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发烧了,怎么办
发烧后你会怎么做?为了图省事,不少人会选择硬扛或者自行服药。不过,在防疫形势依旧严峻的今天,这种做法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张文宏医生呼吁:如果发烧,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做检测。早做检测,早出结果,早做应对。
4种情况别急着吃退烧药 一是低于38.5℃:38.5℃以下的发热,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范畴,不必吃退烧药。此时应多喝水,并采取物理降温即可;二是已经服药:已经服用退烧药却没起效,4小时内不宜再次服用;三是药物引起的发热:“药物热”是指治疗疾病过程中,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发热。常见包括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肿瘤药、抗组胺药、抗结核药等;四是慢性病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会通过肾脏代谢,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藥前应咨询医生。有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3种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简易有效,对孕妇、儿童或老人等不宜用药的人更适用。一是冰袋降温法。适用于体温39℃以上的高热患者,部位为腋窝、腹股沟及腘窝(膝盖后方凹陷处)等血管丰富处。每次应放置10至30分钟或遵医嘱,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如有局部皮肤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立即停止使用;二是温水擦浴法,适用于低烧。用32至34度的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将高温传导发散。按双上肢、背部、双下肢的顺序擦拭,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稍用力,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擦浴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着凉。擦浴后,应观察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感觉异常等症状;三是酒精擦浴法,适用于40℃以上的高热患者。将纱布或柔软的毛巾用25%至35%的酒精蘸湿,拧至半干,水温保持在32至34度。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手心处进行擦浴,避开胸前区、腹部、后颈部。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