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为何独立?又是怎么把埃塞俄比亚“憋”成了内陆国?
在稳定国内安全局势后,2020年7月18日,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率领高级别代表团访问厄立特里亚。这关键时刻访问厄立特里亚备受各方关注。
2019年10月11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以表彰他在谋求和平和国际合作方面所作努力,尤其是在解决与厄立特里亚边境冲突方面的决定性举措。
2018年4月,阿比先生担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时表示,愿与厄立特里亚恢复和谈。随后,他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开展密切合作,迅速制定了达成和平协议的一系列原则,以结束两国之间常年“不和不战”的僵局。
埃厄“只隔一条红海”
厄立特里亚位于东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半岛只隔一条红海,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该国地形狭长,自西北到东南走向,状如漏斗,海岸线长达1200公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面邻国埃塞俄比亚面积110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体量比厄国大得多,却被厄国硬生生给“憋”成了内陆国。只能眼巴巴看着仅一线之遥的红海,却可望不可及。
出海口被阻断的埃塞俄比亚
拥有出海口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如以实力来看,埃塞就是抢也能抢到几个出海口,但为啥老老实实甘当内陆国?这颇有些不合常理,究竟是埃塞风格高,还是另有原因?
埃厄本是同根生,拥有一段纠缠复杂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1000年起,就有阿拉伯人跨越红海来到今厄立特里亚沿海地区,同当地人共同生活并融合。因为那时还不存在苏伊士运河,来自地中海沿岸国的货物,只能经陆运至中东或东北非地区,再装船由红海进入印度洋展开贸易。
厄立特里亚地区由此成为繁荣的贸易集散地,公元2世纪(对应东汉时期),这里形成了阿克苏姆王国,控制红海两岸垄断贸易。不差钱的阿克苏姆国不断扩张,重心逐渐南移至俄塞俄比亚高原,这一时期厄、埃处于同一政权的控制之下。
王国的兴盛在9世纪(相当于应唐末时期)时,被强大起来的阿拉伯人所终结。在1270年(宋元交替)一支自称以色列所罗门王后裔的王族,建立阿尔巴尼亚帝国,即埃塞俄比亚帝国,其国祚悠久绵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红海地理位置
到了16世纪,中东霸主奥斯曼帝国占据厄立特里亚沿海地区,归属埃及总督管辖。到了十九世纪末,意大利将占据的埃塞俄比亚红海沿岸地区,合并为“厄立特里亚”。并在1936年出兵吞并埃塞俄比亚全国。1941年,厄立特里亚被英国托管。
由此可见,在两国发展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是被同一政权统治,只是因为殖民者的垂涎,屡次占据埃塞俄比亚沿红海地区,这才形成厄立特里亚的雏形。
占领埃塞后意大利发行的明信片
分分合合
二战后在联合国授意下,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高度自治政体,同埃塞合并为联邦,这也给后来再次分离留下隐患。如果将两者置于同一中央政权管控下,结合程度会紧密的多。但厄立特里亚仍保留着独立的宪法、议会甚至政府,不啻为埃塞俄比亚的“国中之国”。
结果真出事了,曾在抵抗意大利侵略中,享有很高声望的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对此很不甘心。在他看来,这块另搞一套的区域犹如眼中之刺。于是在1962年,皇帝强行解散联邦,把厄立特里亚置为一省。
海尔塞拉西
此举无疑激化了矛盾,各种抵抗组织应运而生,“厄人阵”是其中主力。塞拉西皇帝在1974年被推翻,由军政府接管。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埃塞发生内乱,“厄人阵”和埃塞武装“埃革阵”并肩作战,取得胜利后经双方商议厄立特里亚成为独立国家。
埃塞战士
埃厄战争
同甘苦易共富贵难,埃厄曾是同一阵营的战友,共同打下江山。厄国独立时,仓促之间国界划分很模糊,而且厄方也同意埃方可以免费使用港口。
但分家过日子后一切都变了,争议地区开始产生纠纷,免费港口也因涉及某些费用结算龌蹉不断。昔日兄弟终于反目,两国在边境集结重兵准备打仗。
毕竟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势单力薄的厄立特里亚明显落于下风。即便如此也不甘示弱,厄国把18~50岁男子都征了兵,这相当于全国男子的半数,凑出30万大军,两国动用军队高达60万。
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战争进行的惨烈而艰苦。国力欠缺的厄立特里亚终告难以为继,而取得预期目标的埃塞也趁机宣布停火,持续两年的战争告一段落,两国重归于好。
但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无法挽回,死亡数万人,百万人流离失所。都是自家兄弟,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埃厄两国间,既有历史演变的同一性,又兼具外部殖民势力造成的隔阂。如今的状况是否能划上句号,仍然充满未知的变数。
细数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恩恩怨怨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指的是发生于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之间的战争,当事两国都属于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承受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最终边界仅改变了极少部分。
根据具有管辖权的海牙的一个国际委员会的调查,厄立特里亚违反国际法入侵埃塞俄比亚引发这场战争。
争结束时,埃塞俄比亚占据了所有争议土地并攻入厄立特里亚腹地。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组建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边界委员会裁决战争冲突的北部核心地区的主要城镇Badme归属厄立特里亚。截至2014年但埃塞俄比亚仍然占据这一地区。南线争议的核心区是Bure归属埃塞俄比亚。中线争议的Tsorona-Zalambessa区域被裁决分别归属于两国。
1998年5月,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因对巴德梅地区的领土争议爆发严重武装冲突。11月,非统埃厄冲突调解委员会提出解决冲突的十一点框架协议,要求双方立即撤军并停止敌对行动,得到非统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首脑会议的批准和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埃塞接受框架协议,但厄不接受。 1999年2月,埃塞以武力夺回巴德梅地区,厄接受非统框架协议。7月14日,非统第35届首脑会议通过解决埃厄冲突框架协议执行方案,要求双方全面执行非统框架协议。随后,非统与阿尔及利亚、美国、联合国等四方专家制订了履行该执行方案的技术细节,并于8月初提交埃、厄两国。 8月8日,厄表示接受技术安排。埃塞则认为技术安排与执行方案在双方撤军的时间和地点及恢复行政管辖等一些问题上有出入,要求非统作出澄清。非统于8月底就上述问题做出了答复;9月4日,埃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愿继续与非统对话,制定出为埃方接受的"安排"。 6日,厄外交部发表声明,认为埃不接受技术安排等于拒绝非统一揽子和平协议,是向厄宣战,厄将采取合法的自卫行动。此后,非统特使又多次往返于埃、厄之间进行穿梭斡旋,均未取得突破。 2000年2月,非统主席特使、美国总统特使再次分赴埃、厄两国继续调解,未获成功。埃、厄两国在东部边界又发生战斗。2000年5月,埃对厄发动全面军事进攻,并取得较大胜利。6月,埃、厄签署《停止敌对行动协议》。 7月,联合国开始在埃厄边境部署维和部队,监督两国停火协议的实施。12月,两国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就双方停火、遣返战俘、成立边界委员会和赔偿委员会负责勘划边界和索赔等事宜达成一致,埃厄冲突遂步入和平解决进程。联合国已在该地区建立了“临时安全区”,并派驻联合国埃厄行动特派团(UNMEE),负责监督停火并恢复当地秩序等工作。 2002年4月13日,设在海牙的厄埃划界委员会就厄埃边界划分作出裁决,将由埃方控制的边境小镇巴德梅划归厄方。这一裁决遭到埃方的反对。由于在巴德梅的归属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两国的划界工作迄今未取得明显进展 。 在厄政府2005年10月开始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后,埃、厄边界地区出现了新的紧张局势,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处境十分困难。 2008年7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自31日起终止联合国埃厄特派团的任务。
首席联络员:cswman(小白)
👉埃塞顺丰速运:“家门口的物流服务点”,上门收派件,足不出户坐等收件!
前情回顾
👉奥罗莫人为啥争强好斗?阿比政府已稳定埃塞政局!官宣埃塞网络下周全面恢复!
👉阿比召集安全部门定性“哈恰卢小风波事件”!埃塞执法部门查封了3家反动媒体!
👉稳定压倒一切!“哈恰卢”风波已平复,贾瓦尔之流阴谋被灭;民主改革或将有重大调整!
👉振奋人心!阿比总理终于出手了!坚决打击滥用民主行为,重拳整顿政党乱象
👉一群电信运营商争夺埃塞市场!一个歌星引发的思考?一次定向捐赠
热点推荐