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王和一代战神的对垒之台,和不世帝王的祭庙隔汾水相望
(文明密码——关中盆地的东大门,三大古渡的决胜口)
【前言】
稷山县城往西4公里外,全是空空落落的荒野,布满了枣林和农田。
然而平地之上,耸立着一座高台,台上建有一座古寺,南面不远便是汾河。古寺高高在上,所以荒落中又给人一种仪式感,这是一种迥异于山西其它佛寺的气象。
高台之上的青龙寺
拾阶而上,来到山门外,周围空无一人,想要问询都无从启口,只能自顾自地寻进去。寺院不算太大,前后两进院落,佛殿厢房也不多,错错落落七八间,而且体量也都不大,门前张贴的资料说,这些都是元代建筑。
然而绕进院子,立马发现这些佛殿的墙壁上,全都绘满了壁画,无论人物造型,还是描绘笔法,甚至着墨用色,全都精美之至,这些国宝级的元代壁画,无疑是这座古寺的精华所在,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这座毫不起眼的荒野古寺,被评为了国家级文保单位。
这座古寺,便是山西稷山的青龙寺。
关于青龙寺的壁画作品,描述的文章多之又多,这里就不予赘述。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壁画
青龙寺内难得一见的元代古碑
奇怪的是,除了这些壁画,寺内再无其它有价值的史物,笔者兜遍全寺,也就发现一块元代古碑,被单独奉置在一个院子里,体量倒是不小,可惜字迹斑驳,内容已经很难辨识。整个古寺如同熟睡了一般,无人接待,无人理睬,无人关注,墙壁上的国宝级壁画,就那么遗世独立地存在着,静默无声,万般自在。
不要去评价,更不要非议,因为这才是历史的本相,只要不用功利去衡量,历史所有的精彩都是素面朝天的。只是,今人的价值观过于狭隘,审美观过于偏执,仅仅停留在了这些建筑和壁画本身,而很少去思索这些现象的背景,譬如说:青龙寺为何建造于这僻远之所,是谁建造了它?
据《山西通志》和庙碑记载,青龙寺是由唐代工部尚书王政奉敕而建的,始建于大唐龙朔二年,也就是662年,次年竣工并被命名,其后的元明清多有重建和修葺。就这些,三言两语几行字,典型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然而,按照现行的说法是,字越少,事越大,不是吗,龙朔二年的大唐为何会在这个荒郊野外敕建寺庙呢,而且是六部之一的工部主官亲自督建?
这里面肯定藏有一些不为人知但又非同寻常的往事,唐高宗李治不会没来由发这个神经,其父李世民也不推崇释道之说,所以庙史这几行微言里,绝对蕴含着大义。遗憾的是,实在是缺乏史迹可寻,笔者只能努力从地理历史和政治军事等方面去探究发掘,看看能否找出些蛛丝马迹来。
首先从稷山这座县城说起,该城位于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皇帝在此敕建寺庙,绝不会无缘无故无背景,也就是说,或许今天我们看来这里并无异样,但在当时却是紧要之地。
为此笔者特意查阅了古今这一带的地图,一对比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原来这里地理位置之特殊,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要了解该地域到底有何特殊之处,须先了解一下关中盆地和河东地区的地形地貌。宋朝以前,中国的主体王朝大都建都于关中盆地,西周的镐京也好,秦朝的咸阳也罢,还有西汉和大唐的长安,全都建在了关中,为何对此情有独钟呢?因为关中是中国地形最为安全的一个地理单元,四下都有高山大河等天险阻隔——东部是崤山和黄河,西部是陇山,南部是秦岭,北部是六盘山和黄土高原以及黄河,只要在这些山水险要处建造关城,便可有效阻隔东部的汉人和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势力进入;而且盆地内土地平坦肥沃,渭河一水贯穿东西,号称是“八百里秦川”,此外还有七条辫状支流,并称为“八水绕长安”,非常适合农耕,只要经营好关中,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堪称是进可攻,退可守,典型的王者气象。
所以唐代以前的统治者大都建都于此,并在四面豁口地段建立起四座关城,分别是东部的函谷关(后来西退至潼关)、西部的大散关、南部的武关、北部的萧关。这些关城虽然处在豁口处,但都依托险峻地形而建,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理论上只要控制住这四道关口,关中政权便可高枕无忧。
然而,请注意用词——理论上,现实中关中盆地被攻破绝非不可能,攻破的案例比比皆是:刘邦两进关中,曹操平定关中,李唐进入关中,此外安史之乱叛军也曾进入关中,匈奴、鲜卑、突厥更是屡屡突破萧关防线进入关中,甚至远在高原的吐蕃也曾突入关中……这些势力进入关中的途径,除了上述四大关隘外,还有一些是渡过东部黄河进入的,譬如曹魏和李唐,也就是说,黄河虽然湍急,但并非完全不可逾越,那么,曹魏和李唐是在哪里跨越黄河的呢?
从卫星地图上看,黄河决出河津的峡谷地形后,便进入了相对浅缓的宽谷地段,但只是相对浅缓,大部分地方还是陡峭的山壁、泥泞的滩涂或者暗礁险滩,真正适合大军渡越的河口只有三处,由北往南分别是: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三大渡口中,龙门渡水流相对险急,蒲津渡和风陵渡比较平缓,但风陵渡对面正好是潼关天险,所以军事意义最小,大多数军事行动还是选在了龙门渡和蒲津渡。
这些渡口的作用是双向的,可以进入,也可以出去,所以历史上这一带炙手可热,东西方英豪多次在此展开拉锯战。就拿唐朝来说吧,当时李渊从晋阳一路南下,来到了河东永济一带,围困住隋军将领屈突通,一时却又拿不下来,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一路西渡蒲津口,趁势拿下长安;后来李世民出击刘武周和宋金刚,却是从北部的龙门口返渡的。所以虽然关中盆地天险八百里,但河东就是长安的软肋和腹部。
交代完这三大渡口的战略意义后,我们这才能理解青龙寺所处的这座稷山县城非同寻常的军事意义。
稷山县城所处的位置
对照山西省域地形图可以发现,东部势力前往三大渡口有四个方向:一是北部的太原、霍州、临汾方向;二是东北的潞城、长治、临汾方向;三是正东的晋城、沁水、侯马方向;四是南部的三门峡、运城、永济方向。前三条线路都必经稷山,第四条线路虽能避开了稷山,但也可能被稷山守军抄断后路,所以相对于上述四条路线和三大渡口来说,稷山都是绕不过的中心之地,对关中盆地而言,稷山就是黄河东岸的东大门,对东部势力而言,稷山那是进军关中的咽喉口,无论哪一方都丢不起。
所以简而言之,稷山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必打!
然而,稷山的战略价值在两晋以前一直未被充分认识到,直到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西魏一代名将王思政才一眼看穿,《资治通鉴·梁纪十四》:“东道行台王思政以玉璧险要,请筑城”,王思政一眼看中的地方名为玉璧,便在稷山县城西南方向五公里处,相距青龙寺仅仅十来公里,隔着汾河南北相望。
稷山方圆数百里,王思政为何独独看中了玉璧呢?
1999年,玉璧古城遗址被考古人员发现,这样,人们方才明白王思政非同寻常的眼光,原来这是一处独一无二的地形:首先,该城位于汾河南岸一段长长的断崖上,该断崖地形异常特殊,就像是一节大拇指,除了南部较为平缓外,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落差高达二十来米,借助于这种天造地设的天险地形,通过人工夯土作业,便可修筑一座不可逾越的天外高城;其次,该城距离汾河不远,可以获得水源保障,援军也可通过汾河前来救援。
这种地形极大限制了敌人的进攻,对方只能从平缓的南面强攻,或者从高耸的东、西、北三面开挖地道,事实上对手就是这么做的。
玉璧城建造后不久,就迎来了超级狠人——东魏丞相高欢,这是东、西魏五番大战中的第三战,西魏丞相宇文泰命令王思政坚守玉璧,切断东魏进军之路,高欢大军包围玉璧九天后,遭遇了大风雪,士兵饥寒难耐,冻死很多,高欢不得已,只能撤兵。
四年后,不甘寂寞的高欢发动了第五次大战,再次挑战玉璧。但这次高欢的对手已非王思政,而是王思政的手下韦孝宽,“魏徙并州刺史王思政为荆州刺史,使之举诸将可代镇玉璧者。思政举晋州刺史韦孝宽,丞相泰从之。东魏丞相欢悉举山东之众,将伐魏;癸巳,自邺会兵于晋阳;九月,至玉璧,围之。以挑西师,西师不出。”原来此时王思政已被调往荆州镇守,临走前推荐了韦孝宽替代自己。此时的高欢也到了人生暮年,这是他最后一次发动进攻,所以“悉举山东之众”,倾举国之兵而来,将玉璧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对抗,因为高欢可不是寻常人物,而是北魏“六镇兵”的首脑,一个和曹操、朱温一样厉害的乱世枭雄,死后谥号为“神武”,近乎神一般的英武人物;而王思政推荐的这位韦孝宽虽然形象儒雅,内心却是足智多谋,被后世奉为西魏一代战神,堪称是诸葛亮再世,因此此战简直就是曹操和诸葛亮对抗的再版。
见识一下:“神武”之王对垒一代战神,两大绝世高手惊世骇俗一战。
下面战况都是根据《资治通鉴》做的意译:
东魏丞相高欢昼夜不停地攻打玉璧,西魏统帅韦孝宽随机应变进行防御。玉璧城中没有水,用水都取自汾河,高欢于是让人先转移汾河河道,工程当夜就完成了。这是两大高手交手的第一回合,高欢进攻,首先做的就是切断玉璧城的水源。高欢如何转移河道,史书没有记录,估计就是上游堵截,引导汾水流往别的方向,这招管用吗?按照史书记载,战争持续了整整五十天,防守方并未出现断水现象,所以这招并没起什么作用,毕竟距离河床不远,守军完全可以开凿水井取水。
高欢接着在平缓的南部堆筑土山,想要建立制高点,“欲乘之以人”,大体意思就是让人从土山上翻越入城;韦孝宽的对策是——依托城上原有的二道城楼,绑上木头逐层抬高,使得楼层永远高于土山。高欢一看也来劲了,派人对着城头说,即使你把楼层绑到天一样高,我也会穿地来抓你。这是第二回合,争夺制高点,结果高欢的土山不及韦孝宽的城楼。
接着,高欢军一气开挖了十条地道,想要从地下攻入城中,同时采用一个名叫李业兴的术士的“孤虚法”,集中攻击北部,也就是大拇指的头端。这个“孤虚法”是什么手段不得而知,单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孤立空虚之意,估计就是开挖地道,掏空挖塌北部城墙。
前文已经铺垫过,玉璧城所在的山崖高达二十来米,开挖地道搞塌城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韦孝宽战神之名可不是白叫的,对付这点雕虫小技那是浑不当回事,首先让人在城内开挖堑壕,垂直地向下开挖,这样就截断了水平方向进来的地道,同时派兵守在堑壕边上,敌军每次挖穿堑壕,便被战士一把擒住,当场杀死。
为了对付藏在地道里面的敌军,韦孝宽也想出了一个损招:首先在堑壕边上堆积上柴火,一旦发现地道里有敌军,立刻将柴火投进去点燃,然后用皮排鼓风,那玩意相当于古代的鼓风机,烈焰一吹后,地道里的敌军全被烤焦熏干了。这是第三回合,高欢推出了地道战,结果被韦孝宽的鼓风机炼成了焦炭。
高欢于是起用了大型攻城车,这种超级机械相当厉害,车子攻向哪里,哪里就摧枯拉朽,可谓是无坚不摧。韦孝宽一看不能硬抗,于是让人缝起一张很大的布幔,挑在攻城车的攻击前方,这样,锐不可当的攻城车撞上了柔软无力的布幔,冲击力一下就被消解了,就好比刚硬的少林派对上了绵里藏针的武当派,不管你怎么威猛发力,全被死样活气缓冲掉了。
高欢一看,立马派人用长杆绑上松麻等易燃物,再淋上油脂点着了,探过来焚烧布幔和城楼,韦孝宽一看,也让人依样画葫芦,不过长杆上绑的不是松麻,而是利钩,对方火杆刚伸过来,我方利钩便探过去一把收割,松麻散落得一地都是。这是第四回合,高欢的攻城车被韦孝宽以柔克刚,火杆又被一刀探头。
高欢一看,就创新地道战,在城墙四周一气挖上二十来条地道,每条地道都支起木柱,然后一起焚烧,木柱烧断后,土城也就崩塌了,高欢的努力这次终于有了成效。不过韦孝宽早已料到此招,当即在崩塌处竖起早已准备好的木栅栏,敌军还是无法进入。这是第五回合,高欢地道战和火攻并用,终于摧毁了土城,但很快又被韦孝宽的木栅栏补上。
就这样兵来将往,各显神通,城外使尽了攻击之法,城内的防御手段还是绰绰有余。高欢这下也服气了,既然强攻不下,那就攻心为上,于是派出仓曹参军祖珽来到城下劝降。祖珽对韦孝宽说,阁下独守这座孤城,西面却毫无救援,天长日久,终究是保全不住,为何不投降呢?韦孝宽回答道,我城池坚固,粮食有余,你们进攻者徒自劳苦,我们防守者自得安逸,哪有十天半月就要救援的,真正要担忧的是你们,怕是未必能全身而返了。我韦孝宽堂堂关西男儿,绝不做投降将军!
祖珽于是又对城里守军说,韦城主受人恩宠俸禄,情非得已只能这样做,其他军民又何苦跟随一起赴汤蹈火呢?于是射入招降书说,谁能斩杀城主投降的,官拜太尉,封开国郡公,奖赏绢帛万匹。韦孝宽让人捡来书信,再度依样画葫芦,在背面题上字,反射到城外说,谁能斩杀高欢的,也享受同等待遇。这算得上是第六回合,高欢攻心为上,结果被韦孝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就这样,东魏苦苦进攻了五十多天,将士生病和战死的高达七万人,最后全被埋入了同一个坟冢。这就是东、西魏五番大战的最后一战。此役后,高欢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一天晚上终于趁着夜色撤围而去,回到东魏后郁郁寡欢,很快抱憾而死。
这可能是战争史上最为精彩的城防战之一。历史上能和这场玉璧之战媲美的,估计也只有宋、蒙两军的钓鱼城一战,骁悍的蒙古铁骑遭遇到王坚的铁血宋军,结果都一样,蒙古皇帝蒙哥被现场击毙,落得个高欢一样的下场。
“魏以韦孝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建忠公。时人以王思政为知人。”战争结束后,韦孝宽获得了宇文泰的极大器重,可以说,这场战争中韦孝宽表现出来的才能,绝不逊色于坚守钓鱼城的王坚。而王思政也因为推荐了韦孝宽,而被时人推崇为伯乐,其实站在地理角度看,他择址玉璧城的眼光,又何尝输给后来构筑钓鱼城的余玠?
青龙寺内景
青龙寺壁画大殿
还是回到篇首的问题: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在这里建造青龙寺?
青龙寺和玉璧城近在咫尺,难道是因为这场玉璧之战,保存了西魏薪火,最终孵育出了后来的北周、隋朝和大唐,所以李治要建造此寺来祭告那些战死的将士?这个概率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
青龙寺的建造时间,要比朔州崇福寺还要早上三年,崇福寺的建造背景已经分析过了,那跟武则天有着很大的关系:武则天崇佛抑道,非李扬武,所以佛教得到了广泛弘扬,青龙寺的建造背景也一样,里面会存在联系吗?进一步落实到细节分析:李治的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孙女,和萧淑妃一起被武则天残酷迫害致死,此后武则天一直梦见两人一脸鲜血前来讨命,惊心难安之下,只能迁往神都洛阳逃避心头之祸,青龙寺会不会是武则天祭告忏悔而筑呢,毕竟玉璧城是王皇后祖父王思政所创?这样解释似也过于牵强,真要建庙祭奠王皇后,那也应该是在长安或者王皇后的故里祁县,况且青龙寺这寺名也跟武则天这种情思根本建立不起任何联系。
寺庙取名青龙寺,象征的是王者权力,在笔者走过的山西寺庙中,直接以龙取名的仅此一座,因此很可能跟皇家有关。这在玄中寺一文中已有详细阐述,唐德宗、唐宪宗都奉当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起家的石壁山为大唐龙山。唐高宗李治敕建这座青龙寺,那是要纪念哪位王者呢?毫无疑问,一定是其父亲——奠定大唐基业的不世君主天可汗太宗皇帝李世民。
那么,李世民在此到底建下了什么功业,值得李治来歌功颂德?
当年李世民渡越龙门之前,刘武周已经占据了李氏的发家地晋阳,并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龙门和蒲坂,可以说,李氏发家的山西基本上全被刘武周占领了,关中已经暴露在了敌人兵锋前,形势万分危急。
《资治通鉴》当时的记载是:“时王行本犹据蒲反,未下,亦与武周相应,关中震骇。上出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可以说,当时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已在心理上放弃了河东地区,正是在李世民的极力坚持下,李渊才鼓起勇气反击,“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坚冰度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李世民渡越龙门后,首站屯兵于柏壁。
青龙寺、玉璧和柏壁地理位置图
从构词方式上看,柏壁和玉璧都是一样的偏正结构,都是汾河边上的悬崖壁立之地,估计周旁植有大量的柏树,因此被冠以“柏”这个定语。至于柏壁的具体地点,历史上说法不一,有种说法是在如今绛州的柏壁村,地图上看相距青龙寺大约二十公里,会不会存在这么一种可能:唐军前锋和宋金刚对峙于柏壁,而李世民的中军驻扎于青龙寺一带?
这倒很有可能,完全符合古人排兵布阵的先后次序和阵列布局。
如果这一猜想属实,那青龙寺就是用来纪念李世民收复失地之功绩的。柏壁之战后,李世民乘胜追击,一路追着宋金刚、尉迟敬德、寻相等刘武周手下一众大将猛打,最终降伏了尉迟敬德,打回了发家地晋阳,稳住了立国不久的大唐局势,可以说是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怎么大书特书都不过分。因此,作为儿子的李治,在此纪念一下老父这份盖世功绩,也是符合情理,理所应当,而且当时的李世民还只是秦王,没有登上皇位宝座,算得上是龙跃于渊,而非飞龙在天,所以称为青龙寺而非黄龙寺,这可能才是大唐在这片荒野高台上敕建这座青龙寺最为合理的解释。
青龙寺山门
【后言】
当然,由于缺乏史料佐证,一切都只是推理而已,但愿有大方大才能拂去历史蒙尘,还真相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