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食普701期: 椅的原意, 毛叶山桐子
“椅”成为坐具是很晚的事,三国以前只是一种树名。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椅与桐、梓、漆并列,可见是一种产油或涂料的树种,后来改叫山桐子。
山桐子
大风子科(刺篱木科) 山桐子属落叶乔木。又名水冬瓜、水冬桐、山梧桐、野桐子、油葡萄、白乳木、大叶子胖、斗霜红、豆渣包、丰霜红、乒乓子、商木、野拐枣树、瓜儿木等。
山桐子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原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广大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浙江、贵州、广西、湖北、四川、陇南和陕南等省都有,集中分布在秦岭南坡及大巴山区,以陕西南部的宁强县产量最大。主要品种为毛叶山桐子。
树上油库
山桐子是我国十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为优质高产的野生木本油料树种。它的果肉和种子都含油,被誉为树上的“油库”。
山桐子果肉含油 33~44%,种子含油 22%~32%,果肉含油率比种子还高。全果(干果)平均出油率37%,与油菜籽相当。
山桐子油俗称水冬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与其他常见植物油的总体含量相差不大。但亚油酸含量高达63.9%,远高于山茶油的13.0%和橄榄油的32.0%,组成与大豆相似。亚油酸也是制取宝贵的医药原料共轭亚油酸的良好资源。
山桐子油中α-亚麻油(ω-3脂肪酸)也比山茶油和橄榄油高很多。还含维生素E、β–谷甾醇和角鲨烯等。因此是一种优质食用植物油。
四川北部山民已经吃了几百年山桐子油。陕西宁强县、甘肃康县的农民也曾采集野生山桐子果实,炼油食用和点灯。
土法初炼的山桐子油涩口,相当难吃,乡民一般多采用煮沸法排除异味。但简单的处理仍有一些苦涩及怪味,口感比菜油等欠佳,影响了山桐子的发展和利用。直到西北植物研究所和汉中地区科委等研究机构,采用精炼技术处理后,才有了色香味俱全的食用调和油问世。
目前种植山桐子,已列为四川省的广元、绵阳等地地震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的重大项目。
重点开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李欣,1956年就开始研究山桐子,多次上书要求开发山桐子油产业。由于缺乏条件和资金,始终无法实现。他等了一辈子,如今90多岁高龄了,终于等来了喜讯。目前山桐子项目已经在很多省份落地开花。
四川省对山桐子的工作开展较早。上世纪80年代初,省林业厅就成立了课题组。限于当时食品工业技术,拖了20多年都没有实质进展。
直至2014年,才取得开创性突破。为此,国家林业局2014年发布了《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支持和规范产业发展。
目前,四川广元昭化山桐子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泸州也种植了百万亩毛叶山桐子。
湖北省在山桐子产业方面也跨入了全国前列。在利川市一进沙溪乡大坪村,就看到山桐子一派盛况。
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适宜在山区生长的山桐子项目,对扶贫脱贫意义很大。
木本油料作物的好处是不需要年年播种。人工栽培山桐子,虽然3~5年才开花挂果,然而之后逐年增长,盛产期长达50年以上。亩产油可达到500公斤以上,是油菜的5倍以上。高产品种亩产油可超过上千公斤。
盛产期过后,还可获得近20米高的树材,是加工性能良好的木料。也可用来烧制木炭、制作纤维板等。
榨油后的饼粕是良好的有机肥。
风光前景
如今开始有部分山桐子油通过一带一路,以中国特有的高档木本植物油身份,销往某些欧洲国家了。
山桐子油不仅可以食用,也是制作润滑油、涂料、肥皂等良好原料。也可用于化妆品行业。
山桐子油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在生物能源开发上,用于制造生物柴油。2011年就试成功了飞机燃油,前景良好。
不过,若想获得高产,需要专业人员指导。山桐子实生苗雌雄异株,雄树只开花不结果,对生产是个很大浪费。
山桐子的研发和推广方向是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还要选育含油率高、果穗长串型的高产矮化品种,克服病虫害和大小年现象。
山桐子树形优美,春天开花芬芳,也是蜜源植物。10月果实陆续成熟,由青转黄,再到红,最后紫红。因而极具观赏性,也可作为庭园绿化树种。浆果大小虽不超过1cm,可是挂果累累成串,入秋后红艳夺目,挂在树枝上逾冬不落。
种植山桐子形成规模,也可发展生态旅游。在山地造林,在秋冬形成长达2个多月的红海洋。
以此特色为景区的有四川广元青川县唐家山;浙江莆田凤凰山;广东南海区的农业观光园;南京中山陵;河南鲁山县石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万州的黑山和三峡两岸;以及著名的台湾大雪山等。
注
中药材山桐子,为大戟科 野桐属植物白揪,与大风子科山桐子非同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