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答案远不止教科书上的那些

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堪称世界文明的拐点。

按照经济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的说法,1800年以前,人们的收入水平几千年来并无太大差异。生活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平民,并不比古希腊的雅典公民更加富裕。清朝康熙年间于田间地头耕作的农夫,生活质量也不比两千年前的汉朝祖先更高。

可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人类的步伐骤然加快,短短一百多年内取得的进步,超过了数千年来的发展总和。

如果以交通工具来形容,那么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是徒步旅行,工业革命以后,我们坐上了高铁。与此同时,工业革命还拉开了文明间的差距,过去领先于欧洲的东方国家被无情赶超,至今仍在奋力缩小这个差距。

那么,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率先在英国发生?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给出了各种答案,今天就把它们梳理一下。

1/5 技术与工业革命

对工业革命发生成因最常见的理解,是所谓“技术决定论”。

我们都知道,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那是否意味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人类才有了工业革命呢?

现实并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认为蒸汽机最早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瓦特的英国人。而事实上,早在公元1世纪,古希腊人就有了第一台蒸汽机,只不过这台蒸汽机仅仅是个简易的装置,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水加热成蒸汽,再把蒸汽灌入球中,来推动球的转动。

瓦特画像

当然,我们对希腊人所谓的蒸汽机不必太当真。到了17世纪,法国人进一步发展了蒸汽机的制造方法。有一位名叫巴本的物理学家,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首台蒸汽机的模型,使蒸汽机向实际运用迈出了一大步。

18世纪初,另一位英国人纽可门做出了最早的工业蒸汽机,史称“纽可门机”,是瓦特蒸汽机的前身,此时的人类已经来到了工业革命的前夜。

所以,蒸汽机并非横空出世的产物。早在瓦特之前,人类对蒸汽机制造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却并没有引发工业革命。

况且,即使技术进步的确对工业革命产生了推动作用,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何经济增长竟如此之快。要知道,人类的生产技术几千年来一直在缓慢进步,为什么偏偏在有了蒸汽机之后就突飞猛进了呢?

退一步讲,就算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关键变量,也无法解释这场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科技水平同样先进的欧洲其他地区,比如法国或普鲁士。

有鉴于此,有人开始从制度层面寻找原因,比如市场经济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激励。

英国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鼻祖,专利保护也开展地比较早,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完善。良好的制度环境,应该会促使资本家与发明家们前赴后继投身创造发明,大大加速工业革命的进程。

然而,当时的创新活动,其实没有后世想象地那么有利可图。

我们以纺织业为例,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前沿产业,也是人类最早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行业。工业革命以前,一磅棉花做成布料需要18个小时,到了19世纪中期只需要1.5个小时,短短一百年时间里,生产率提高了整整14倍。

光鲜的数字背后,并不意味着纺织业的利润水平比高于其他行业。有学者做过统计,即便是19世纪初规模最大的纺织工厂,利润率也没有超过市场的正常水平。这还是纺织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候。

换做普通的纺织工厂,利润率更是低得可怜,有时候甚至不到2%,在全行业中属于低水平。到了19世纪60年代,纺织业占了英国全国总产出的11%,因此发家致富的人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引领了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利润率反而不高呢?主要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专利制度能够保护创新,也无法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力。因为先进技术刚一问世,就会被对手模仿并改进,技术优势很快会消失,因创新产生的利润也被市场竞争迅速侵蚀。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激烈的竞争造福了广大消费者,使他们能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是工业文明的一大贡献。

在工业革命中,技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必高估它对人的激励。因为在技术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推动了这场革命。

2/5 煤炭和殖民地造就了近代英国?

过去我们都觉得,中国之所以无缘工业革命,主要是由于我们闭关锁国,观念保守,错过了同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机会。长期以来,这个观点深入人心,至今仍让人痛心疾首。

但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国错过工业革命,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闭关锁国。

来自美国的“加州学派”就持这一观点,这派学者中有一位叫彭慕兰的教授,他认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制度或者文化更先进,而是取决于一些偶发因素,比如煤炭和殖民地。

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教授

在彭慕兰看来,英国的一些重要煤矿距离大城市很近,运输成本比较低,从而为发展工业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众所周知,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所产生的热能不仅可以为生活供暖,还能为机械提供动力。据统计,英国在19世纪中叶的煤炭产出,是一百前的20倍,这些事实似乎有力印证了彭慕兰的观点。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由于缺乏类似的条件,就没有英国那么幸运。

彭慕兰还认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是工业革命的另一项决定性因素。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新的原料市场与消费品市场,进而刺激了国内产业规模的扩大。按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市场规模会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进而激发出技术创新与经济繁荣。

不可否认,自然资源与海外市场,确实对工业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彭慕兰出于摆脱“欧洲中心论”视角的考虑,不惜把工业革命的诱因完全归结于外在的环境因素,未免矫枉过正。

首先,中国并不缺乏煤炭资源,山东和江西都有重要的煤矿,且都紧邻水路要道。山东淄博煤矿靠近大运河,而江西的萍乡煤矿则邻近长江重要的支流——湘江,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扮演过重要角色。所以,把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归咎于煤炭缺乏,似乎有些牵强。

至于彭慕兰的第二个观点,尽管能部分解释英国的成功,却未必能解释中国的失败。

的确,清政府不曾像欧洲人那样开拓海外市场,但是别忘了,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清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从18世纪末就位居世界第一,如果这样的市场还不算大,我们也无话可说了。

更何况,中国人从宋朝起便开展了海外贸易,我们的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大量出口到欧洲,从而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因为英国人的货物在中国卖不出去,最终只能靠卖鸦片创收,最终引发两国贸易纠纷所导致的。

无论如何,把文明间的胜负差距仅仅解释为“外因”的影响是不够的。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大力投资重工业。从时间上也就比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更何况还有现成的设备与经验可供使用和借鉴,清政府却依旧没能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现状。

那么,何谓引爆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内因”呢?

3/5 工业革命源于对所有权的保护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在国内学界享有大名。他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决定西方文明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对所有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诺思认为,一个所有权明晰的社会,经济状况不会太差。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对财富产生稳定的预期。凡属于我的东西,我都能自由处置,我可以把它们用于投资、消费或转让。而政府的职能,就是确保所有权能获得明确界定与公平的交易,避免暴力掠夺和无休止的讨价还价。

道格拉斯·诺斯

这位诺思教授还认定,前工业社会本质上是个“匪徒”社会,区别仅仅在于统治者是“坐匪”还是“流寇”,尤其是东方的专制社会,政府掠夺成性,对所有权肆意破坏,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来满足统治者的私人利益。

听了诺思教授的观点,你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诸如富家大户被皇帝抄家,或农民因忍受不了苛捐杂税揭竿而起的画面,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经常发生,却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对所有权缺乏保护。

首先,对一个成熟的社会而言,保护所有权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否则就不会有交易行为,更不可能有财富的积累。

事实上,明清时期的中国有着完善的契约体系,土地交易非常频繁,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买卖、分产、质押、典当等合同一应俱全,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明确规定。

不仅如此,中国还通过所谓的“中人”或“保人”,来监督契约的落实,以保证交易正常进行。

所以,认为古代中国人缺乏产权意识,这种观点明显罔顾了事实。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又如何解释江南地区的那些古典园林?他们在过去可都是私家财产,从未听说过哪个皇帝觊觎他们的花园,派兵抄家挪为己用。

另外,我们也不能低估人类文明的自调节能力。如果一项制度显得不合理或不经济,市场自身就可以进行调整,无需借助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

比如,古罗马盛行奴隶制,奴隶制本质上是对个人自由权与财产权的剥夺。历史上,古罗马曾爆发过多次奴隶起义,但真正让奴隶制消失的,并不是这些起义,而是人们觉得奴隶制不划算。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奴隶制不仅制约了奴隶的个人发展,也无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把能干的奴隶束缚在主人身边,对奴隶不利,对主人同样不利、如果他能去别的地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并拿出一部分回报主人,主人还能赚的更多,而且省去了供养和监督的成本,何乐而不为?

所以到后来,古罗马的奴隶可以花钱赎身,到其他地方打工,每年定期交给主人一笔钱款,奴隶制就这样瓦解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奴隶都有罗马奴隶那么幸运,我们只是想借这个案例说明,当所有权分配在经济上显得不合理时,凭市场自身的力量也能加以调整,以确保在特定的环境下,实现效率的最优化。

4/5 工业革命与资本市场

写到这你可能会问,既然以上各种解释工业革命的观点都有漏洞,难道就没有更具说服力的答案了吗?莫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真的受到上天眷顾,一夜间被打了鸡血不成?

当然不是。我们得了解英国的一项独特之处,那就是她的政治体制。

熟悉英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688年后,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之所以叫“光荣革命”,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英国的君主制因此被严格地限制起来,却并没有完全被削弱,而是和议会达成了某种平衡。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知道在别的国家,革命的代价往往很大,要么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直接推翻君主,引发巨大的社会震荡。要么就是君主赖着迟迟不搞改革,或者改革缺乏诚意,最后引发众怒,比如俄国的沙皇。

但能像英国这样,保全各方势力,既维护了传统与稳定,又促进了变革与发展,确实比较少见。

光荣革命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国王与臣民之间,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比如国王要用钱,必须得经过议会的同意。而新兴的商人阶层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为自己的海外生意提供保护。

正因为这种政治上的平衡与互惠关系存在,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变革。比如建立了中央银行,以及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为自己筹款,如此一来,社会资本就被盘活了。

据统计,从1740年至1800年短短60年内,英国的流动资本增加了14倍。这一方面得益于海外贸易,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国内的资本市场。

在伦敦城,有近60家私人银行,英国全境则有约300家银行,它们不仅给企业提供贷款,也为政府进行融资,一个以伦敦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就此形成。

这个体系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为资金的大规模聚集与交换提供了可能,从政府到商人,都能借助金融体系快速地筹钱和借钱,而维系这套体系运作的,是由制度所提供的信用保障。

也许有人会问,同时期的中国不也有自己的金融体系吗?

的确,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商人也进行着长途贸易,我们有各式各样的钱庄、票号,同样为商人提供融资、贷款、兑换等服务。但这个金融体系有个局限,它仅限于熟人网络。

在中国传统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往往是血缘关系或宗族纽带。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只会向亲戚朋友借贷,而很少通过正式的契约,向陌生人借贷。

诚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我们最信任自己的家人,然后一层层向外拓展,从家族、到村庄,再到所在的城市,由近到远,由亲到疏。这种关系固然能降低交易成本,却也严重限制了交易范围。

所以,传统中国几乎没有公共信贷,政府筹钱,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税收,然后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分配给各地。

这一财政模式维系了上千年。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传统社会的信任半径太小了,陌生人之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交易,民间资本与政府之间,也难以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加上皇权不受约束,国家财政没有监督,成熟的公共信贷体系便无从谈起。

5/5 总结

说到这儿,我们应该对工业革命的成因有了全面的了解。首先得澄清一点,我们并不想否认之前的那些观点。毕竟,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却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

理解工业革命这样的复杂事件,原本就存在多个维度,环境、技术、法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事实是无法掩盖的。

经常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从根本上得益于海外殖民地,这固然有些道理。但是别忘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像西班牙和法国,同样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然而,这些国家却没能率先迎来工业革命。

如果我们往深层次看待这场革命,你会发现,工业革命既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增长。它的本质,其实是生产要素与交易关系的重组。

倘若拿物理学来作比喻,那么技术进步与自然资源相当于支点,而撬动整个世界的杠杆,则是相应的制度。

英国之所以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因为在她的制度基因里,有着其他文明所没有的东西。比如基于平衡的政治关系,它既能制约王权,又能确保政治稳定,同时增进社会活力,使各阶层保持相对自由的流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特权被限制乃至取消,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爵位的人与暴发户一起参政议政,财富成了衡量社会地位的新标准,激发全民的经商热情,商人阶层得以迅速崛起。

大量的经营行为带来了庞大的资金需求,想把生意做大,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熟人圈子,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交易的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大量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商人为了海外利益,需要政府提供包括坚船利炮在内的相应保护,所以他们也愿意借款给政府,由后者通过武力帮他们开拓全球市场。

换句话说,英国对内形成了一个自由和稳定兼顾的政治结构,对外则产生了一种富有侵略性的扩张模式。如此一来,资源在内部有了高效率的流通,资金在短时间内得以大量积聚,对财富的渴望,对创造发明的热情,在体制与环境的加持下连续反应,最终引爆了人类文明的一场奇迹。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位商业大佬说过的话:成功就是实力 运气;巨大的成功就是巨大的实力 巨大的运气。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解释工业革命。但我还要加一句,任何成功,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背景。你改变了怎样的游戏规则,你就能拥有怎样的局面。成功,本质就是场伟大的破局。

(0)

相关推荐

  • 上帝最眷顾的国家是英国,带给英国天然廉价浅层煤,点燃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下的英国 "轰隆隆的蒸汽机冒着滚滚的浓烟,工厂里挥汗如雨的工人正在挥着铁锹将煤泥投掷向燃烧炉:脸庞黢黑的孩子挎着个小小的篮筐,他不住地在煤矿四周弯下身子捡起煤块,以便晚上卖得个好价钱 ...

  • 九下历史《1—12课重点知识整合》

    九下历史《1—12课重点知识整合》

  • 白色棉花的黑色历史,你不知道的棉花血泪史

    最近本来岁月静好的棉花,忽然被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没想到沉寂多年的自己,毫无征兆地被推上了热搜.这让人们又想起了"棉花"辉煌的过去,曾经多么的骄傲还有如王者般的荣耀,可是只有棉花自己 ...

  • 加拿大历史20–上加拿大

    上一篇<爱国人士>里面咱们说到,一场美国革命将忠于英国祖国爱国的人赶到了加拿大.美国革命之后,盖伊·卡尔顿又回到加拿大当总督,现在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号"多切斯特勋爵"(L ...

  • 被凛冬改变着的世界

    "新仙女木"与农业革命 在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全球各主要文明之间有一些巧合,让考古学家感到惊讶.比如,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華文明在内的大多数人类上 ...

  • 文明动力学与“发现新大陆”的殖民效应解剖

    以下选自拙著草稿<发现文明>之第十章 3.1文明学动力学 文明学中应该有一个细分学科叫文明动力学,专门研究文明发展的动力.假如我们把人类文明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连续跳跃,那么促使人类文明跳跃发 ...

  •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成因

    摘自拙著草稿<发现文明>第十章 之 二,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一般认为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格兰中部,尤其是始 ...

  • 迷信,满足了你什么需求?答案在营销教科书上

    迷信行为,有10000个不合理--比如正月不能剪头发,除了给生活造成不便之外,看起来没有任何存在价值. 但是它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它有效满足了用户需求. 是的,任何一个事物能够长期存在,一定是满 ...

  • 英国卫报提到浙江一个村 美好远不止这些

    [英国卫报提到浙江一个村 美好远不止这些]近日英国<卫报>介绍了浙江丽水蔡宅村的"乡愁经济".风景不止这边独好:湖州南浔,种粮大户在田间地头抢抓农时,享受着" ...

  • 高考失败意味着什么? 答案远比你想象的可怕!

    看到标题的那一刻,或许你会说:我现在才高一,离高考还早呢!又或者你已经是一名高考生,但是你觉得:还有100多天呢,还来得及!无论你现在是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小咩都希望有些遗憾不会发生在这个夏天如果你已经 ...

  • 地震发生时坐在飞机上能否逃过一劫?科学家给出答案,长知识了

    发展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将地球改造成为了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但是如今的地球上依旧存在着不少无法预测到的地震现象,那么在地震来临的时候进行飞机的飞行,是否能够逃过一劫呢? 当然从表面上来说,这似乎有 ...

  • 高考失败意味着什么?答案远比你想象的可怕!

    看到标题的那一刻,或许你会说:我现在才高一,离高考还早呢! 又或者你已经是一名高考生,但是你觉得:还有100多天呢,还来得及! 无论你现在是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小铅笔都希望有些遗憾不会发生在这个夏天. ...

  • 古代殉葬制度,人能在墓穴里坚持多久呢?答案远超你想象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皇帝毕竟也是人,也会生老病死.而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些身份尊贵的人物,希望在死后也能享受着如现世一般 ...

  • 英国发生离奇车祸,四匹马在与卡车碰撞中丧生,顶级骑手伤心欲绝

    这是唐宁街上的猫第1881篇文章 国际赛事选手尼克甘特利特在佩思郡A9公路上,亲眼目睹了爱马被一辆卡车撞死,他的心都要碎了.这是发生在周二晚上的一次恐怖撞车事故.当时,尼克正前往皮特洛赫里参加布莱尔城 ...

  • 回顾2020 八件英国发生的事情

    大家总说2020年是糟糕的一年,但真的有这么糟糕吗?一起来回顾2020这8件正面的事情,或许你会开始觉得2020也不是想像中这么不值得记忆. 回顾2020 正能量的8件事迹 回顾2020的确发生了许多 ...

  • 疫情在英国发生变异,香港要停飞往返航班!

    英国当地时间19日,首相约翰逊宣布提升伦敦等地疫情防控级别,理由是新发现的变异病毒传播力超出预期.未来两周,英国30%的人口再度面临"封城".苏格兰.威尔士等地也将提升至最高防疫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