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伪影:根本原因与规避方法
基于患者的伪影
运动伪影
骨窗和3D VR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患者运动,其中骨质重叠导致高密度的月牙,解释了明显的双侧硬脑膜下血肿假象。
暂时性造影剂中断(Transient interruption of contrast)
胸部的增强轴位CT图像显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造影剂强化,而肺动脉主干相对未增强。
Magaya E . Case report: Transient interruption of contrast[J]. South African Radiographer, 2016.
服装伪影
基于物理的伪影
线束硬化
条纹伪影
后颅窝的线束硬化伪影“亨氏暗区”,左侧为校正前,右侧为校正后
Barrett J F , Keat N . Artifacts in CT: recognition and avoidance.[J]. Radiographics, 2004, 24(6):1679-1691.
杯状伪影
杯状伪影。在没有校准(a)和校准(b)的情况下,通过均匀水模型中心获得的CT值。
Barrett J F , Keat N . Artifacts in CT: recognition and avoidance.[J]. Radiographics, 2004, 24(6):1679-1691.
金属伪影/高密度异物伪影
金属伪影抑制技术可以减少许多不同类型的金属伪像,并且可以揭示新发现。(A)髋关节置换之间的暗条纹主要是由于线束硬化和散射所致。(B)“金属伪影抑制技术”图像更清楚地显示了左髋关节置换附近的积液。(C)围绕动脉瘤线圈的尖锐而细小的交替条纹主要是由于运动和欠采样所致。(D)金属伪影抑制技术图像显示线圈周围有出血。(E)胆囊切除术夹周围平滑起伏的条纹归因于风车伪影。(F)金属伪影抑制技术减少了这种伪影。
Boas F E , Fleischmann D . CT artifacts: causes and reduction techniques[J]. Imaging in Medicine, 2012, 4(2):229-240.
部分容积效应
当吸收差异很大的组织被包裹在同一个CT体素上,产生与这些组织的平均值成比例的光束衰减时,就会出现部分容积伪影。
部分容积效应在CTA中尤其有问题(例如,将伪影引起的明显对比剂填充缺陷误诊为PE)。因此,如果伪影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建议使用薄片重建(1-1.5 mm)。
左:部分容积伪影的机制,当密集物体偏离中心部分突出到X射线束中时发生。(中,右) 三根直径12 mm的丙烯酸棒的CT图像,支撑在平行于扫描仪轴且距离扫描仪轴约15 cm的空气中。(中) 棒部分进入截面宽度获得的图像显示部分体积伪影。(右) 当棒完全进入截面宽度时获得的图像显示没有部分体积伪影。
Barrett J F , Keat N . Artifacts in CT: recognition and avoidance.[J]. Radiographics, 2004, 24(6):1679-1691.
部分容积效应 5mm与1.5mm比较 圆圈中病灶大小显示有差别
量子斑点(噪声)或光子饥饿
噪声不是所需信号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所有电子系统中,并且起源于包括电子干扰在内的多种来源。它在所有图像中均显示为不规则的颗粒状图案,并降低了图像信息的质量。根据严重程度,它可能不明显或使图像无法诊断。噪声不应与伪影相混淆,尽管噪声本身就是伪影,但伪影的随机性较小,并且在理论上应可重复。
量子斑点。(a) 颈椎的轴位和(b)冠状位CT图像显示,由于大的体型和光子饥饿,解剖清晰度较差,特别是在肩部。在这些图像中,由于低信噪比,量子噪声更加明显。
mAs降低导致的噪声
光子饥饿伪影
光子饥饿是一种基于物理的伪影,它出现在高衰减区域,特别是金属植入物后面。由于到达探测器的光子数量不足引起。因此,光子计数的统计变化成为图像对比度的主要来源。这会产生沿高衰减光束路径(如与金属物体相交的光束路径或穿过大量骨骼的光束路径)的条纹图像。
肥胖导致的噪声增加
在一些应用中,即低剂量CT协议中,由于光子饥饿而增加的噪声通常作为低患者辐射剂量和可接受的图像质量之间的权衡来遇到。通过自动管电流调制(增加mAs)和自适应滤波可以减少伪影。噪声或光子饥饿可以通过增加mAs或通过使用迭代重建技术来解决。
使用迭代重建可以降低光子饥饿伪影
欠采样伪影
CT中的混叠伪影,也称为欠采样伪影,是指在图像数字化过程中,模数转换器(ADC)的精度支持误差。
图像数字化有三个不同的步骤:扫描、采样和量化。
采样时,测量图像中每个像素的亮度,并通过光电倍增管,产生一个输出模拟信号,然后进行量化。
采集的样本越多,信号的表示就越准确,因此,如果出现采样不足的情况,计算机将处理不准确的图像,从而产生混叠伪影。
更多关于欠采样伪影的内容,参见:“太”爱干净产生的CT伪影丨欠采样伪影。
欠采样伪影
基于硬件的伪影
环形伪影
环形伪影是由于CT扫描仪中一个或多个探测器元件的校准错误或故障而发生的CT现象。较少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探测器盖(detector cover)的辐射剂量不足或对比剂污染所致。它们出现在扫描的等中心附近,通常在同一位置的多个切片上可见。它们是头颅CT中常见的问题。
修正方法通常很简单:重新校准扫描仪,并告知转诊的临床医生,看起来令人担忧的环形阴影是伪影。有时,探测器元件需要更换。
环形伪影
环状伪影
球管放电伪影
当球管内短路时,通常从阴极到球管外壳发生放电。其结果是X射线输出暂时丧失和局部伪影。
球管放电的原因有很多:
1绝缘子表面闪络
2绝缘子击穿
3真空闪络
最常见
由于管内的颗粒杂质或气体
由于残余气体的存在,新球管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少量的球管放电现象并不少见,现代扫描仪已经自动处理从最终图像中去除伪影。
球管放电引起的伪影
截断伪影 out of field artifact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但将物体移动到视野之外并不一定会产生新的伪影。现有的伪影(即泊松噪声或金属伪影)不会随视野而改变。FBP中的滤波器是非常局部的,这意味着远离视野的探测器测量对视野内像素的影响最小。
当被扫描的物体延伸到视野之外时,许多现代扫描仪在视野边缘产生明亮的像素。这实际上是由于FBP的次优实现,可以用更好的重建算法解决。
对于截断伪影的解决,需要依靠CT操作员确保患者的身体完全位于扫描区域内,或者根据要扫描的是头部,颈部还是胸部和身体,将上肢放置在扫描区域之外。
滤波后的反投影可以用比被扫描物体小的视场重建获得的图像。顶行显示视场,第二行显示正弦图,第三行显示过滤后的正弦图,底行显示过滤后的反投影重建。正弦图是投影数据的绘图(横轴是球管角,纵轴是探测器编号)。(A) 全视野。(B) 视野有限,视野外的正弦图设置为零。这会产生一个锐利的边缘,在滤波反投影中被滤波器放大,在重建场的边缘形成一个明亮的边缘。这似乎是许多现代CT扫描仪所做的。(C) 视野有限,用正弦图将视野外的值设为终点,以防间断。这避免了人造的亮边。在视场边缘仍然存在一个小的误差,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方法或扫描稍大的视场来减小误差。
气泡伪影
CT上的气泡伪影是由于X射线管周围的油冷却液中存在异常气体所致。这个伪影表现为轻微的低密度,这只在脑部扫描中被描述过。
CT扫描仪中的X射线管通过使用油作为冷却剂的热交换系统防止过热。系统中异常的空气/气体气泡微妙地改变了主X射线束的传输,使其衰减降低了3 HU。由于气泡在冷却剂中的运动,气泡的数量和精确位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当冷却剂循环和球管旋转时,X射线会发生波动衰减。因此,伪影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由于对X射线束衰减的影响非常轻微,因此只有在使用窄窗口宽度时才能看到这种伪影,而实际应用仅限于CT脑部检查,主要是“脑卒中”窗值设置。
冷却系统里的气泡引起的伪影,类似脑水肿表现
冷却液油中可能会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产生气泡:
CT保养/维修期间,例如换油/加满
管壳/换热器的完整性损失:设计为独立单元,与外部环境没有通信
由于系统中的蒸发,在油中自发形成气体,随着油管的老化,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使用模体扫描,窄窗观察到的伪影
通常放射科医生/放射技师很难意识到这种伪影的存在,因为在早期缺血和其他病变中,CT脑上真正细微的低密度非常常见。放射科医生或临床转诊者可能会变得可疑时,可以重复CT或MRI检查。
如果怀疑伪影可能存在,则需要联系供应商,由合格人员对扫描仪进行测试。维修工程师能够执行“气体检测测试”,以确定冷却液中有多少气泡。
现在有了新的扫描仪,可以读出油冷却液中气泡的数量,如果气体的数量达到预定的临界阈值,可以提醒扫描仪供应商。
解决问题需要工程师更换机油并处理系统中的任何潜在缺陷,例如管壳泄漏。
螺旋和多通道伪影
风车伪影
在CT成像中,风车伪影是螺旋多探测器采集过程中遇到的轴位平面上的图像失真。伪影的外观特征是从焦点高密度结构发散的等距离明亮条纹。在受影响的切片上来回滚动时,条纹似乎在旋转-因此得名。
风车伪影是由z平面中的数据采样不足引起,这是由于在机架每次旋转期间,多个探测器行与重建平面相交。随着螺旋螺距的增加,与相同图像平面相交的探测器行的数量也增加,从而导致条纹数量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减小螺距或使用序列扫描技术来改善风车伪影。
风车伪影
阶梯伪影(stair step artifact)和斑马伪影(Zebra stripes)
(A)由于螺旋插值而产生的斑马伪像(交替显示高低噪声切片,箭头)。这些在视野周边范围内更为突出。(B)在螺旋和多排探测器CT中看到的阶梯状伪影(箭头)。这些在视野周边附近也更加突出。因此,重要的是将感兴趣的物体放置在视野中心附近。
Boas F E , Fleischmann D . CT artifacts: causes and reduction techniques[J]. Imaging in Medicine, 2012, 4(2):229-240.
锥束效应
随着每次旋转获得的切片数的增加,光束将变为锥形而不是扇形。对于远离扫描仪中心轴的物体,这种宽圆锥体的光束发散可能会导致采样不足(以太少的角度收集数据)。这种基本的欠采样是锥形光束伪影的原因,它表现为物体的不规则变形。锥束伪影可以通过减小螺距或增加采样来减少。
请注意,一些研究将此问题列为与部分容积效应类似的问题,因为在探测器阵列的外围收集了较大的体积。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这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1)所有探测器元件的尺寸通常相同;2)光束发散意味着,尽管路径长度较大,但对于使用探测器边缘排采样的对象,采样的横截面积实际上较小。
锥束效应产生的原因示意图
使用模体演示锥束效应引起的物体变形
16x1.5mm探测器的典型锥束伪影(左侧为锥束伪影,右侧为AMPR重建图像)
Ohnesorge, Bernd , Flohr, Thomas, Becker, Hans-Christoph, Knez, Andreas, Reiser, Maximilian. (2007). Multi-slice CT Technology. 10.1007/978-3-540-49546-8_3.
伪影有多种来源,并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CT图像的质量。现代CT扫描仪中包含的设计功能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某些伪影,并且某些特征可以通过扫描仪软件进行部分纠正。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仔细的患者定位和最佳的扫描参数选择是避免图像伪影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