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患萎缩性胃炎,予以中药古方汤,3个月...
薛某患萎缩性胃炎,予以中药古方汤,3个月治愈未复发
治疗医案:
薛某,女,60岁,干部家庭,患者胃脘痛2年多,医院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症见口干舌燥,渴不思饮,饥不欲食,脘痛腹胀,心烦低热,大便干燥,四五日一行,舌红少津,有裂纹,中部有1cm2大的剥脱红斑,脉细弱。
既往史有老年性阴道炎,慢性膀胱炎。
患者年过六旬,正气虚弱,久病伤阴,津液不足,胃阴随之亏虚,渐发脘痛。
治应益气养阴,和胃止痛。
方用:益胃汤加减
组成:
玉竹12g,北沙参10g,麦门冬10g,生地10g,炒白芍10g,川楝子10g,生黄芪20g,太子参10g,鸡内金10g,火麻仁12g,粳米15g,甘草3g。
6剂,每日一剂,水煎食后服。因病人不同意,故只针三阴交、足三里,3次。
二诊:
脘痛有减,大便通畅,咽干口渴仍在,脉舌同前,再服八剂。胃痛基本消失,咽干口渴大减,舌中部光剥消失,裂纹仍在,但较润泽。上方制成丸剂服2个月。3个月后诸症消失,再未复发。
益胃汤方源:清·吴瑭《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9g,麦门冬15g,冰糖3g,细生地15g,玉竹4.5g。水煎服早晚各一。
功效:养阴益胃。
按语:
益胃汤本为吴瑭用于治疗“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之证。
此案例胃痛为胃之气阴两伤所致。所以投以益胃汤养阴和胃,方中沙参、麦门冬、生地、玉竹养阴清热生津,再加黄芪、太子参以补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鸡内金、粳米健脾和胃,火麻仁润肠通便,川楝子行气除烦。药证合拍。
注: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切勿自行用药,须咨询专业医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