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的中国之旅 | 周末读书
罗兰·巴特于1974跟随“《原样》杂志访问团”来到中国旅行,这次旅行持续四个星期,按照中国政府设定好的路线,他们跟随官方指派的导游,游历了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洛阳,西安等地,旅行并不自由,他们被指定访问一些当地重要的景观、学校、工厂和人民公社,强制观看一些充满中国特色的红色文艺演出,同宣传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官员交流。巴特对这次旅行并不满意,除了三本死后数十年才被发表的日记和74年一篇短文外对此次旅行鲜有提及。
在这几本日记里,即使罗兰·巴特一直在平静的记述自己见到的一切,但也无法掩盖他的失望之情,他所看到的中国是一个缺少“意外”、缺少“俳句”、缺少“偶遇事件”的国家,他疲劳,厌倦,困乏,他甚至断言道:
在这里,无任何色情。
无任何民俗痕迹。
无任何宗教表现。
没有任何东西在讲述历史。
虽然他深知,是因为那些寸步不离的旅行社官员的出现,才阻碍、禁止、审查和取消了他看到完整中国的可能性,但他还是做出论断“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在这种激进主义这种狂热的连续性,这种强迫性和偏执狂的话语中生活。”
罗兰·巴特的感情诚实中肯,他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在这之前,经历了“五月风暴”的法国学术界,在左派革命热情和内外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欧洲知识分子对于共产主义中国和那里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充满好奇,他们对此时的中国怀有深切的好感和一种想象和期盼,但巴特带了给他们的答案,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
罗兰·巴特之前曾于1966到1968年间三次前往日本旅行,并在这期间写下了他的符号学著作《符号帝国》,显然,在巴特眼里,由大量砖块堆砌而成的,只有毛泽东的书法才被称得上艺术的中国无法与日本相比。
我们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或者说我们了解我们应该获取的历史吗?我们存在其中,但似乎很少去观察它,也很少有这种观察的角度,我们甚至不及利玛窦、海德公使夫人和罗兰·巴特这些外来者更清楚我们的民族。
文学作品给我们以惊吓和思考,但我们需要走的还有很远。
(张浅撰文)
【沙龙现场】
本期沙龙录音已上传至旁若无人斋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