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动态教学,建议收藏!

易筋经相传为少林达摩老祖所创,是中国传统武学上乘的内功,一直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武林至宝”。在民国时期的著作和评述中都常常被提到,比如平江不肖生的《侠义英雄传》,评书如《三侠剑》、《白眉大侠》中曾经多方涉及。另外不同时期也曾有多种著述,更早可追溯到唐朝孙思邈的著作,明清时期紫凝道人、周述官也曾经分别著述论述。

少林弟子王祖源曾写过内功图说,连一代大侠甘凤池都有易筋经的传承,今天少林寺也曾推出几个版本,可以说众说纷纭。其版本之多,涉及到的名人数量之大,可以说在几千年的武林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中既有小说家的推动,也有千百年来其笼罩的神秘面纱迟迟未被揭开的原因。本人无意去探讨武林人士的易筋经情结,只想从具体的训练上阐述个人的观点,以供武林同道参考。

易筋经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到的都是传统武术的核心内容。在此我们重点申明,易筋经是一个体系,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十二大劲,训练内容应包括内经、外经、内养经,这远非几页纸就能概括的。

外经主要以十二大劲为基础,现在大多传授的练功方法是每一式四十九下,使肌肉绷紧和层层加力来增长自身的劲力,有些再加一些意念相互配合,使习武者迅速增长功力。

普通体育爱好者的利用器械和加大运动量以增强体能的锻炼方法,虽然也能很好地增强力量、速度和耐力,但这种方式和易筋经训练出来的效果区别很大。易筋经讲究易筋、易骨、易髓,是在十二大劲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姿态,同时通过特殊的呼吸方法,使气血鼓荡、滋润周身。易筋经又注重与呼吸相配合,用松紧转换的特殊用力方式,对全身筋骨进行抻拔。

以下姿势皆是静态的,待姿势摆好后,用逆腹式呼吸,调息36次!

0、预备式
一、韦驮献杵势
二、独立金刚势
三、降龙势
四、伏虎势
五、天地趸势
六、虎坐势

七、龙吞势

八、御风渡江势
九、回回指路势
十、观空势

相关链接:

李小龙咏春拳视频,珍贵!

纪录片《藏着的武林》1-6全集,收藏了慢慢看

日本武术大师被徒弟骗上擂台,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