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李玫瑾:家长看懂这几点,孩子就有救了

作者:主创团·安歌

14岁的儿子,青春期叛逆,不写作业,厌学严重,父母一教育就顶嘴对峙……

作为家长,你会选择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疾言厉色地训斥?

前段时间,辽宁有位父亲,却给出了不同的答卷。

他说服了家人,辞职带着儿子走遍全国,打算用陪伴和脚步,引发孩子对人生更多的体验和思考。

这位父亲的决定无疑是大胆的,但是这份苦心却很值得动容。

其实,相比旅行本身,更可贵的,是父亲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看到了孩子尖刺下的迷茫。

所以,他没有选择对抗,而是转变角色,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

所谓叛逆期,并非孩子简单的作对,相反,它是孩子成长中的高速发展期。

父母只有读懂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内心的涌动,才能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叛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前不久,林心如在一次采访中感叹,4岁的女儿海豚开始变得叛逆。

比如,为了玩玩具,她会选择自己留在家里,还会抗拒地对妈妈说:“走开”。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就出现叛逆,令很多人惊讶不已。

我们常常以为,叛逆是青春期孩子才有的特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个体心理学上,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叛逆。

比如两岁的口头禅是“我不要”;7岁开始出现和大人顶嘴、唱反调。

到了12岁左右,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叛逆会到达一个顶峰。

然而,所有阶段的表现,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特征:孩子反抗大人的安排,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婴儿期时,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模糊,随着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

于是,他们开始表达不同的主见和决定。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交友,都不愿再听从父母的安排。

所谓叛逆,不过是孩子心智成熟的标志,是他独立人格的开始。

如果父母不理解这种心理,依然像对待孩子那样事无巨细,就很容易产生冲突。

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占郡,分享过女儿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送女儿去上课外班,女儿坐在后座上,手里拿着一杯咖啡在喝。

他担心弄撒,就随口提醒一句:放在卡座上,别把咖啡洒了。

没想到,女儿立刻烦躁地冲他大喊:我刚想放,你就提醒我,你说我放了,到底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王占郡赶紧向女儿道歉,收回自己的话。

叛逆期的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似乎敏感而又矫情。

但是,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自己做主代表着自尊,代表着独立。

而,自尊、独立,重于一切。

父母越压制,孩子越容易走偏

许多父母会发现,小时候乖巧的孩子,到了中学突然叛逆了。

他们无法理解,那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孩子,忽然间变得“面目全非”:疏离、尖刻、暴躁...

这个时候,父母的本能反应也许是“收紧”,比如更加严厉地管控孩子。

可是,自由和独立,就是叛逆期孩子最大的主张。

父母的压制和管束,就像在给弹簧不停施压,最终迎来的是孩子的彻底爆发和失控。

看过一档教育节目,13岁的女孩李卓卿令父母头疼不已。

父母眼中,女儿一直很乖巧,成绩也很优异。可到了初二,女儿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她对学习不再用心,沉迷电视剧和网络小说。父母的教育和提醒,会让女孩烦躁不已。

为了矫正女儿,妈妈采用强硬的对抗,比如关掉电视,收走手机。

跟在女儿身后,不断催女儿去写作业。

然而,随着妈妈的训斥和唠叨越来越多,李卓卿的举动也越来越激烈。

她情绪失控,摔碎了杯子,撕毁了试卷,甚至动手攻击妈妈,直到爸爸将她拉开...

妈妈崩溃又痛心,可她没有意识到,女儿的失控正是源于自己的步步紧逼。

孩子慢慢长大,学习不再是生活唯一的重心,她开始要求自由和尊重,渴望独立自主的权利。

父母压制得越狠,孩子反叛得就越厉害。

最终,父母越是阻拦的事情,孩子就偏要做。

表面上,叛逆孩子对父母的冲撞和不耐烦,是针锋相对。

可实际上,是父母看不见孩子的内在需求,依然用唠叨、说教、监视、甚至暴力的方式去管控孩子。

所谓叛逆,不过是孩子为了做自己,被迫选择了对抗而已。

三个关键词

帮助孩子走过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最大的诉求是打破父母的桎梏,努力做自己

外界的控制和阻力越大,孩子的抵抗就会越厉害。

作为成长的必经阶段,父母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孩子行为的最终走向。

理解孩子的叛逆根源,避开锋芒,才能够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叛逆期

1、肯定,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

叛逆是孩子的本能,是他们摆脱父母控制的必经阶段。

父母先从心理上接受孩子可能的变化,才不会因为被挑战而失去理智。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要求自己做主,比如安排自己的生活,对诸多约束感到不满。

一味的说教和打压,很容易引起反感和冲突。

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要再事无巨细的管控,允许孩子主导和尝试。

否则,即便孩子此刻被迫服从,未来也有可能会爆发。

甚至出于报复父母的心理,为了反抗而反抗,最终误入歧途。

2、尊重,遇到事情多商量少命令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和独立意识很强。

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另一方面,最怕被父母当做孩子来命令。

作为父母,要学会把孩子当做平等的决策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

比如,遇到问题时,注意沟通的语气,多采用和孩子商量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命令。

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尊受挫,明知道父母是对的,行动上也偏要唱反调。

温和而尊重,才是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正确方式。

3、陪伴,情感才是引导孩子唯一的线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说过:

这个阶段,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因为,情感才是引导孩子唯一的线。

歌手白举纲青春期时非常叛逆,不是打游戏就是KTV唱歌喝酒。

有一次过生日,他照旧请同学吃饭,喝醉了才回来。

父亲什么都没有说,在给他的信中写道:

“儿子,我知道对于你来说,这也许能够使你开心,或者这是你叛逆期发泄的方式。但是我希望,你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父亲的爱和陪伴,让他在莽撞中摸索,有过迷茫,却没有丧失方向。

他慢慢找到了喜欢的事情,未来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如果叛逆期的孩子拒绝引导,那么我们不妨保持观望和陪伴。

相信只要有情感这根线,孩子最后就不会走得太偏。

李玫瑾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大人造就的。
这颗种子,在幼年时期埋下,童年时期积累,最终青春期时爆发。
孩子一直在成长,始终在发声。
如果父母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去转换沟通模式,那么,每一次的压制,都是在为将来的爆发埋雷。
叛逆期,是孩子的成长期,也是家庭教育的检验期。
 
如果每个青春的孩子,在要求独立时,得到的是理解尊重,是肯定欣赏
如果每个叛逆的孩子,在内心迷茫时,得到的是关注陪伴,是温柔引导
那么,叛逆就会成为孩子成长最大的契机
作者简介:安歌。育儿之路漫漫,左手理论右手实践,和娃斗智斗勇在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