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李雨生丨茶到悟时便是禅
作者简介
李雨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学大赛奖项38项。著有长篇小说《初恋草原》、散文集《岁月难忘》《生命像一只五彩气球》《怀旧也是一种享受》《岁月留痕》。
文学
茶到悟时便是禅
作者:李雨生
我这个人历来对茶没有研究,这也许和我的经历有关。
我的父亲母亲早年都是“闯关东”从山东老家到的东北,在1946年又辗转来到天津。我父母都是穷苦人,在天津讨生活也是有了上顿没了下顿,因此他们没有喝茶的功夫,更没有喝茶的钱。父母没有喝茶的习惯,所以也没培养我喝茶的嗜好。我是“老三届”,1969年到内蒙古插队。我们那是高原草场,半农半牧。说是到了内蒙酒可以吃牛羊肉,可以喝奶茶,其实那都是人们的想象。我们那的人只有在“八月十五”,才能吃上一顿牛羊肉,至于奶茶,直到选调去了呼和浩特,才真正喝上奶茶。严格地说,奶茶并不属于茶的范围,味道有点膻气,却又有一股青草的芬芳。
我在四十岁之前,几乎很少喝茶。从选调后我就一直在铁路的行车部门工作。从最低级的扳道员做起,一直做到分局监察主任的岗位,特别是在当车站调度的那些年,一天能说一火车的话,直到嗓子冒烟。渴了端起白开水一饮而尽,那叫一个痛快。且不管林妹妹揶揄贾宝玉“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为饮驴。”的典故。我一天忙忙碌碌,工作、老人、孩子、老婆,有点空余,还要写作。节奏紧张,根本没有品尝一壶好茶的时间。况且,我还有个坏毛病,晚上喝了茶就失眠,因此,就更不该轻易地招惹茶水了。
在我的世界里,我总认为喝茶是有闲阶级的事。但是,我也知道茶的好坏,也知道“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也懂得“雨前茶”“毛尖”的名贵。别管多好的茶,到了我的嘴里,味道几乎都差不多。有时觉得还不如街坊邻居们喝的“高沫”好闻好喝。
我一生只进过两次茶馆,一次是朋友请客,说吃饭前先喝点茶,涮涮肠子。朋友还特意请了茶艺师,一个年不过20的打工妹。茶艺师装模作样地拿起茶壶说,“这个是茶壶,这个是壶把,这个是壶嘴,这个是壶盖……”当她还要继续往下说的时候被我制止。我们一个个大老头子,要听你传授幼儿园的知识,简直就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
让我真真悟出茶的禅意,还是第二次喝茶的经历。
那是去年初秋时节,儿子一家请我们老两口去喝茶,地点是水上公园的五岛湖的“天津老茶坊”。那天,忽晴忽雨,忽明忽暗。沥沥秋雨打在湖面上,溅出数不清的涟漪。秋风阵吹,一扫暑热的烦躁;雨烟缭绕,如同腾驾云雾之间;柳丝拂面,却道天凉好个秋。坐在仿古的茶楼廊榭上,一面品茶,一面听雨,一面欣赏禅意的音乐,忽觉心胸顿时赫然开朗。我虽品不出茶的好坏,但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醉意。这是一种凡尘解脱的释放,是一种荡涤烦恼的洒脱。此刻我似乎有些觉悟,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秋色、香茗、禅音浑然一体,营造出一个超脱的境界。我想,这可能就是茶的深邃之妙。饮茶需要环境,环境需要品味,品位需要情志。宁静致远,方是茶的真谛。此刻的喝茶,喝的已不再是水,不再是解渴,而是一种人生的品质,一种混沌过后的清醒。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 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