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飙戏,揭开史上最恶臭一幕,直男癌原来是祖传!

1912年,英国,伦敦。

莫德,一名洗衣女工,正提着一个包裹,脚步匆匆...

路过一家成衣店时,她稍稍驻足了一会,盯着橱窗里的衣服,陷入沉思。

她或许在想,那件儿童版的海军服,很适合六岁的儿子。另一件连衣裙,如果能穿在自己身上...

不过,这一切只是幻想。

从记事起,莫德就在洗衣服、熨衣服...

像她这样的人,恐怕这辈子,也没机会穿上那么精致昂贵的裙子。

就在这时,人群突然一阵骚动,暴乱发生了!

一个女人从一直推着的婴儿车里,拿出大块石头,用力向橱窗里砸去!

玻璃炸开,发出巨大声响,马儿受到惊吓,扬起腿嘶鸣。

马车偏离了方向,顷刻间,拥挤的人群乱成一团...

与此同时,不知从哪冒出更多女人,纷纷加入这场暴行。

她们不断从婴儿车里拿出大石块,愤怒地丢进街边的橱窗,整条街的店铺,无一幸免。

她们嘴里不停喊着:妇女选举权!行动而非口号!胜利将会是我们的!

莫德吓坏了,她从小在城外的洗衣房长大,她的生活平静而简单,哪里见过这般景象?

一片兵荒马乱中,她慌不择路,胡乱跳上一辆驶过的巴士,迅速离开了...

虽然吓得不轻,急着逃命。但莫德还是看见,其中一个砸玻璃的女人,就是洗衣房那个新来的女工。

果然,第二天一上班,那女人就来主动搭话。

她神秘兮兮,压低声音在莫德耳边说:我们周一和周四在药店开会,你如果有兴趣就来。

莫德满不在乎,迅速离开。

那女人紧跟上,说:我从13岁开始就是洗衣工,我女儿才12岁,也在这了。对女人来说,世界永远那么艰辛,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莫德反问道:做什么?砸窗户吗?那不值得尊重!

那女人却说:你想我尊重法律?那就让法律,变得值得尊重!

这部《妇女参政论者》于2015年在英国上映,编剧、导演清一色都是女性,演员也包含不少戏骨:凯瑞·莫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以及梅丽尔·斯特里普。

电影从英国一个普通女工的视角出发,一半还原史实,一半演绎故事,为我们讲述20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女权主义运动,豆瓣评分高达8.3。

有网友评论:女生该看看,看看今天的我们,是站在了谁的肩上。男生更该看看,看看女性走过怎样的一段路,才争取到对他们而言,天生就有的权利。这不是性别的对抗,只是对人造的不公发起的反抗,只是一群人向另一群人要求平等的生存权利。

这次女权运动,在英国历史上地位非同一般。

在这之前,英国女性处境艰难,时时刻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和歧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女性的工作时间比男性多三分之一,薪水却少三分之一。

比如,丈夫要把孩子送人,妻子根本没资格阻拦。

而男性对于女性的看法是:女人以父亲、丈夫、兄弟,来体现出她们的价值。

每个女人,一生都注定充满波折和坎坷。

就拿主人公莫德来说,她出生在洗衣房,不知道父亲是谁,从小被母亲绑在背上,在工作台旁长大。

7岁时,莫德就在洗衣店兼职烫衣领,13岁成了正式员工,18岁结婚,24岁时,儿子已经六6岁。

常年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她脚上都是水泡,身上都是烫伤留下的疤痕...

她没读过书,没啥爱好,没出过远门,没有朋友,也没钱。

她终日为生计奔波,从未享受过人生。对于未来,不敢有任何奢望。

伦敦西区商店里的漂亮裙子,就是她所能想象到,最远、最美好的幸福。

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看来,惨淡而艰辛。然而,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就是每个底层女性,不值一提的人生。

她们无法上学,没机会接受教育,早早就外出打工,或者找个人嫁了。

她们要照顾丈夫、抚养孩子、操持家务...

她们要忍受工厂的剥削,被老板性骚扰也不敢反抗。

若是遇上丈夫家暴,无人替她出头,只能硬生生打掉牙往肚子里吞。

她们还要保持体面和端庄,做一个“合格的英国女人”。

转机就是这场绵延近一个世纪的女权运动。

这部电影,就以英国最底层女性的视角,见证了这场历史性的转变。

作为一名洗衣工,莫德没受过教育,更没什么眼界。她怎会有如此高的觉悟,为女权运动奔走?

电影中,对于莫德的改变,处理得真实细腻,令人动容。

原本,莫德并不打算参与女权组织。

一天,她躺在床上,问丈夫:如果我们有个女儿,她会叫什么?

丈夫漫不经心地回答:玛格丽特,我母亲的名字。

莫德沉默了一会,又问:她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丈夫想都没想, 说:和你一样的生活。

她潦草出生,胡乱长大。7岁开始为生计奔忙,之后嫁给一名工人,生下孩子...

她这一生别无选择。她的女儿,难道也要过这种生活吗?

莫德没有说话,但就是那一刻,她决定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一切...

有一次,阴差阳错,莫德被选中,去国会下议院发言。

她既懵懂,又紧张,说不出什么像样的话。

财政大臣问她:选举权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莫德老老实实回答:我从来没想过我们会得到选举权,所以我从来没想过有什么意义。

男人们哄笑。财政大臣又问:那你为什么在这?

莫德沉默了一会,说:因为我想,或许,我们这辈子,能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这一幕太让人心酸了。

对于这群生活在底层的女人们来说,她们反抗,她们斗争...不是为了获取什么选举权,她们甚至根本不懂什么是女权,什么是平等。

她们的出发点那么朴素,卑微。

她们这辈子太苦了,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想让其他女孩能过得更好一点,仅此而已。

为了这么点微小的愿望,她们付出的代价巨大。

早在1832年,英国女性就开始争取参政权。但国会始终态度暧昧,敷衍、拖延、视而不见...

直到1905年,女权同盟的领袖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片中由梅姨饰演,虽然只出场几分钟,但既酷又飒,不怒自威,非常帅气。)终于忍无可忍,掀起了这场无比激进的妇女参政权运动。

为了让英国政府重视她们的意见,为了让国际能听到她们的声音,她们的行为,或许有些极端:

她们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她们集结在议会门外,阻止会议。警方前来执法,她们被殴打致死,有人甚至还遭到性侵。

她们砸碎玻璃、烧毁信件。她们被捕入狱,哪怕在狱中,还集体绝食,以要挟政府。

埃米琳一生中,被拘留14次,入狱6次,绝食12次。

就连她的女儿们,也都多次相继入狱...

1913年6月,英国赛马会上,女权同盟成员艾米丽·威尔丁·戴维森,手里拿着写有“给妇女投票”的紫白绿色横幅,冲向国王的赛马,惨死于马蹄下。

这不是虚构的,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电影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简洁克制,只有短短2分钟,却凛冽而震撼...

艾米丽·威尔丁·戴维森的葬礼现场

她穿过拥挤的人群,站在赛道外的栅栏旁边,回头向伙伴们说了句:决不投降,永远不要放弃斗争!

然后毅然转身,弓身钻过栅栏,手里高举那块横幅,站在跑道上,用肉身挡住了国王飞驰而过的赛马...

她决绝,坚定。没有一丝犹豫,手里攥着对未来的期待,飞身奔向死亡。

这种种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太傻了。

但仔细想想,该有多大的决心,多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这些人,鼓起这么大的勇气?

片中埃米琳一席话,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我们抗争,是为了有一天,每个小女孩诞生到这个世界上,能拥有跟她兄弟一样的机会。

1928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抗争后,英国政府终于通过法案,女性赢得和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她们赢了。

她们抗争,她们流血,她们牺牲...最后,终于拿回了那些本来就该拥有的权利。

这样的抗争,不只发生在英国。

1908年3月8日,美国1500名妇女在纽约街头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雇佣童工;

1917年3月8日,俄国妇女以“面包与和平”为口号,罢工、上街游行,来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

1924年3月8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在广州游行,并且举办纪念大会。而当时的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

明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是为了纪念这一系列女权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到了今天,距离这些抗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

虽然我们离真正的平权,还有一段距离。但绝大多数女性,有了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她们去读书,去工作,去恋爱,她们能穿上精致漂亮的衣裙,享受绚烂多姿的生命...

而这一切,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而是无数像莫德,像埃米琳这样的女性,用自己的一生换来的。

就如网友所说:如今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种种女性权利,其实背后都交织着血泪。它的来之不易,是许许多多生于不满年代的奋斗者们,交付了一生所争取来的事情。

记住这些,才是我们庆祝这个节日真正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