻译学的构架,既有大量的结合实例的分析,也有适时而精当的理论总结,从字到词再到句建立起一套系统,从而实现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的有机精准转换。唯有此,才有可能真正认清中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学的真面目。

我深知这个系统是从中学语文教学中来,而又用于语文教学中去的,所以他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它必须注重实用,绝不应是花哨理论的堆砌。同时,他又必须着眼于规律和方法,交给学生一把能尽可能开各种锁的管用的“万能钥匙”,同时给语文老师以启迪和参考。我期望通过我的这本书能够给中学文言文教学带来一种突破,或者是一种改变。当然,改变必须从再认识开始。我深知自己学力有限,但是我通过不断积资料,大量的阅读,中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学的学科框架在我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我也有信心写好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力求避免材料的无意义罗列,坚决杜绝不疼不痒的理论分析,并力争写出自己的观点。要之:实用。写好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实现,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分享,我愿意接受同仁的批评和意见。

——朱生豪致宋清如

2

目录

序4

一、文言文——古代的书面语7

1.再识文言7

2.说文论言9

3.白话今昔13

二 文言文翻译概说15

1、翻译溯源15

2.文言文的翻译的原则:变与不变16

(1) 必须坚持表达的内容不能变。17

(2)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的方式。18

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9

(1) 直译20

(2)意译21

三、 为何文言文难译22

1.不加标点24

2.以字为词24

3.古今词汇差异25

4.语法异变26

5.义随文变27

6.修辞特异27

7.常识必备28

四、文言文翻译知识储备29

1.汉字的音节29

2.字不等于词30

3.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字31

4.学会区分文言文中的单纯词与合成词35

5.注意区别文言文中的词与词组38

6.偏义复词39

7.汉字的字形40

(1)繁体字与简体字41

(2)通假字44

8.汉字的字义45

(1)本义45

(2)引申义46

(3)必须掌握的汉字部首含义46

(4)汉字的本义、古义、今义、基本意及通义48

(5)假借义49

(6)古今异义51

五、文言语法54

(一)古今词类54

一、 文言实词55

1. 名词55

2. 动词56

3.形容词57

(二)关于词类活用58

1. 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58

2.使动意动为动对动59

三、 文言虚词60

(一)代词60

(二)助词63

(三)介词67

(四)连词70

(一)表让步关系70

(二)表因果关系71

(三)表目的关系71

(四)文言句式71

(一)状语后置72

一是理解状语后置这一术语的定义72

二是搞清介词结构后置的特点,或者说标志。73

(二)定语后置74

六、文言翻译技巧77

一是理清句子关系,准确添加关联词语77

二是把握上下文语境,做到随文释义80

三是准确把握修辞,避免望文生义82

七、 利用语法知识翻译古文86

3

正文节选

3.白话今昔

和文言文相对,那就是白话文。当然白话也有古今之分。古白话是用主要是采用古代口语写成的书面语。如上节所述,本来秦汉之前,言文差距是很小的。

唐代古文大家,上文提到的韩愈作过一篇《进学解》,文中借国子监的学生质问国子先生说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周诰指《尚书·周书》中的一些篇章。殷《盘》指《尚书·盘庚》。佶屈聱牙指文字艰涩难懂不顺口。全句意指《尚书》作为古代的文章很难读。

的确是这样,我们举出《盘庚》的一段话作说明: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按说这是盘庚迁都殷(今安阳)后告诫群臣的一段话,应该是当时的口语,可是现在我们很难读懂了。其实,在汉代这些话语只有经过经学家的解释才能被普通人所领悟。

这说明,古代的口语(白话文)到了后代就成了文言文。上面所引文字的译文:现在我这年幼的人,不是不听从大家的意见,迁都之意实在是上帝通过深知天命的人传达下来的。因此迁都新邑不仅不是违背卜兆,正是大大彰明卜兆的灵异。到了汉朝言文距离进一步加大,因为当时经学非常发达。经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先秦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作注。

这说明汉代人已无法按照当时习惯的理解方式解读先秦时期的文章。这说明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由先秦到秦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五胡乱华,带来民族大融合,随之口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文言文已经成为读书人读书作文的固定习惯,笔下写的口里并不说,而嘴里说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比如的一些作品有一些还是表现出了白话色彩,诸如《世说新语》,即为时人的口语记录。我们知道,佛教在东汉时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极大发展,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要推广传播佛教,就需要翻译佛经。为了能使下层民众听懂,译经者就采用口语的书面语形式。

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白话的兴起跟佛教大有关系。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的发展,出现了俗讲活动,僧侣将佛教教义和佛经故事采用说唱结合的方式通俗的告诉大众,而俗讲的底本就称之为变文,其中就要大量的白话文,有人称变文是中国白话文学的起始。

到了宋元时代,一方面出现了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即用当时白话创作。而文人模仿话本创作的小说则称之为拟话本。大家耳熟能详的“三言二拍”即是此类。另一方也有语录体。禅宗语录大量出现,大都为禅师口语,由亲随左右的门弟子随时笔录编集而成。

另外,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弟子也用口语体记录老师的言论,即《朱子语录》。到了明清时期,白话小说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其杰出成就就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清末举人裘廷梁发起组成了我国第一个白话学会,创办《无锡白话报》,以白话宣传维新思想,他曾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

到了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第一个提出用白话文写作。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他创作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新文化运动,打出民主科学的旗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此启迪民智,普及知识,并启用了新式标点符号。这场运动奠定了现代白话文的雏形,白话文写作的方式获得了大众的认同,从此具有现代特色的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

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普通话(实际是现代白话文)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文言文翻译概说

1、翻译溯源

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特别用括号指出: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可以这样认为,前者是狭义的翻译,后者是广义的翻译。文言文翻译就是广义的翻译,也即把文言文(古代汉语)转化成普通话(现代汉语)。

我国古代就有专门从事翻译的人员,称“象胥”或“象寄之才”。《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所谓“五方之民”指: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也就是说。对于处于中国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依据方位不同,配置有称呼各异的翻译人员。后来,只有“译”保留下来,其他称谓消失了。翻译人员,又可称为“舌人”。“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中》)” 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我国西汉时产生了一部语言学专著《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是扬雄,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方言学字典。书中,作者列举了各方言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并指明民族共同语(也叫通语或雅言)。实现了方言到方言,方言到通语的翻译。

到了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越来越频繁,而翻译佛教经典是书面文字的翻译,不同于以前的口译。有人研究认为,“翻译”一词起源于约公元二世纪东汉桓帝时:“至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隋书·经籍志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