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46)为音配像画“句号”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音配像画“句号”

到2006年6月,音配像二期工程就能完成101出戏的录制,已经超额完成了李主席要我们录制的100部的任务。怎么为音配像这个重大文化工程画个圆满的句号,我在和高长德等人商量以后,于5月18日给李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四项建议:一是将二期工程录制的剧目,全部制成光盘出版发行;二是将二期工程所有戏的剧本编辑出版(作为内部资料);三是编辑出版《文化丰碑——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画册;四是2007年年初,召开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新闻发布会。
    李主席在5月19日即批示同意。于是,我在两个月没有管促进会具体事情以后,又为这四件事忙碌了起来。因为我干音配像干出了感情,就像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不放心;再有就是,李瑞环主席对我20年的信任与关心,我有责任把音配像善始善终地抓好。

我首先抓画册。因为光盘出版我们一直抓得很紧,基本上在二期工程中录一出戏马上就出光盘推向市场,所以我不愁光盘出版。可是如何通过一本画册来反映历经21年录制了460部戏的巨大文化工程的历程、成果与意义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考虑再三,我决定自己动手写文字稿。从2006年6月到10月我8易其稿。

第一部分以“峥嵘岁月”详细介绍了音配像工程从1985年开始在李瑞环主席创意策划下进行试录,1994年正式批量录制,直至2006年二期工程胜利完成的艰难而辉煌历程;
    第二部分以“璀璨成果”,详细介绍了音配像工程的丰硕成果:一是录制“百家精品”,二是展现了近代中国京剧发展史的“百年薪传”的真谛;

第三部分以“共铸辉煌”介绍了各个方面人士和部门单位所做的贡献;

第四部分以“千秋伟业”介绍了音配像工程的重大意义:它是前无古人的文化创新工程,规模宏大的文化抢救工程,深入广泛的文化普及工程,影响深远的文化流传工程。

文稿得到李瑞环主席、方放会长和诸多艺术家的肯定。我请高长德同志主持资料照片的收集与编辑。他是天津市剧协主席,对音配像工程比较了解,且音配像很多照片都是他拍的。我还请接替我担任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的文化局党委书记方伯敬同志担任副主编。

由于大家共同努力,画册进展也很顺利,到2007年1月就交天津杨柳青画社编辑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