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传统山水画欣赏(二):《匡庐图》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匡者,王受困,然网开一面
匡者,救也,引申为得度
群峰陡峭,
瀑布飞泻,
水流断处,
山道尽头,
一条小桥飞渡,
形成洞天之门,
这里就是入口。
这里是闻法音,
得度缘的玄门。
全景巨碑式山水
--开启传统山水画道法之门--
《匡庐图》描绘的是庐山周遭气势磅礴的陡峭群峰,当中挺立一峰,峥嵘崔鬼,秀拔欲动;两侧而下,群峰竞立,如芙蓉初绽;一方瀑布从巍巍重嶂中直泻而下,险峰之间植了几株老松,而在平缓的水岸边和地势较低的山峦间则错落地点缀著几间房舍。山间有飞瀑如练,云气、屋宇、桥梁、林木,曲折掩映。不仅有崇山峻岭的巍峨,也有小桥流水的归隐气息。意境开阔高远。
正如画上元人韩屿题诗所说:“翠微深处著轩楹,绝磴悬崖瀑布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壶春酒看云生。”全画一派雄奇、壮美、幽深的气象,使人感受到画家驾驭大自然生命力的宽阔胸襟。
整体气势雄伟逼人,而细部的刻画又十分精到,因此被称为“全景式山水”。
全图由下而上,由近及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在境界上则是从“有人之境”而渐入“无人之境”。
第一层
画面的右下方伫立了几株松树,松针浓密壮观,枝桠的结构、纹理也都处理得非常细腻,整体姿态、形貎都生意盎然。他这么精到的功夫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在《笔法记》中就有关于荆浩写生的记载。这里引用他像偈的一首诗:
画面下端,一泓涧水,一叶扁舟,船夫撑篙正欲靠岸,似乎将观赏者带入画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画有屋宇院落,竹篱树木环绕,屋内似有妇人在做家务,想必是等渔夫回来吧。
屋后有石径抱危崖逶迤而上。崖脚烟水苍茫,有长堤板桥,一人赶马回来,悠然自得。
松树的左方还有几幢房舍,其中一间屋子里摆着一座屏风,户外则是蜿蜒的篱笆。画面的构思非常生活化,甚至还描绘出房舍的材质,屋顶上铺的是茅草或者是瓦片,画得非常清晰,这些做法不但丰富了画面,更能让后人了解古人和大自然交融无间的生活形态。
第二层
第二个层次,可称中景。两崖间瀑布喷泻而下,击石分涧,似闻其声。攀援而上,一桥横架于溪涧之巅,两边危壁,松柏参差,矗立入云。桥左方又一座林荫庭院,窗明几净。这一层可谓渐入佳境。
再沿着山路上去,山径下边画有栈道。古人在蜿蜒的山路上建栈道,把路拓宽,方便行旅往来和行路安全。
经过一条细细的桥,往左又是另外一处房舍,又是另外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屋里摆有桌子、屏风及各种家用器物,窗明几净,因为这屋地势较高,户外那片开阔无比的美景,得以尽收眼底。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生命哲学,《匡庐图》这个作品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很让人神往。
第三层
再往上,第三个层次,虽是远景,却分外醒目。主峰兀立,两侧烟岚飘渺,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飞瀑如练直下,落入虚空,使人联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这一层次是画中最佳胜境,也是画家最着力处。
巍峨主峰为主景,
主峰下隐隐的殿宇,
其实是这个画的中心。
立 意 高 远
《匡庐图》有四处建筑,展现世人在求道的途中出现的境界及达到的果位,以及那最终极的回“家”。展现返本归真之道。
1、画面下的草庐,缩于画面世界的一角,但是在松树的荫泽之下,体现平民百胜的平淡安详的生活,
松下妇人
渔夫展望未来,体现其求道之心。
2、此处院落宽敞,位于瀑布的低处,古木深秀,视野开阔,可以欣赏到流泉飞瀑以及广阔的空间。想必此处的主人一定生活富足。只是门栅紧闭,主人可能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后院的门要是开了的话,有道路可以往上走,只是断开的,他可以更上一层楼——但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这在乎于他的求道之心有多重。
3、沿着栈道上,经过一条小桥,就是另一处院落,这里更加宽敞洁净,院门是开的,似有人活动。这里树木奇秀,郁郁葱葱,有几株古松,两株在桥这边作入户的引首,两株在院的前面。展现了主人的高洁宽容与自在。
这一层院落位置非常好,院后是高俊奇秀的山峰,可以看到一泉高挂,直下,泉水经过院前,弯弯曲曲的流向下方。奇景妙无穹,尽收眼底。更妙之处是有一月门,可以看到高远处的殿宇,在云霞之中,仙气飘妙。时闻钟鼓之声。
月门,直通玄奥
这里远离尘嚣,时闻法音,广泽法源,是仙家之地。但是要寻道索源,还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修行,因为,这里的道路是隐蔽的,没有对法的坚信和勇猛精进的精神,是很难到达高处的。
法 源 道 源
《匡庐图》另一妙处是宽阔的水域,两条水脉,一纵一横一动一静,源远流长,滋润着世间万物。水善万物而不争,法普下来,万物受其恩泽,索道寻源,是一个返本归真的过程。
水流断处,
山道尽头,
一条小桥飞渡,
形成洞天之门,
这里就是入口。
这里是闻法音,
得度缘的玄门。
修道之人,
进得道门,
同化法光,
洞天贯通,
完成返本归真的过程。
得道。
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法的恩泽之中,在苦海沉浮中,若能迷途知返,只要有心体会,都可以寻得返本归真之道。
“匡”中之“王”完成反本归真的过程,圆满得度,自由自在,不再受困!
关于荆浩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 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是巨碑式全景山水画的开创者。
艺术特色
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历代画史画论著作都爱引用荆浩这几句话:“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艺术的一大特色。
荆浩在这幅画中所使用的皴法比较接近小斧劈、小雨点式的皴法
荆浩在这幅画中所使用的皴法比较接近小斧劈、小雨点式的皴法,除了以中锋作点、擢之外,还有以侧锋斜砍的笔法。运用这种“小斧劈”皴去画山壁,细细砍斫,山岩得以呈现历尽沧桑而仍屹立不移的坚实感。正因为荆浩画的山壁有这样刚砺坚硬的质理,使巨碑式的北方山水画风格更加突显与确立。
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荆浩之前的山水画,很少见到表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由于太行山气势磅礴,使他的审美眼光发生重要变化,认识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由于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终于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
《笔法记》
《笔法记》的内容跟《谢赫六法》有点相似,两者都提到了六个字:“气、韵、思、景、笔、墨”,称为“六要”;此外,他还有“四势”的说法,笔法要求具备“筋、肉、骨、气”等韵味。
作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