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       作者:彭松

对于认知规律这个概念,现行的教育心理学书籍上均未有完整的明确界定,认为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我们分析了现代数学的特殊个性——内容超现实性和思维抽象性,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我们感到,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提出,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

研究探索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启发。

我们重视和倡导抽象数学的物质化,返璞归真,类比联想,发展形象思维。对抽象的数学原理和概念,引进并充实它们的物理源泉与现实应用背景,论述如何由原始朴素的问题和想法演化发展至现代数学概念。以明晰的脉络、清澈的论理、准确的语言,追求思路的简易直观、内容的生动明达。克服初学者认知上的障碍,化解抽象数学的认知难度。

三、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激活知识形态

任何数学知识的生长本来是有血有肉,生气勃勃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生动的、对后人富有启发性的感性材料,然而教材在呈现这些知识时,往往颠倒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尽可能以完善的演绎形式表达出来,这是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教师在课上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从定义到推理,从公式到解题,学生根本不知道学这些数学的价值,必然提不起精神,被动地跟在老师后面,不得已成为考试的奴隶。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如何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激活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散发着数学的巨大魅力,教师通过展示数学的美感,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才是美好的数学教育。

四、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激活思维过程

面对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和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实际问题,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策略,综合地运用各种互相联系的思维方法,辩证地对待各种数学思维模式(它是解题过程中的一般思路的程序化的概括,而非通常所见的解题类型模式)。针对当前实际,教师在注意提高学生收敛思维能力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注意提高学生抽象、分析思维能力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能抓住对立面的联系、渗透和转化,更接近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本来面貌。只有掌握辩证思维的人才能真正认识数学、掌握数学,才能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指心理环境和教学情境。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对课堂教育参与积极性也会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得以实现提供了可能。

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运用合理的方法、科学的认知规律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来源:新浪博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