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禅6步法 | 如何在日常沟通中保持觉知?
在人际关系之中,我们偶尔会生起疏离感与恐惧感,这纯粹是生命状态的一部分,也并非是一个人的责任。接纳了这一点,你就可以试着在沟通时保持正念觉察与坦率,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际禅”。其实,与他人相处时所经历的缺憾感与恐惧感,如水一般“既可载舟,亦可覆舟”。因为他人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嗔恨或迷惑,而无法明白你的作为,或无法以开放的方式回应你。这的确可能引发我们的孤立感与缺乏自我价值感。但如果你能彻底接纳它,就能将之转换为一次修行的良机。一名教导者桂格瑞·克雷蒙(Gregory Kramer)在其著作中写道:“既然有所谓的座上禅,有行走禅,怎么会没有倾听与言语的禅修呢?通过人际交往练习觉知,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吗?”桂格瑞把“人际禅“的练习称为“洞察力的对话”——与人交谈之际,在回答冲口而出之前,不如先三思:桂格瑞在与人交谈中讲到:回答冲口而出之前,不如先三思:留意当下生起的感觉和念头,继续自问:我们是否在评判、诠释、曲解对方的话。这样三思与观照,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反应模式更加敏锐觉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以此方式来练习彻底接纳彼此,就能增加我们人际关系中的体谅与仁慈。通过缓和情绪、加深觉照,我们就不会被无意识的缺憾感与恐惧所摆布,而能游刃有余地做出选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彻底接纳“缺憾与恐惧”这样令人痛苦的感觉?非洲国家赞比亚有一个极具疗效的方法,能够给我们启发——部落里如果有人生病,无论是心理或生理疾病,他们都认为这是因为“恶力”侵入人体所致。由于部落里所有人都是彼此联结的,一个人的痛苦会影响其他人,因此所有人都得参与治疗。部落人对治疗仪式的认知是:“恶力将随着真相的展开而形迹败露。”因此,病人必须坦白心中的愤怒、仇恨或欲望,部落里的其他人也都必须表达隐藏在内心的伤痛、恐惧、嗔恨和失望。于是,在舞蹈、歌唱与鼓声之中,一切都显露无遗。这时,一种放松的状态才会产生。通过释放这些令人备受煎熬的真相,“恶力”得到释放,然后,整个村庄得到净化。这个仪式蕴含了伟大的智慧。在我们的文化中,疾病或沮丧被视为个人的事,但赞比亚部落里的成员却不会因自己的痛苦而被苛责或孤立,他们共同关注同伴的痛苦——不把痛苦个体化,即是彻底接纳的要点。
生命的痛苦并非个体所有,也非由个体所造成,而是因为千千万万个“无常”在影响我们身心变化的状态。当我们如是了知,并保持开放、不设心防、彼此接纳,我们就能一同愈合康复。我们对待生命的旧有看法中,很容易把嫉妒的念头、自私的习性、与难以消除的批判性,看作是个人的问题和缺陷。不过,倘若我们能细致地关心他人,我们就会看见:感到缺憾与恐惧的其实并不只有自己,也会明白,大家一样都憧憬成为更有爱心、更为觉醒的人。而内心的痛苦,往往与觉醒是同步进行的。一旦明了此点,我们便能从缺乏自我价值感的困扰中解脱。你要知道:当你感到恐惧或羞愧时,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份痛苦。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只需要接纳这个简单的事实。生命当中,我们会不断生起疏离感——这纯粹是生命状态的一部分。当我们学会彻底接纳,以光明与爱看待对方之时,所有疏离感都将消散,解脱的种子终将萌发。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总是能够与他人能进行真诚、有益的沟通。然而,当我们深陷缺憾与恐惧的情绪,如何认清什么是真实的?又怎么分辨什么是有益的?我们该如何才能敞开真心地交谈与聆听?以下的方法主要指导我们“如何在沟通时保持觉知”。你可以在每次与人交谈,或者两人以上聚会时,借机用以下方法试着来一次“人际禅”。将“保持觉知的沟通”视为基本的修持,也就是在与他人相处时要确立你的心当下确实在场,而且始终保持诚挚宽容。随时提醒自己:你有决心和毅力如是观照。你可以选择呼吸的部位,或肩膀、手部、腹部、脚部,跟他人交谈的时候,尽可能频繁地留意这些部位。在日常生活之中,你若能对这些部位多加留意,就愈容易在跟他人相处时,保持身心皆在场的心态。别人说话的时候,试着先放下自己的念头,注意听听对方在说什么。首先别去顾虑谈话的目的,继而不断留意体内出现的感觉,特别是心口部分的感觉。尤其要注意别让你的心迷失在对对方的批判性的想法中,发现自己在批判、分析或解读时,就以正念察觉这些想法,放下它们,重新去聆听对方。这并非表示你必须同意对方的话,而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因为,你已经全然地专注于当下。请注意对方的语气、声调、音量和词句,真挚且深入地聆听。除了留意对方说的内容,还需接收对方要传达的情绪和思想。尽量不要预先准备或练习你要说的话,特别是当对方正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即兴说出当下你感觉最真实而有意义的话,你可以就先前听到的话语做出回应,但也不一定都要回应。你要说的话语应该源自于当下的经历。发自内心地回应对方,须先向内聆听自我,然后慢慢地说,对自己的身心保持觉知。与他人互动之时,要多作停歇,说话前和说话后都简短地停歇一下,说话之时也要缓和情绪,保持身心觉知。别人说完之后,你也要稍作停歇,回味一下对方所说的话。随着每一次停歇,放松身心,安住于开阔的觉知之中,全然观照当下的经历。停歇之时,你可以通过自问的方式与心灵沟通,使觉照更深刻。例如问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是什么?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再问自己问题,来加深对他人的觉照:“他现在正在经历什么?”这个问题既积极又具接受性——你有意地询问调查,同时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请尽可能常常运用“停歇、放松、观照”三步骤,迈向觉照当下的大道。要在人际沟通中保持觉醒并不容易。我们常在沟通时忘记保持身心觉受,忘记要不抱想法地聆听,忘记千万不要预先练习说什么,忘记了一切。这时,我们就要以彻底接纳的心容纳这些情形,原谅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如此,真正的亲密感才可能出现。我们应当训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专注于当下的心态,习于将正念觉察与慈爱融入日常生活。在我们以真诚仁慈来沟通的当下,因疏离而生起的迷惘将慢慢消融。如同许多其他方式一样,这些关于沟通的练习使我们品尝彼此联结与亲密归属的甜美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